打压中国媒体,西方国家自欺欺人的“小聪明”
近段时间,国际舆论场波澜不断。英国通信管理局突然发起对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英语新闻频道的调查,并以其具有“政党属性”为由吊销在英国落地许可。本周,英国通讯管理局不顾中方的反对,再次步步紧逼,对CGTN处以共计22.5万英镑(约合203.16万人民币)的罚款,理由是CGTN的报道违反了公正、客观的传播原则。英方这通操作,充分显露出他们在媒体管理上的虚伪。
新华社资料图 图文无关
西方媒体常常自我标榜为“客观、真实、正义”的化身,但事实上都干了什么呢?
就拿对华报道来看,《纽约时报》的官方推特曾对中国和意大利的封城措施做出褒贬分明的评论,批评中国的封城举措“给人民的生活和自由带来了巨大损失”,到了意大利那里,就成了“冒着经济风险遏制冠状病毒肺炎”。
英国广播公司推出“一年后,新冠疫情如何改变了武汉”的中英文纪录片,两个语言版本内容相同,但色调大相径庭,英文版被网友讽刺使用了“阴间滤镜”。这些例子赤裸裸违反着西方媒体引以为豪的“新闻专业主义”原则,让其政治倾向性和双重标准不言自明。如今,英国通信管理局对CGTN的蛮横制裁,相当于一种惯用手段的延续升级。
总体来说,西方的态度就是,一面要求中国媒体绝对不能触及西方负面信息,一面带着意识形态滤镜审视和抹黑中国;一面大肆制裁中国媒体,一面又不断呼号新闻自由。
透过这一缩影,我们能看到中西方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藩篱。冷战虽已结束,但冷战思维并未消失,成为中西方沟通交流的一大障碍。中国自古以来就坚守和平发展的交往理念,西方却形成了“国强必霸”的政治思维和“零和博弈”的历史记忆。西方对中国的发展始终带有敌意,对于媒体的双重评判标准就是这种态度的现实注解。这种“思想病毒”妨碍着世界各国正常的交往秩序,“清者自清”更成为一种不大可能照进现实的理想。
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人类的未来在于合作与共赢。倘若国家之间充满了怀疑、排斥甚至敌意,那么为之埋单的,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媒体是人们建构对于世界和他国印象的关键中介,更是各国人民增进了解、加强沟通的重要桥梁,在各国打破思维定势、追求合作共赢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媒体的运作方式不同,对于事件的报道角度和观点不会完全一致。那些只允许自己发声,且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黑谁就黑谁,却动辄以莫须有罪名打压别人的做法,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小聪明”,注定让人贻笑大方。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博士 赵洁
流程编辑:U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