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雄安之变

  新华社石家庄3月31日电(记者高博、曹国厂)雄安新区自2017年4月1日设立至今,四年来各方凝智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只争朝夕接续干。

  2021年是雄安新区大规模开发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关键一年。这座承载千年大计的“未来之城”,正倾力“筑巢引凤”,大规模建设全面提速。目前,16万建设大军昼夜奋战,120多个重大项目同步推进。

  春日里,行走在雄安新区,随处可见塔吊林立、热闹忙碌的建设场景。作为雄安新区开发建设先行区,容东片区备受瞩目。容东片区位于雄安新区起步区北侧、白洋淀站东侧,规划用地面积约12.7平方公里,最多时700多台塔吊、10万名工人现场作业。

“数说”雄安之变

这是3月30日拍摄的河北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建设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中国雄安集团城市发展公司容东项目部负责人穆飞说,容东片区共有982栋单体建筑,其中安置房939栋、52930套,规划入住人口约17万人。截至3月25日,容东片区已有842栋住宅封顶,计划6月份交付使用。

  容东片区内的雄安商务服务中心,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北京企业先期入驻的职住一体化综合园区,对新区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项目规划占地约24公顷,总建筑面积约82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酒店、商务办公用房、专家公寓、服务型公寓、商业、幼儿园、服务配套、会议展览、雄安国际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地下停车场等。预计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将有力补充雄安新区近期急需的各项商务服务配套功能。

  在雄安新区主城区的核心区——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的启动区,目前地下管廊与地上交通路网、基础设施正同步规划、分步实施。启动区是承接首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的集中承载地,肩负着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发展、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在新区开发建设上探索新路的重要使命。

“数说”雄安之变

这是3月17日拍摄的雄安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金皓原 摄

  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首要承载地,启动区将优先承接企业总部、金融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疗机构和事业单位等。依据城市空间布局,启动区统筹安排科技创新、商务金融、总部办公、教育科研、文化展示等功能,形成7个特色产业和创新片区。

  千年大计,交通先行。去年12月27日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将北京与雄安这座“未来之城”紧紧联在一起,北京西站至雄安新区间最快旅行时间50分钟。

  雄安站建筑面积47.52万平方米,站场规模13台23线,从空中俯瞰形似荷叶上的一滴露珠,根据规划未来雄安站将成为京港(台)高速铁路、京雄城际铁路、津雄城际铁路、雄安新区至忻州高速铁路的交汇枢纽。

“数说”雄安之变

这是3月17日拍摄的雄安商务服务中心建设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目前,新区其他交通路网建设正在火热推进。今年5月底,京雄高速、荣乌高速新线、京德高速一期,三条高速将全部建成通车。

  先植绿、后建城,是雄安新区建设的新理念。2017年11月13日,雄安新区在“千年秀林”9号地块栽下第一棵树。2018年底,“千年秀林”工程造林11万亩。2019年底,雄安新区总造林面积已达31万亩。2020年,新区造林面积已达41万亩。未来新区森林覆盖率将由2017年的11%提高到40%。

  蓝绿交织、水城共融是雄安新区的生态底色。按照规划,未来雄安新区蓝绿空间占比将稳定在70%。其中,“千年秀林”是“绿色”的代表,而“蓝色”指的是“华北明珠”白洋淀。

“数说”雄安之变

这是3月16日拍摄的建设中的白洋淀码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金皓原 摄

  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负责人介绍说,4年来,新区蓝绿本底基本形成:白洋淀湖心区水质提升至Ⅳ类,达到近10年最好水平,淀面已恢复至290平方公里。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是设立雄安新区的初心。截至今年3月中旬,新区本级共登记企业近3800户,其中87%为北京投资来源企业,行业主要分布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

  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2019年9月,北京市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幼儿园、小学、中学、医院的“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正式开工。如今,北海幼儿园雄安园区进入竣工收尾阶段;史家胡同小学雄安校区和北京四中雄安校区项目全面进入内部装饰装修阶段;雄安宣武医院项目已开展主体结构施工。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761 字。

转载请注明: “数说”雄安之变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