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字
王狗蛋的亲事
淄川 | 郇正礼
出淄川县城向南不远,有一个人口众多的村子。该村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禹王山下。相传大禹治水时曾在这里歇息而名。山上苍松翠柏,绿树成荫,古树龙干虬枝,枝繁叶茂。树下掩映着一座青砖灰瓦气势恢宏的庙宇,庙里烟雾缭绕,香客不断。供奉着为民治水的禹王大帝。
故事发生在清朝末年的宣统年间。
村子中央偏西有一户王姓人家,家境虽然赶不上大户,但也过得有滋有味。
王老汉三代单传,到了40多岁,老婆才给他生了个儿子。王老汉心里明白:这把年纪得子应该是上苍最后的恩赐了,儿子若一旦有个闪失断了香火咋办?于是找了个算命的先生卜了一卦,先生说需要在东南方向找个替身,(当地一种风俗,由神婆朝某一个方向将一方神请回家供奉着,能替人治病消灾)西北方向找个干娘。王老汉是村里出了名的吝啬鬼,但想到自己有儿子了,王老汉不但答应“替身”“干娘”都要找,还破天荒花钱雇了草台戏班子,在禹王山前扎了戏台子,唱了三天大戏。
说到王老汉的吝啬,十里八乡的都知道。他住在一套青砖瓦房的四合院,有几十亩良田,那可是几辈子靠勤劳、节俭,嘴里不吃肚里省换来的。麦子收了换棒子,棒子卖了换高粱。为啥?一是高粱便宜,二是难以下咽。这样就吃的少不就省了吗?现在的年轻人是难以理解的。他家里,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吃顿饺子,而且还是黑面饺子白面醭。他老婆熬不住,有时在家偷偷包水饺吃,包饺子时,在院子里故意撒一把棒子粒,丈夫若回来,一见地上有粮食,一定是一边捡一边骂,等捡完了玉米粒走进屋里,饺子和家什早就藏好了。
王老汉给儿子起了个名字叫狗蛋,说是起个蹩脚的名字好养。狗蛋刚到十四岁,便张罗着给他找媳妇,王老汉找儿媳有两个不愿说出口的条件:一是女方家境要好,最少不比自家差,这样等狗蛋结了婚,不至于受拖累,说不定还能得到老丈人家的帮衬;二是女的长得要腚大腰圆。他认为只有这样的女人才有旺盛的生育能力。只有地好,才有可能长出好苗。娶儿媳妇是大事,一定要把好关,以免断了香火,愧对祖宗。挑来捡去一直拖了近两年,直到狗蛋快十六岁时才定了一门亲事。
女方是岭西马家沟的。自从媒婆提开亲后,王老汉装作卖菜前前后后去了几趟。想打听打听女方是否中他的意。姑娘他是见不到的,因为那时候大户人家的姑娘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进。一般人家的也很少在人多的地方露面。都藏在家里学做针线活。但陆陆续续还是打听到了女方的一些情况:未来的亲家家境要比自己好得多,最满意的是个大家族,老弟兄六个,亲家自己又有五个儿子,一个姑娘,儿孙满堂,人多势众。不像自己单门独户。总觉得矮人一截,更别说在村里呼风唤雨了。
秋还没忙完,王老汉就推着一些自己种的白菜、萝卜又一次去了马家沟。刚一进庄,没吆喝几声,人们便围了上来。一位老太太挑选了几个萝卜说:
“你可要够秤啊?”
“ 你把心放到肚子里,不够秤我是你儿子|”王老汉拍着自己的胸脯下着保证。没想到老太太的儿媳也在场。一旁的一位快言快语的大嫂,看着老太太的儿媳又看看他,打趣说:
“你啊,不是不想唻。”惹得周围人哈哈大笑。
卖完了菜,找了户人家讨了点水喝。转弯抹角地一打听,没想到刚才买萝卜的老太太就是未来的亲家母。王老汉一回顾:亲家母人高马大,胖大块肥。怪不得儿女一大群呢。是块好地,是块好地啊!王老汉一边嘟囔着,一边寻思着,闺女随娘。好,好,好啊! 哼着小调回家去了。
回到家的当天晚上,便将媒婆请到家里,好酒好菜,好烟好茶,好言好语地伺候着。王老汉知道,儿子的亲事成与不成,全在媒婆的嘴里。媒婆姓胡,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平时油头粉面,好吃懒做。烟不离手,茶不离口。伶牙俐齿,能言善辩,极尽说媒之能事。邻村有个姑娘自幼瘫痪,相亲时,她让姑娘坐在地上摊煎饼。对着前来相亲的说,你看,摊(瘫)的行不?人家误认为是说煎饼摊的行不行。忙说行行行。过了门,后悔也就晚了。封建社会的农村婚姻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禁锢着人们。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从一而终。一切都认命,人不能和命争啊!媒婆大吃大喝了一顿,临走时王老汉又送上了一块周村产的丝绸和两包点心。媒婆一边假意推辞,一边大声说着:“放心,放心,全包在俺身上。”
媒婆吃了王老汉的请,自然格外卖力,凭着巧舌如簧的一张好嘴,没用几个来回,事情便有了着落。俗话说打铁要趁热,好事不能拖。忙完了秋,就送柬子定亲。媒婆俨然一副说一不二的样子,王老汉连声应承着,心里自然很是高兴。
刚过了寒衣节,王家就忙了起来。送柬的日子定在十月十六,这是王老汉找算命先生选的。送柬子是当时男女结亲的一种形式。男家请人用红纸将求亲之意写成小帖,封面写上“敬求金诺”四字,表示求亲。由媒婆连同男家准备的衣料、首饰、聘金等彩礼,用一对大红包袱包裹,送往女家。女家收到柬帖后,加“谨遵台命”字样,表示同意结亲,并附回礼,由媒人带回男家。这样双方就算结成了亲家。王老汉早有盘算,十月初六西关大集,让老伴买了六身衣料和一对红包袱,自己到淄川城里元亨金店订制了一副金耳环和一支银簪。晚上又找到村里的教书先生将狗蛋的生辰八字写好。万事俱备。十月十六,恰好立冬,初冬的太阳照在身上,暖意可人。胡媒婆风风火火,来回十多里的山路,不到半天,就把事情办利索了。
送了柬,成了亲。媒婆约定十月十八新女婿登门看望老丈人一家。
第一次登门,是有讲究的。礼品要六色,每色要两份。寓意“六六大顺。”为了显示家境好,不管远近,一般都要骑着毛驴,自家没有也要借一头骑着去。骑驴就和现在的公车一样,是种身份地位的象征。那时淄川县太爷出门办案都是骑着一头小黑驴。开车要司机,骑驴也必须有一个牵驴的。驴,自家有,谁来牵驴,王老汉费了一番心思,既得朴实本分,不使奸耍滑,又得腿脚灵活的。山路不好走,为了儿子的安全,容不得半点闪失。不知底细的人是不能用的,王老汉把亲戚邻居逐个想了个遍,没有一个能让他放心的。考虑再三,王老汉决定自己牵。一来能确保儿子的安全,二来还会省下一个人的工钱,况且还能混顿饭吃。
天有不测风云,本来挺好的天,到了十七日下午,突然阴云密布,嗖嗖的西北风刮个不停,气温骤然下降,稀稀拉拉的雨滴慢慢变成了雪粒。王老汉一夜没睡踏实,给毛驴多喂了一次,额外又在草料里加了两把黑豆。下半夜雪停了,“呜呜”作响的西北风,把天也刮晴了。天还没亮,王老汉推门一看,雪下得倒是不大,但是雨打的底,结冰了,下台阶脚下一滑差点摔倒。“操,熊天!”王老汉嘴里骂着,心想山路本来就不好走,这一下就更难了。又暗暗地庆幸着自己的精明。扫了扫院子里的雪,又到街上溜了一趟,王老汉回屋时,老伴的饭做的也差不多了。
九点不到,王老汉牵着毛驴和狗蛋就上路了。骑在驴上的狗蛋从头到脚一身新,头戴一顶棕色的毡帽,脚穿一双白布镶边的黑面布鞋。身穿一身新表新里的灰色的棉裤棉袄,外罩一件蓝色的长袍马褂。他娘的针线活在村里是有名的,针脚密实均匀,大小可体。王老汉一再嘱咐狗蛋,不要暴露他们的父子关系,如果有人问,想法糊弄过去。从家到马家沟虽是不远,但要翻过一道沟两道梁,山路本来就不好走,结冰封冻,雪地反射的太阳光刺的眼睛睁不开,加上迎面的西北风裹着刮起的雪直往脖子里钻,王老汉紧紧地抓住缰绳,身子靠住驴头,生怕驴失前蹄,伤了驴上的狗蛋,平时一个时辰的路竟用了近三个钟头。临近晌午,总算到了。
王老汉的亲家在马家沟是大户,狗蛋媳妇上面五个哥哥全都成家立业,而且个个都混得不赖,特别是她大哥,在博山窑货行里学徒几年,人聪明伶俐,被老板看中,手艺得到真传,掌握了陶瓷制坯、烧成的绝活。成了窑货行里响当当的人物。为了幺妹子,专程回来上上下下张罗着。狗蛋拜见了岳父岳母后很快就被安排入了席。
狗蛋坐的宴席设在北屋的中堂,席口是讲究的。迎门而放的两把圆口椅子,左边坐着狗蛋媳妇的大哥,狗蛋虽然年龄最小,因今天是主客,被安排坐在右边的椅子上。其余四个哥哥分坐在两边的长凳上,靠门的一边空着,这叫敞口席。掌勺的大厨是大哥从博山带来的,博山菜是鲁菜的根。席面是四四的,四盘点心、四盘水果,先后而上。稍后撤下,桌面重新清理,酒宴才算真正开始。上菜是有讲究的,四凉、四热、四行件、四大件。按顺序依次而上。从四行件开始菜起,上一个同时撤下一个,桌面上始终有九个盘,寓意长长久久。撤下的残羹剩汤送给下人们吃。
狗蛋一开始很拘谨,不敢喝。怕喝多了出丑。但架不住几个哥哥的劝,一来二去,慢慢地放开了。你来我往,推杯换盏,话自然就多了起来。聊着聊着,狗蛋突然想起了等在门洞里的爹。牵驴的,是下人,上不了台面,只能在柴房或大门洞待着。等着剩菜吃饭。
待到上开热菜,就听席间狗蛋说“打下去”、“打下去”,连着打下去两盘。没过一会,又指着一碗刚吃开的热汤菜说:“打下去,送到门洞里去!”几位哥哥看着不对劲,也不知个中原因,以为是菜不合口。
“外面冷啊,牵驴的是雇来的,让他吃口热乎饭”狗蛋怕他们误解成嫌菜孬就这样说。大哥已明白就里,便问道:
“门洞里的是亲戚?”
“不是”
“是乡亲?”
“不是”
“那,那是...?”
“我,我和他儿媳是......?”
“是什么?”
“是......是相好的!”狗蛋故意羞羞地说道。
几个哥哥面面相觑,经过大场面的大哥装作没听见,“来来来,咱们再干一盅!”边说边给二哥使了个眼色。二哥借故出来:
二哥走到门洞里,站着对蹲着的王老汉说:
“你是他雇来的”王老汉只管吃,装作没听见。
“你和他之前认识吗? ”王老汉抬眼看了看,没吱声。
“你聋啊,说话呀!”
王老汉低着头,只管吃。
“他说,他和你儿媳是相好的!? ”
王老汉一听,心中暗暗惊喜儿子的聪明。装作生气的样子,故意骂道:
“我还操他娘呢!”
......
星转斗移,十几年过后,狗蛋媳妇孩子生了一大堆,让王老汉郁闷的是,还是姑娘多,只有一个带把的。莫非……?
作者简介:郇正礼,淄川人。1974年6月淄博四中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1977年恢复高考,考入淄博师范专科学校学习化学专业。毕业后在淄博矿务局中学任教。中学高级教师,现已退休,闲暇时搜集民间故事,学习写作。
编辑:高生国
看文章后点赞点在看并转发
关注“淄博民俗文化”点评留言
【来源:淄博民俗文化】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