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军/家乡蝶变

张承军/家乡蝶变

家乡蝶变

作者|张承军

我老家的村庄始建于40年代,村址起初是一望无际的荒草大洼。几户人家结伴来这里搭起几间窝棚、开荒种地,后又有人家开始修圈养羊,由此,“牧羊工场”就成了村落的名称。后来陆续有人来此入住,村庄初见雏形,文革期间正式更名为新胜大队,后演变成如今的新胜村。

新胜村位于永新河北,草沟桥西侧,东与河口区住地相望,西靠河口街道民生村,南和新合村接壤,北与南旺村为邻。人口167人,可耕种土地面积约2300亩。

1976年12月我当兵入伍前村里年人均口粮还不足300斤,村民劳作一天的工分仅合几毛钱,碰上年景不好时每日工分不足一毛钱,甚至出现过有的家庭劳动一年还得向生产队里倒扒钱的情形。村民年年要靠政府的救济粮免强度日,当时的新胜村是即不“新”又不“胜”,是利津县罗镇公社出了名的贫困落后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罗镇公社的大部分生产大队都分田到户了,我们大队的领导吃惯了大锅饭,仍闭关自守抱着旧体制不放。听说当时大队里有李姓和王姓两位社员,见了别大队的人家都分到了土地、农具和牲畜,十分着急,二人一不做二不休来了个先下手为强,索性把生产队里耕牛牵回了自个家,以此向大队书记“逼宫”。还是公社来了工作组,采纳了多数社员的意见,把一部分耕地和耕牛及农具分到了各家各户,剩余土地也承包给了社员。

土地承包责任制的改革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意愿,极大调动了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取得了显著效果,生产生活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变。从那年起我们村的社员们再没有吃过救济粮,不仅家家户户都能吃上了饱饭,而且每年都能向国家上交“爱国粮”。

新华社记者的一篇报告文学《红柳》,记叙的就是我村通过区武装部扶贫,脱贫蝶变经历。文中提到拾荒、收废品的人就是我村走向市场经济的第一人。本文还被选编到了小学生语文课的辅导教材。曲指算来,这二十多年来,一个从不足300人的新胜村走出去的军官、公务员、工人、人民教师多达38人。巨大的变化颠覆了人们对新胜村的固有认知,现在人称:新胜新胜、人杰地灵。

记得小时候我们村的南边有一片榆树林,我时常和小伙伴去林中用面筋粘“知了猴”(蝉),用弹弓打鸟和攀爬树木玩耍。后来随着土地的逐渐盐碱退化树林都慢慢枯萎了。那时一家老小几口人生活在几间又矮又窄孤零零的土屋子里,屋内家徒四壁,一无所有,门外一望,满目空旷荒凉。

从本世纪初,在政府的引导下,采用台田改造、引水压碱等措施改良土地。如今昔日的盐碱地已荡然无存,春种秋收大地是一望无际的粮、棉、林、果蔬,希望的田野大地回荡着人们的欢声笑语。丰收了、有钱了,村民们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劳动效率,纷纷购买置办农机具,逐步实现了生产机械化,彻底结束了面朝黄土背靠天的劳作方式。家家户户按照村里的统一规划翻盖新房,低矮破旧的土屋及残垣断壁被明亮宽敞的砖瓦房所取代。时尚的家用电器和新潮家具已成为了各家各户的必备用品。现在我们村里的几个供养对象,村里都给他们盖上了砖瓦房,拉起了院墙。过着颐养天年的幸福生活。过去坑坑洼洼的泥泞土道早已被改建成平坦笔直的柏油路。过去县长都坐不上的高档小轿车也进入到了寻常百姓家。

家乡的变化真可谓是天翻地覆、日新月异。近些年来富裕的人们不仅劳作方式较以前有了很大改观。思维方式也有了明显提升,眼光开阔了,挣钱的门道也多了,幸福的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顺,越走越远。为了稳健长久地持续发展,村两委顺从民意,又投入100万元,修建300亩土地面积的大型水库。

细细品味家乡的这些变化,一是得益于党的富民政策,充分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二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

党中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构想思路清晰,蓝图浓墨重彩。我相信新胜村的乡亲们会感恩新时代,抓住新机遇,乘势而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逐步向现代化农业,设施农业和智能农业转型。我的家乡将更加美丽富饶,村民生活将更加舒心美好!

张承军/家乡蝶变

作者简介:张承军,山东河口区人,76年入伍。84年集体转业到铁道部十三工程局。85年调到利津县农机局工作。喜欢文学,偶尔也提笔写作。工作时,有文章见于报刊杂志。退休后,也偶尔有文章见于《东营微文化》《凤凰城文学》《既望文学》等平台

壹点号 既望文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814 字。

转载请注明: 张承军/家乡蝶变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