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小伙黎文军。受访者供图
【人物简介】
黎文军,1992年生于越南农村家庭,2010年获华商资助来华留学,毕业于贵州大学,2017年以来任越南优农农业机械公司总经理。
一株株秧苗密集地排布于红河平原和湄公河平原上,在充满水汽的热带季风吹拂下茁壮生长。稻米是越南人的主食,占粮食总消费量的90%。作为世界主要大米出口国和全球最具潜力的水稻市场之一,越南吸引了众多中国商人前来投资发展。越南小伙黎文军因此与中国结缘。
“罗总就是我的贵人,我的家人、长辈。”黎文军口中的罗总,是越南大洋种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罗云飞。2009年,四川人罗云飞在越南太原市的新泰乡开了一家稻种加工厂,为当地人提供就业岗位,其中就包括黎文军的母亲。此前,罗云飞已在越南打拼近十年,生意越做越大,朋友也越来越多。他资助了多名越南贫困家庭的孩子前往中国留学,希望帮他们开阔视野,未来促进中越交流。
罗云飞注意到,加工厂中常出现一个皮肤黝黑的少年,但他并非工厂员工。一番交谈后,罗云飞得知,这名少年是正读高中的黎文军。他是因父亲身体不好需要母亲照顾,所以替母亲来做工。同样是贫苦家庭出身的罗云飞对眼前这个90后小伙刮目相看,萌生了资助他求学的想法。
2010年,黎文军高中毕业。在罗云飞的资助下,本打算就此辍学的他踏上了留学中国的道路。“(去中国留学)这个梦,我之前都不敢做。”刚到中国时,语言不通是黎文军面临的主要难题,“上课时都是用手和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在天津大学学习一年基础汉语后,黎文军进入贵州大学专修国际贸易。
“我的收获可以概括为:知识、技能、思想。”黎文军如此总结自己的6年留学生涯。他担任了学校国际教育学院越南国别负责人,协助老师举办活动,帮越南留学生尽快找到归属感,还积极参与学校在越南的招生工作。这段经历让黎文军收获众多友谊,也让他结识了同为越南留学生的妻子。毕业后,黎文军与妻子返回越南,任职于一家大型跨国企业。不久后,两人的女儿降生,三口之家过得其乐融融。
就在此时,黎文军又有了新的事业方向。他的恩人罗云飞原本致力于越南稻种研究及推广工作。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罗云飞希望找到新突破点。他研究发现,越南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仅为每公顷2.4马力,远低于泰国的4马力和中国的8马力水平。如果能将优质中国农机推广到越南,既能挖掘商机,完善种子-农机-农技-粮食加工贸易的产业体系,也可以帮助越南农民提高生产效率。于是,罗云飞成立优农农业机械公司。黎文军也果断加入并任总经理。
这个选择既是为了报恩,也是出于兴趣。黎文军记得年幼时,父辈耕作基本上都是牛犁地、人插秧、镰刀割、手脱粒,“那时没什么机械化农具,劳作非常辛苦”。他相信,帮罗总推广中国农机能降低老乡们的劳动强度,增加他们的收入,同时也有利于自己未来的发展,于是决定把握好这个机会。
刚开始接手工作时,黎文军遇到很多困难:对中国农机不熟悉、机器质量不稳定、缺少销售渠道、人手少、竞争大……为了解市场,他带着设备下农村,一边推荐产品,一边了解农户需求,经常一天就跑好几个省市。黎文军调研发现,中国农机有很多方面不适合越南的实际需要。例如,中国农机在越南的水田里作业,可能会“水土不服”陷入泥沼;中国家用碾米机的筛网孔较小,无法碾出越南人爱吃的糙米。于是,他和同事们尝试通过更换大功率电机、匹配大孔筛网等方式对中国农机进行针对性改造。
由于早期部分中国商家在农机售后服务方面缺乏经验,一些越南农民对购买中国农机存有顾虑。于是,黎文军将产品的售后服务时间延长3至5年,并随时进行回访,及时解决顾客需求。“除了改进中国农机的质量和服务,还要宣传好中国农机,改变越南客户对中国农机的偏见。”在社交媒体上,黎文军用短视频介绍中国农机,账号吸引数万人关注点赞,他也因此被称为“农机网红”。在视频中,黎文军别出心裁地加入有关农机保养和维修的内容,帮助客户学会组装机器和简单的修理。这让中国农机在越南农民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在优农公司的线下门店里,来自中国的旋耕机、收割机、碾米机等农机设备一应俱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依靠网络销售,优农的生意不但没变差,一些机器还脱销了。目前,公司农机月均销量超过4000台,客户覆盖越南60余个省市。凭着对中越农机贸易的贡献,黎文军被评为2020首届丝路友好使者。
下一步,黎文军计划开设更多门店,让优农的销售和服务更贴近客户。他还打算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东盟农机产品服务联盟”,希望通过这一平台详尽展示中国农机设备信息,更好地对接东盟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让更多人了解和使用中国农机”。
来源:《环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