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12月1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在会上介绍,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连续8周增长,77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奥密克戎变异株,我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增大。
“元旦春节临近,冬春季疫情防控要始终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着力在科学精准上下功夫。”米锋提到,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在落实防控措施的同时,保障人员安全、有序流动,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最大限度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12月17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9例,浙江77例,其中绍兴市69例、杭州市4例、宁波市4例;陕西7例,均在西安市;广东2例,均在东莞市;内蒙古1例,在呼伦贝尔市;上海1例,在静安区;福建1例,在厦门市。
“两节”期间中高风险地区
人员严格限制出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在会上介绍,目前全国疫情形势总体保持比较平稳,局部地区发生由境外输入疫情引起的本土聚集性疫情有的已经得到控制,有的正在控制之中。
贺青华在会上提到,今年“两节”期间疫情防控必须高度重视,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各项措施要在总结2021年“两节”期间疫情防控经验的基础上,更加突出科学精准,强化人员安全有序流动,确保群众度过健康平安的节日。
他说,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的县(市、区、旗)人员严格限制出行,遵守当地流行病学调查、风险人员排查、核酸检测、健康监测和社区防控等要求。执行特定公务、保障生产生活运输等人员确需出行的,经当地联防联控机制批准,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做好旅途个人防护,落实目的地疫情防控规定。
“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旗)人员非必要不出行,确需出行的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贺青华表示,要严格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旗),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旗)。有发热、干咳等症状者、健康码“黄码”等人员要履行个人防护责任,在未排除感染风险前不出行。
春运将严防不符合
乘车要求旅客进站上车
国铁集团劳动和卫生部副主任伍世平在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春运将于1月17日开始,2月25日结束。
据预测,明年铁路春运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等基本出行需求仍将保持一定规模,客流量较2021年春运有较大增长,春运疫情防控工作面临较大考验。
“铁路部门将统筹疫情防控和春运组织工作,科学精准、从严从紧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严防疫情通过铁路传播,努力为广大旅客提供安全健康的出行环境。”
伍世平介绍,2022年铁路春运能力较2019年提高10%左右,售票和乘车组织时将严控列车载客率,有条件的列车实行分散售票,为疫情防控提供相对宽松、较为有利的运力条件。
他说,全国铁路各大火车站认真落实属地政府疫情防控要求,按规定做好旅客进站测温验码等工作,严防不符合乘车要求的旅客进站上车;强化车站客流组织,引导旅客有序分散进站候车,使用自助设备等非接触式服务,减少接触传播风险;停止列车餐车堂食服务,改为送餐至车厢座位;加强站车广播宣传,提醒旅客做好个人防护;强化站车通风消毒,定期开展环境卫生学监测。
“旅客列车上按规定预留隔离席位,车站内设置应急隔离场所,规范配备列车、车站应急处置备品,加强疫情应急处置培训演练,做到应急有备。” 伍世平表示,加强铁路和地方、车上和车下联防联控联动,一旦发现涉疫旅客,立即按照规定科学规范有序做好处置工作。
是否就地过年?
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
针对元旦、春节是否要就地过年的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这个问题要基于风险研判,全国不能“一刀切”,各地综合分析评估,因地制宜地出台相关政策。
梁万年介绍,元旦、春节期间的人口流动存在风险,从防控的原理上来看,要分析制约风险的三个要素,分别为:疾病和病毒的感染率、严重度、致死率;卫生健康体系发现、抵抗、控制病毒的能力,救治患者的能力;社会和公共卫生的措施。
“一方面,要考虑对疾病和病毒本身感染率、严重度、致死率的了解程度;另一方面,要看我们现有的体系,尤其是卫生健康体系,对病毒和疫情的抵抗力,比如发现和控制、救治的能力;此外,还要考虑社会和公共卫生措施到底要采取到什么地步,其中包括政府、社会、部门、个人的干预措施。”
从专业角度,节日期间,人口流动,人们接触频繁,社交距离缩小,也容易出现聚集,有利于病毒传播;冬季本身就是传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人群在冬季对于呼吸道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更容易被感染。
从抵抗力角度,中国具备了很多有利的要素。比如我国疫苗累计接种已经超过26亿剂次,人群有了一定的免疫力。文/本报记者 刘艺龙 统筹/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