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切实合作破除“新冷战”迷思

王辉耀(全球化智库(CCG)主任)

近年来,中美关系多个层面遭遇各种障碍,国际上关于中美“新冷战”的说法不一而足。拜登就任美国总统后,将中美关系概括为“竞争”“合作”“对抗”三种形态。然而总体上看,面对新冠疫情、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中美合作是人心所向。

今年是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半个世纪前,作为中国外交史上“以民促官”的成功实践,“乒乓外交”开启了中美关系新篇章,实现了“小球转动大球”的历史飞跃,成为中美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在日前举行的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纪念活动上,现年98岁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表示,在当前美中两国围绕某些重要问题存在分歧之时,美中两国人民能够基于两国在世界格局和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在彼此之间达成一种谅解是许多人的期待,希望美中两国都确认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和平与繁荣的世界秩序。近日基辛格就中美关系再次发表言论,称美国必须接受中国的强大,学会和中国合作,而不是对抗,一旦中美之间发生冲突,谁都承受不了。

全球化智库(CCG)近期组织系列名家对话,笔者与四位美方意见领袖围绕中美关系进行了深入交流。尽管观点话语不一,但各位嘉宾均不认同中美“新冷战”之说,而认为中美应就“无法改变对方”达成共识,并在此基础上明确竞争、冲突、合作领域,从而建立良性的竞合关系。如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创始院长、“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在交流中便指出,一方面,中美是竞争对手,但从另一方面看,在自然、科技上中美合作才能共存,因此中美要寻求避免冲突和战争的方法。

中美在意识形态及价值观上有不同有冲突,这在中美建交之时就存在,作为两个有影响力的大国,中美应共同努力使冲突可控。《世界是平的》作者、三届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指出,当世界变得如此快速、融合、深刻和开放时,我们能有效治理它的唯一方式就是建立全球复杂的适应性联盟,那么除了美国、中国和欧洲各国外,特别是印度、日本和韩国这些经济体都要在一起合作,才能实现这个愿望。

哈佛大学艾什民主治理和创新中心主任、哈佛大学教授托尼·赛奇指出,目前中美关系虽然具有对抗性,但从华盛顿的角度来看,人们必须接受中国的发展现实和大幅增长的国际影响力。美国方面的行动不会改变中国国内的行为,中国的行动也不会改变美国国内的行为。以这样的共识为基础,中美必须明确在哪些方面是可以进行合理竞争的,哪些方面是存在冲突的,同时有哪些领域是可以阻止双边关系下滑至非常危险境地的。由此中美可以进行一些非常正向的竞争和合作。

中美之间存在竞争,但这不应妨碍两国在生态问题上倡导全球性合作。“软实力”概念提出者,哈佛大学杰出教授、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和前院长约瑟夫·奈提出,应该把中美关系看成是“合作式竞争”(Cooperative Rivalry)。他认为,中国不会对美国的生存构成威胁,所以中美之间会竞争但美方不应该那么恐惧。他预见中国的崛起将会持续下去,美国不能对此作出改变,这取决于中国自身的国内政治,美方能做的就是不要过分夸大中国的威胁以免引致过度的恐惧。良性竞争可促使美国进行一些国内改革,如基础设施建设等,但如果美方过分夸大中国的威胁引致过度的恐惧,竞争就会具有破坏性。

日前,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参加七国集团(G7)外长会期间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否认美国对中国“冷战”的说法,并表示不会要求各国(在美国和中国之间)作出选择。中方一贯主张中美秉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精神,扩大务实合作,妥善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向着总体稳定的方向迈进。美方在对华强硬施压同时又否认对华“冷战”,其真实意图如何中方要观其言而察其行,既要有所准备也要留有余地争取缓和。

中美建交以来,双边贸易保持了高速增长,双方均从经贸合作中明显获益,实现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尽管遭遇新冠疫情,去年两国货物贸易额逆势增长8.3%,达5800多亿美元。如今,中美已建立50对友好省州、232对友好城市。即使在疫情期间,两国各界人士仍然频繁通过电话、书信、视频等多种方式保持着沟通交流。事实证明,中美关系合则两利,斗则两伤,是一种双赢关系,绝非零和博弈。

在中美关系持续紧张之际,中美不仅需要“小球转动大球”的新契机,更需要两国领导人在深入沟通中管控冲突、缩小分歧、切实合作。美方不能一边否认对华“冷战”,一边又拉拢盟友对华遏制,并在涉疆、涉台、涉港等关乎中国根本利益的问题上动作连连。正如多位美学者及前政要所说,拜登政府应切实认识到不能过分夸大中国的威胁,中美需要建立积极正向的、良性的竞争与合作。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878 字。

转载请注明: 以切实合作破除“新冷战”迷思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