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福州7月9日电(记者 胡美东) 7月6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青年论坛进入第二天,各国青年专家代表围绕“世界遗产:人与治理”的分议题继续进行深入讨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副主任Jyoti Hosagrahar教授,世界遗产协调员(德国雷根斯堡)Matthias Ripp博士,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副主任、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秘书处主任燕海鸣博士做主题演讲。
论坛上,Jyoti Hosagrahar教授发表了以“世界遗产的可持续未来:挑战与机遇”为题的演讲。他指出了过度旅游、城市化、气候变化等因素对世界遗产完整性和原真性带来威胁。为了更好地保护世界遗产,并更好地衔接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UNESCO通过发布倡议、搭建平台、构建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框架等方式自上而下的引导世界遗产地实现可持续发展。2020年,UENSCO发布了《2030年议程文化专题指标》(下文简称《指标》)。《指标》结合定性和定量手段分析数据,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实力进行了全面评估。其中,世界遗产的可持续管理和遗产相关支出作为衡量文化实力的重要指标,被视为影响国家和地区实施2030议程的重要因素。
“除了塑造文化实力,可持续的城市发展以及公众积极的参与也将对世界遗产的可持续性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这对于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地区和城市来说有着更加非比寻常的意义。”Jyoti Hosagrahar教授说。
Matthias Ripp教授聚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的治理:重塑管理计划的工具作用,进一步提高社区参与度”议题,首先对以静态实物研究和保护为主的传统遗产观与以系统性思维构建的动态遗产管理框架主导的现代遗产观作对比,凸显出遗产管理在研究层面的进步。Ripp教授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以公众参与为主的遗产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整合所有利益相关方并达成一个共同的目标并非易事。除此之外还存在资金匮乏、治安与政治环境不稳定、管理者缺乏制定有效目标的能力等常见问题。最后Ripp教授建议,未来遗产管理要转变为以“人”为尺度的遗产治理方式,强调世界遗产地社区内资源的有效配置,并实现对社区的有效赋权。
燕海鸣博士以亲身经历为主,就“世界遗产利益相关者:‘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必要组成部分”的话题与大家进行探讨交流。与Jyoti Hosagrahar教授观点一致,燕海鸣博士同样重视官方制定的条约和框架对世界遗产地的影响力,这其中包括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等文件。通过澳大利亚乌鲁鲁-卡塔丘塔国家公园、大运河人居环境以及良渚遗址几个案例,对案例所涉及的相关利益者,尤其是当地社区、房地产商、政府等机构分别对遗产保护发挥的实际作用,以及各方之间如何形成有效的合作关系进行探讨。燕海鸣博士表示,当各方达成“遗产为先”的共识时,才会实现人与遗产和谐共融。
研讨会环节中,32位青年代表以4Ps模型为基础,分成四个小组,分别在南京大学张捷教授、同济大学韩锋教授、孟加拉国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Sharif Sham IMOM、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Hialry Du Cros教授的指导下,围绕人与遗产(People)、遗产保护(Preservation)、公众参与(Participation)、共同促进(Promotion)四个方面进行交流讨论。
参会青年们意识到,要形成人与人、人与遗产、人与环境之间的认同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世界地在面对以旅游业为首的经济议题时,往往会产生更大的分歧。因此,如何构建一套可落地、可操作的共治机制,以及如何通过教育、信息技术等手段在实现保护的同时,有效释放出世界遗产的文化、社会效益,是未来世界遗产治理的重要议题。
最后,张捷教授担任研讨会主持人做当日论坛发言的总结与陈述。张捷教授认为青年们富有社会责任心,对遗产研究有雄心,刷新了他对青年们原有的认知和印象。往后的遗产治理、遗产研究也希望青年们能够保持初心,探索发现出更多适合新时代遗产发展的治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