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唯一“装”在集装箱里的派出所 今年9月将搬进新楼

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邹阿江 受访者供图

“这几天,我们正忙着搬新家呢。”8月17日上午,封面新闻记者联系上内蒙古乌力吉口岸边境派出所所长老于,电话那头的声音有按捺不住的兴奋。下个月,派出所就要搬出蓝色集装箱,入住旁边的两层新办公楼。届时,这个目前全国唯一的集装箱派出所,将翻开新的一页。

全国唯一“装”在集装箱里的派出所 今年9月将搬进新楼

灰黄为主色调的戈壁滩上,两座蓝色的集装箱映入眼帘,屋顶上那一面猎猎飘扬的警旗,宣誓着房子的“主权”。这里,就是乌力吉口岸边境派出所。驱车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向北出发,经过足足430公里的车程,才能抵达乌力吉口岸。这是一条即将开发的中蒙能源新通道,也是阿拉善的第二条边贸新通道。

两间集装箱,不足60平方米,住着9位民警。他们管辖着中蒙边境线18.4平方公里的边境管理区,平日里除了边境巡逻,还负责暂住人员登记、治安案件处理、矛盾纠纷调处等。

全国唯一集装箱派出所

下月将搬进新楼

作为目前全国唯一的“装”在集装箱里的派出所,乌力吉口岸边境派出所已有近5年历史。

全国唯一“装”在集装箱里的派出所 今年9月将搬进新楼

2016年底,口岸初建,营房尚未完工,派出所就搬进了两间临时搭建的蓝色集装箱房里。一间做办公室,一间成了宿舍,两张床铺,一个衣柜,一张办公桌,多一张凳子都摆不下。“屋内空间有限,来个客人就只能坐到床边谈事情。”老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待客之道。

老于全名叫于凤东,他个子不高,身材敦实。尽管才43岁,但他总是自嘲,自己看上去显老,所以让大家喊他“老于”。作为戍边21年的老民警,他先后待过3个基层单位,2017年的时候,最终来到这处风沙弥漫的边境,靠实干带出一支过硬的队伍,支撑起这个新设立的单位。

2017年,这个集装箱边境派出所正式在国门一线运营办公。作为第一任所长,老于和同事们在这个进门就需要坐到床边的集装箱里已经工作和生活了近5年。如今,这样的日子已进入倒计时,预计今年9月,他们将搬进旁边新建的二层小楼里。

即将入住的新楼,由乌力吉口岸建设指挥部修建,建筑面积1450平方米。之前办公楼刚装修好,老于和战友们就迫不及待去参观了。“环境是真的好,一下子就宽敞了。”老于很感谢当地政府,因为听说他们自己的办公楼都还没修好,优先保障了这边的办公楼。老于说,他们将和当地政府的部分工作人员一起在这栋新楼里办公。

至于陪伴了自己和兄弟们4年多的集装箱,仍有1个会保留在戈壁滩上。“这是我们9个人的记忆,也是我们的光荣。”老于说,以前大家送来的锦旗、获表彰的奖状,都会留在这个箱子里,“看到它们,看到这个集装箱,我们就会涌起初来乌力吉口岸时的那股拼劲儿。”

全国唯一“装”在集装箱里的派出所 今年9月将搬进新楼

集装箱里日子不好过

最初一个月洗一次澡

阿拉善左旗乌力吉是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地区之一,也是北半球同纬度降水最少的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80-200毫米,而蒸发量则由东南部的2900毫米向西北部递增3300毫米。

“一到夏天,基本都在40度以上,集装箱外包铁皮,墙壁厚度不足10厘米。在太阳的炙烤下,室内就像‘蒸笼’,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老于话锋一转,而到了冬天,寒冷的空气从北面吹来,气温经常低至-30℃,集装箱又成了“冰箱”。

“一年365天,小风天天有,大风三六九。”生活在乌力吉口岸的人,总是这样形容这儿的天气,三六九说的是三、六、九月。晚上睡觉时,集装箱被刮得吱吱响,室内时常灰尘飞舞,大家只能摆上水盆增加湿度,再戴上口罩睡觉,即使这样,半夜也经常被呛醒。

除了这些,“90后”民警吴洪格尔觉得,最深刻的记忆是洗澡。4年多前刚来的时候,因为口岸新建设施还在陆续完善中,生活用水要从100公里外拉回来,一个月才能洗一次澡。还有,信号差让手机形同摆设,打电话要找个高高的沙丘,更别谈连互联网了。

“在你们的城市,你们想用多少水都行,在我们这不行。”吴洪格尔的洗澡问题,在2019年得到了解决——口岸管委会新建办公楼洗澡间投用。

不过,毕竟曾生活在水困角落,现在看着水龙头里流出的清水,吴洪格尔和战友们仍然舍不得“尽情享用”。他们在集装箱门外放了两个大水桶,用来装民警们洗漱剩下的水,然后进行二次利用。在他们的辛勤浇灌下,50棵新种下的胡杨林已经日益茂盛起来。

办公和居住条件持续改善,工作和生活也在慢慢变好。今年1月,吴洪格尔升级为一名父亲。对他而言,下班后躺在集装箱里的床铺上和妻儿聊天,就是最惬意的时光。

全国唯一“装”在集装箱里的派出所 今年9月将搬进新楼

9名民警个个身兼数职

和辖区群众成“一家人”

阿拉善地区人口25万人,但总面积是27万平方公里,比两个福建省面积还大,是全国人口最稀疏的地区之一。乌力吉口岸更是地广人稀,派出所方圆40公里内只有两户牧民。2017年7月左右,这里陆续来了几批外来务工的农民,有木匠、水泥工、钢筋工……“大部分来自甘肃、四川,因为每天能比在当地多挣100元,明知条件艰苦也过来了。”

但当时这里的艰苦,还是超出了部分人的想象。“生在这里的年轻人想出去,外来的很多都坚持不了一个月。”29岁的姬沁贤是派出所的外勤民警,军校毕业后先后在3个基层单位服役,11年来当过炊事员、驾驶员。公安边防部队改制后,姬沁贤主动申请到了艰苦偏远的这里。

刚来不久的一天下午,姬沁贤和同事像往常一样去企业走访。刚进门,就看到一名农民工躺在地上。大概是水土不服,工人皱着眉头,看上去很难受。姬沁贤等人将他送回宿舍,过了一会儿,工人缓过劲来,开口第一句话就问,“我可不可以回家?这个地方太苦了,来了10天,连澡都没洗过一次,真不是人呆的地方。”

全国唯一“装”在集装箱里的派出所 今年9月将搬进新楼

但包工头说,按照约定,不满一个月就走,没有工钱。最终,在姬沁贤等人的调解下,包工头结了工钱。翌日凌晨,这位工人就带着行李匆匆而去。“像这样的劳务纠纷,在乌力吉时常发生。”姬沁贤说,但随着这几年条件持续改善,越来越多人留了下来,在18.4平方公里的辖区内,已经有5家施工企业、375名务工群众。

随着口岸上越来越热闹,民警们的“业务线”也不断拓展。不仅要负责口岸暂住人员的登记、治安案件处理、矛盾纠纷调处,还是大家的卫生员、保卫员、邮递员、售货员、放牧员、理发员……“孙悟空有七十二变,我们9个人也是个个身兼数职。”

全国唯一“装”在集装箱里的派出所 今年9月将搬进新楼

据不完全统计,派出所成立近5年来,先后帮群众代买物资共计4万余元,帮助群众解决困难120余件,累计化解矛盾纠纷35起,为231名外来务工人员讨回工资360余万元。

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故事,一段人与人的相处。姬沁贤说,民警们每天和大家打交道,彼此关照、彼此成就,不是简单的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也不是简单的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你想一下,茫茫戈壁,浩瀚大漠,就我们这些人朝夕相伴,民警、牧民、务工者,时间久了就像一家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708 字。

转载请注明: 全国唯一“装”在集装箱里的派出所 今年9月将搬进新楼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