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来了,好多船回来了……”4月30日中午11时30分左右,石浦港畔围满了群众,看一艘艘渔船满载丰收的喜悦,从象山铜瓦门大桥结伴而归,在嘹亮的“渔家号子”声中,收起“一帆风顺”的船帆,归港休渔。
12时,由农业农村部、公安部和中国海警局联合举办的“亮剑2021”全国海洋伏季休渔专项执法行动正式启动,随着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发令,海警、渔政执法船艇鸣笛起航,驶出石浦港,开展执法行动。
5月1日12时起,象山2747艘渔船将正式进入伏季休渔期。伏休期间,各部门将在普法宣传、信息共享、力量统筹、行动协调、案件协查、行刑衔接等执法各环节、各领域密切协作配合,努力打造陆地、港口和海上“三位一体”的链条式监管,严厉打击违规出海作业、套牌和涂改船名号、集团性违规、暴力抗法、安装妨碍执法设施、跨海区违规作业、使用违禁网具、渔业辅助船出海作业等行为。同时加大涉渔“三无”船舶打击力度,加强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等涉渔刑事案件的侦办力度,形成高压震慑态势,确保海洋伏季休渔制度有序实施。
海洋伏季休渔制度是我国一项非常重要的渔业资源养护制度,自1995年实施以来,已经走过26个年头。作为渔业大县的象山,肩负着振兴修复浙江渔场的重任。早在2000年8月,黄根宝、林永法等21名象山船老大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以保护海洋为宗旨的“中国渔民蓝色保护志愿者组织”,向全世界渔民发出“善待海洋就是善待人类自己”的倡议。
20多年来,“蓝色护海”理念已深植象山渔民的血脉中。“作为一名渔民,我深切感到现在的海洋资源很脆弱,我们不能进行掠夺式的捕捞生产,要给海洋休养生息的时间。”46岁的浙象渔66087船老大陈葵捕鱼29年,他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响应国家相关号召,希望全国渔民一同保护海洋资源、海洋生态环境。”
欲取之,必先予之。近年来,象山县不断深化渔业资源修复,“海洋牧场”建设蹄疾步稳。5年来共投入1200多万元,在象山港、南韭山、渔山列岛等海域,增殖放流大黄鱼、黑鲷、曼氏无针乌贼等10多个渔业品种15.5亿尾(粒),并在韭山列岛建成规模60万平方米的海洋碳汇试验区。
在全方位护海的同时,象山县还扶持传统渔业转型升级,鼓励“出海远征”。设立规模1亿元的产业基金,大力发展远洋渔业,去年远洋渔业产量、产值分别增长62.8%、71.2%。目前,总投资6.5亿元的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已开工建设。同时,积极引导渔民“洗脚上岸”,多元转产从事休闲渔船、民宿经营、水产品深加工等行业。作为传统渔村的石浦镇沙塘湾村转型发展乡村旅游,已建成精品民宿6家,吸纳渔民就业30人,户均年收入增收6万元。
象山县不断推进平安渔港建设,先后建成渔船进出港雷达识别系统、渔船动态管理系统、渔船进出港报告系统、港岸船一体化视频监控系统等四大系统为主要内容的“智慧渔港”管理平台,进一步提升涉海涉渔领域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智慧化、精准化水平。
该系统自2019年陆续投入使用以来,监控进出港船舶31.6万余艘次,累计报告进出港渔船20.2万余艘次,累计点验渔船1.6万余艘次,提醒渔船196.5万余艘次。同时,充分调动基层管理力量,组建渔业管理公司20家、纳管渔船2747艘,确定“定人联船”责任人452人,联系全县2756艘涉渔船舶,严格落实湾滩长、港长责任,全面掌握应休渔船动态,确保伏休期间渔业领域平稳有序。
(蓝媒联盟象山县传媒中心记者 陈佳雯/文 蒋曼儒/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