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峰,一个壮丽,神秘而又危险的地方。无数具有冒险精神的人都在尝试攀登它,征服它,就算过程险象环生,他们也毫不畏惧,一往无前。攀登珠峰,需要面对的是风雪,酷寒,随时都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如果一不小心在攀登珠峰的过程中殒命,还有可能保持着去世时的姿势,就这样一直待在珠峰,像地标一样,被后来者参观。在珠峰上,就有这样一位沉睡了9年才得以安葬的“睡美人”。
勇敢挑战珠峰的“睡美人”
1958年,弗兰西丝·阿森蒂夫生于美国夏威夷。因为受到家庭文化的熏陶,她一直具有冒险精神,很向往那种刺激惊险的生活,这也使得她比同龄的孩子胆子更大。
就这样一直到了成年,她发现登山可以带给她无穷的乐趣,每当攀上一座山峰,她的心中就会油然而生一种自豪和喜悦之情,她渐渐痴迷上了登山,并陆陆续续成功攀登了许多座美国著名的山峰。然而,她并不满足于止步于此,她的心中还有一个更大的目标——珠穆朗玛峰。
作为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一直对登山爱好者们具有致命的吸引力。能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也是一个登山爱好者最高的荣誉,可是珠峰环境恶劣,空气稀薄,极大的危险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1998年,40岁的弗兰西丝·阿森蒂夫和丈夫一起攀登珠穆朗玛峰,因为自己的冒险精神,她一直想挑战身体的极限,于是她选择挑战当时的一项吉尼斯世界记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无氧气瓶攀登珠峰的女人。
意外横生,命陨珠峰
尽管不携带氧气瓶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过程十分艰难,在弗兰西丝·阿森蒂夫心中一直有一个登上珠峰的坚定信念,最终她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突破了她自己的极限。当她满心欢喜地下山想把成功登上珠峰的喜悦分享给她的丈夫时,她却发现,自己和携带氧气瓶的丈夫走失了。
之前不携带氧气瓶攀登珠穆朗玛峰已经消耗了弗兰西丝·阿森蒂夫大量的体力,她在下山的途中逐渐感到缺氧和体力不支。珠峰的攀登环境十分恶劣,一旦倒下,又没有同伴在身旁,那活下来的希望就会变得十分渺茫。
因为极度缺氧,弗兰西丝·阿森蒂夫最终还是倒了下来,而此时一对也在攀登珠峰的情侣发现了弗兰西丝·阿森蒂夫,他们努力想扶起弗兰西丝·阿森蒂夫,唤醒她的意识,但极度的寒冷和缺氧已经让她的意识高度模糊,如果这对情侣把氧气罩给弗兰西丝·阿森蒂夫,那他们中又会有一个人面临死亡的威胁。
最终这对情侣决定陪弗兰西丝·阿森蒂夫走完最后一程,他们陪伴了弗兰西丝·阿森蒂夫一个小时,并且承诺他们会再回来。最终他们放弃了继续前进,弗兰西丝·阿森蒂夫的死亡让他们无比沮丧,他们返回了珠峰大本营。
弗兰西丝·阿森蒂夫的丈夫在返回珠峰大本营后迟迟不见妻子回来,当这对情侣告诉他自己的妻子已经去世时,他还是毅然决然地背上了氧气瓶独自上山去寻找自己的妻子。可是最后,他也没有回来,直到第二年,人们才发现了他的尸体,而他的尸体就在离妻子不远的山坡下。
就这样,这一对充满冒险精神的夫妻永远离开了人世,只留下了一个年幼的儿子。因为弗兰西丝·阿森蒂夫倒在了攀登者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必经之路,又穿着鲜艳的紫色冲锋衣,路过的人攀登者都称她为“珠峰睡美人”。
一面之缘,9年后实现承诺
因为攀登珠峰的条件十分苛刻,珠穆朗玛峰的环境又十分恶劣,所以路过的攀登者没有人想到安葬弗兰西丝·阿森蒂夫,让她入土为安。弗兰西丝·阿森蒂夫成了珠穆朗玛峰上的一个“地标”,数百人从她身旁走过,直到九年后,有一个人却做了这件极其冒险的儍事,最终弗兰西丝·阿森蒂夫才得以安葬。
而这位正是当年与弗兰西丝·阿森蒂夫有过一面之缘,并选择陪伴她走完生命最后一程的那对情侣,英国登山者伊恩和他的女友凯茜,虽然他们和弗兰西丝·阿森蒂夫的死并无任何关系,但他们一直都感到十分愧疚,觉得是自己背弃了弗兰西丝·阿森蒂夫。
在成功攀登了珠穆朗玛峰几次之后,攀登者伊恩发起了“珠峰之旅”的活动,他想实现当年对弗兰西丝·阿森蒂夫的承诺,找到她的遗体,并将她安葬。在2007年,伊恩和同伴找到了在珠峰冰冻了9年之久的弗兰西丝·阿森蒂夫,他们将她吊起来,安置在了一处隐蔽的地方,以一种神圣又特殊的方式安葬了她,捍卫了她的尊严,也让她与神秘的珠峰融为了一体。
由于积雪太厚,伊恩和同伴只为弗兰西丝·阿森蒂夫进行了简单的安葬仪式,最后他们用美国国旗把弗兰西丝·阿森蒂夫包裹起来,并在她的遗体旁边放了一个泰迪熊和一封信,这是弗兰西丝·阿森蒂夫的儿子的物品。伊恩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弗兰西丝·阿森蒂夫得到安眠。
珠穆朗玛峰上是厚厚的积雪,极端的天气,酷寒和缺氧是这里的主人,人们在征服它的时候,往往也会臣服于它的无情。可珠峰虽然寒冷,人的爱心却能融化一切坚冰,伊恩本可以不举办这次“珠峰之旅”活动,他本可以在最后一次登上珠峰后,带着荣誉和满足回到家乡。
可他心中始终记得曾经的那句“我们一定会回来”,他记得这里沉睡着一个和他有着相同信仰,却不幸止步于此,无法回乡的灵魂。最终,伊恩选择回来,给在这里殒命的弗兰西丝·阿森蒂夫一场简短的葬礼,保留了她作为冒险者和逝者的尊严。
1999年《南方周末》的新年致辞里有这样一段话:“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抖擞精神。世界从不缺令人感动的事和人。常怀悲悯之心,遵循内心道德标尺,力量和感动便会随之奔你而来。”而这段话,送给伊恩,再合适不过。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