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修订的《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正式实施。其中专门新增针对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声音外放的禁止条款,受到舆论广泛认可。
从高铁的“静音车厢”,到城市的“静音地铁”,这些动作,着眼的都是公共场合噪音这一社会痛点。放眼当下,不论飞机、高铁,还是公交、地铁,外放音乐等自娱自乐者不少。可声音这种东西,弥散性强,听者无法可避,必然备受影响。再加上这事儿,说烦是挺烦,说大又不大,当面指出有点尴尬,一言不合还可能引起冲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就成为很多人的无奈选择。因此,从规则层面治理身边的“噪声污染”,不仅是回应民意的必要之举,同样是在宣示:在公共空间里,享受安静也是一种权利。
需要看到,“安静权”问题的提出,也是近些年才有的事。过去,人们日常出行,快速到达是第一诉求,对耳边的嘈杂,着实没多在意。而如今,大家对出行舒适度的关注多了,个人权利意识提升了,对安静的期待自然水涨船高。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在这一过程中,当然会有观念的冲突、习惯的对撞,但也正是在不断的摩擦调试、寻求共识中,社会整体的文明水平得以提升。这些年来,从反对在公交地铁进食,到拒绝在连排座椅上横卧,再到禁止电子设备声音外放,几乎都循着“提出诉求—订立规矩—形成默契”的路径,而这,又何尝不是文明本身的成长方式?
每个时代都应该有与之匹配的公共守则。安静权,表面看是一份对耳边清净的追求,实则是在划定公共空间里个人不被他人干扰的权利边界。正如有论者指出:权利不仅是“我可以”,更是作为“我”的他人也可以。只有认识到这一点,“人人相善其群”,才能涵养人们的公共意识。相反,遇事只逞一己之愿,不求反躬自身,只能是“相互加害”而没有互利共赢。“礼者,理也。”明晰规则,让克制自己、推己及人的意识内化于心,大家都能自我监督、相互提醒,文明观念的水位线,自然会随时间的推移慢慢升高。
文明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在快速前行的时代列车上,谨记个人之外,还有社会;私域之外,更有规则,这或许正是“安静权”之外,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好好思考的深层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