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小沙洲搭起长江文化交流大舞台

本文转自:新华社

十多年来,长江文化节开展跨区域大型公益文化活动100余项,参与总人数超过40万;90多部精品大戏和150多个民俗节目在沿江城市轮番上演

通过长江文化节,长江流域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得以交流、更新,不仅赢得群众喜爱,也润物无声塑造着沿江城市的文化品格,厚植文化自信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杨绍功

长江在江苏省苏州张家港市东边拐了一道弯。在江畔沙洲上建起文明城市的张家港人,连续19年举办长江文化节展,力图用有形的节展传承诠释无形的文化,用“张家港精神”充实“长江精神”,为沿江13个省区市搭起长江文化交流、保护、传承的大舞台。

长江沙洲上的文化觉醒

走进张家港市城市展示馆,一幅幅照片讲述着张家港人的奋斗史,这也是“张家港精神”的成长史。

1962年张家港设县时名叫“沙洲”,因这里是由江沙千百年淤积而来。沙洲县由江阴和常熟的几个公社合并而成,被称为用“边角料”拼凑出来的城市。

提起沙洲人坚韧的性格,今年82岁的文化工作者吕大安总会忆起初到沙洲县看到的劳作场面:临近长江的农田里,人们干活时要把孩子远远放在田边的木桶里,只为防备随时突袭的江水。

凭借这股韧劲,沙洲人靠着一把把笤帚“扫”出了国家卫生城市,建成了全国第一个内河港型国家级保税区、全国县级市第一条高等级公路……

让寂寥沙洲变身文明城市,江水之滨成为县域百强,沙洲人变成张家港人,他们“样样工作争第一”,并由此凝聚起“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

奋勇争先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张家港人深刻认识到精神的巨大力量。2004年,张家港开始举办节展,努力讲述长江文化故事。首届长江文化节上,来自长江流域各省区市的演员穿着各色民族服装走上张家港街头,街道两旁的市民摩肩接踵,长江文化节也成为市民话题。

持续举办长江文化节的同时,张家港也迎来一系列考古新发现:东山村遗址将中华文明起源追溯到了约5800年;黄泗浦遗址证明张家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

瞭望 | 小沙洲搭起长江文化交流大舞台

在2022长江文化节上,江头藏歌与江尾评弹同台表演(2022年8月摄) 胡潇摄

长江流域文化交流的舞台

8月27日,以“融合·弘扬·创新”为主题的2022长江文化节开幕。这个汇集了沿江省区市179件(套)展品的长江流域非遗金属工艺主题展,让不同特质的非遗艺术品交相辉映,营造出独特的观赏体验。

“长江大保护不仅是保护生态环境,更要保护和传承文化。”曾长期从事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戴珩认为,金属篆刻的非遗技艺是长江流域非遗的精华,多民族文化的展示碰撞加深了对长江文化多样性的认知和思考。通过每年梳理展示不同主题的非遗,长江文化节有望系统整理全流域的非遗文化,以慢功夫做好长江文化的保护传承。

仅有展览交流还不够,让文化有生命力必须激活创造力量。以保护传承长江文化为理念,张家港将原县级锡剧团、评弹团改建为锡剧艺术中心和评弹艺术传承中心,让其成为培养地方文艺人才、沟通沿江艺术工作者的桥梁。以长江文化为命题,两个县级艺术中心迅速找到创作的新方向。其中,融合了张家港河阳山歌的锡剧《一盅缘》备受欢迎。

2013年,张家港锡剧演员董红以《一盅缘》参评梅花奖,演出场地定在四川成都。演出前,她一度担心冷场,没想到常年参加长江文化节展演的四川省川剧院主动来电表示欢迎。最终,在成都观众的热情支持下,董红凭借高水平发挥一举夺奖。

据了解,每年长江文化节前四五个月,沿江省区市的文艺界联络人都会迫不及待打电话询问办会日程。相聚在张家港这座江边小城,已成为越来越多艺术工作者的期待。他们在这里写长江、画长江、唱长江、摄长江、看长江、赞长江、说长江、咏长江,创造了许多以长江为主题的文化成果。

十多年来,长江文化节开展跨区域大型公益文化活动100余项,参与总人数超过40万;90多部精品大戏和150多个民俗节目在沿江城市轮番上演。长江流域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得以交流、更新,不仅赢得群众喜爱,也润物无声塑造着沿江城市的文化品格。

为长江文化注入时代内涵

初秋,长江边的张家港永兴村凉风徐徐、芦苇摇曳,一派江村风貌令人心旷神怡。

2019年以来,永兴村以长江大保护为契机,清理水产养殖场,提升江堤内侧河道水质,整治沿江环境和人居环境,逐步成为让人记得住“江愁”的“最美江村”。

在江堤荒地上,永兴村复原了多幢异地保护搬迁而来的古宅,并依此打造江边园林——明清园,形成文化旅游的重要载体。旅游、艺术类企业跟进开发,把民宿、餐饮、民俗文化演艺等产品和服务用数字化设施串联起来,让这个江村一步步变成村民和市民向往的文旅融合现代化“数字乡村”。

文明遗产传承了历史文化,长江大保护彰显了绿色文化,数字经济繁荣了网络文化……以永兴村为代表,一个个欣欣向荣的江村、一座座江城正为长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为长江文化公园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说,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不同于地方性文化建设规划,更加重视梳理文化体系及文化标识,协同13个省区市,布局城市乡村、兼顾物质与精神。

这也正是张家港连续19年举办长江文化节要做的事情。

目前,张家港的长江文化节正在升格——2021年,文化节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南京市人民政府、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2022年,文化节围绕“文物保护”“非遗传承”“艺术交流”“文旅融合”4条主线,以系列活动积极呼应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国家文化战略。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说,历史底蕴深厚、多元融合共生的长江文化代表了我们面向未来的文化自信,长江文化节已成为全流域文化百花齐放、全世界共享美好的开放节日。

张家港东渡苑,东渡寺里香烟袅袅,参加长江文化节的宾客在此游览瞻仰。1200多年前,唐代高僧鉴真从这里出发东渡,将中华文化流播海外。

如今,东渡苑以南不足2公里处,正在建设东渡国际人才创业街区。张家港人希望以一流的环境汇聚全世界人才,为这座江城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注入全球化活力,也让长江文化从这里透过经济交流传播到世界各地。■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460 字。

转载请注明: 瞭望 | 小沙洲搭起长江文化交流大舞台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