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声音外放,尊重地铁乘客的“安静权”

禁止声音外放,尊重地铁乘客的“安静权”

12月1日,新修订的《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正式实施,其中新增了针对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声音外放的禁止条款。根据地铁方面公布的数据,截至12月1日下午1点,执法人员一共劝阻了19名电子设备外放的乘客。相关人士表示,对于禁止电子设备声音外放,会以宣传、劝阻为主;劝阻不成,态度恶劣的,再送轨交公安处理。执法人员会不定时、不定期在车厢里面进行巡视;当乘客遇见不文明行为时,可拨打投诉热线,就近车站的服务人员会赶到现场处理。此外,上海地铁还逐步在列车车厢内张贴标识,同时用广播提醒乘客:使用电子设备时禁止外放声音。

据报道,国内昆明、贵阳、兰州等城市此前也已推出过相同禁令。对于这一举措,许多乘客表示了支持,但地铁静音车厢是否能完全实现,还要靠乘客自觉,需要市民素质和意识的提升。实际上,公共空间尤其是密闭空间的噪音污染,还不仅仅是地铁如此,日常生活中,公交车、高铁甚至是出租车里,开大音量单方面自娱自乐、实为噪音污染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些“自嗨”者有的是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把声音扰民当回事;有些则是“我快乐所以你快乐”,太有“分享精神”,觉得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属于诚心放给你听。但声音这种东西,避之不及,躲也躲不开,听者只能被动承受,这种感觉想必许多人都领教过。

遇到这种情况,有些人选择忍气吞声,毕竟这事儿说大也不大,当面指出有点尴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遇到有的乘客心情不好,可能就会说出来,引发口角冲突的也不是没有。上海在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中明文禁止声音外放,并派出人员执法,是希望通过戒规来塑造新的乘车礼仪和文化,它表明,在日渐喧嚣的城市空间里,享受安静也是一种权利。这种权利过去并不是不言自明的。吃东西吃出异味是骚扰,在座位上横卧是违规,性骚扰“咸猪手”是违法,再加上如今的禁止电子设备声音外放,正是在一步步订立规矩、变成乘客之间的“默契”之下,公共空间里市民不被他人滋扰的权利才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说到“安静”的权利,我还想说几句题外话。根据我在海外生活和旅行的经验,车厢最为安静的是日本东京地铁——别说声音外放,连乘客打电话、交头接耳也会被其他人冷眼相对。不仅如此,连车厢内的播报、地铁站内的提醒广播也被减到最少。而现在大家普遍的认识是,声音滋扰只来自其他不自觉的乘客,但像不必要、反复高声量的地铁播报,或者地铁站电梯口放个无限循环的“乘坐电梯请扶好扶手、注意安全”大喇叭,在我看来都是滋扰。这一点,地铁部门也要反省,尊重乘客“安静权”就该以身作则一视同仁。

当然,我在日本的朋友也说,东京地铁那么安静,源于当地人工作压力大,这有时甚至成为人情冷漠和压抑的证据(大阪地铁里大声说话的乘客就很多)。但客观地讲,假如你累了一天,或者不希望别人打扰,那么安静的环境就可以让你放松、感觉自在。有的城市会根据安静程度(有无播报、可不可以交谈)来区分不同车厢供乘客选择。总之,在自律与自在之间,我们还需要作出种种努力和尝试,以共同建立一种符合人性、尊重个性又重视边界、不打扰他人的城市公共文化。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248 字。

转载请注明: 禁止声音外放,尊重地铁乘客的“安静权”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