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黄河情】一家三代守河畔,黄土沙地披新颜:听治黄人讲述黄河生态变迁

海外网9月29日电 “览百川之洪壮兮,莫尚美于黄河。”9月26日,“中国梦·黄河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活动圆满收官。在河南、甘肃和宁夏的12天里,记者先后探访二十多个县市区,一览黄河流域在几代治理者手中绽放出的光芒。从土高坡上筑起的生态屏障,到坚守塞上江南的治沙线,曾经多灾多难的黄河流域如今在生态治理的努力下,成为了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石和源泉。

“是黄河选择了我”

河南,这个深植于中原土地的人口大省,已与黄河羁绊千百年。然而,不真正走进河南,很难体会这里以水而生、与水相依、用水发展的图景。守护黄河河南段的“豆腐腰”,是中原治黄人长久以来的使命。力保黄河安澜,享受黄河资源,实现共生共兴的生活,离不开一代代治黄人的无私奉献。

【中国梦·黄河情】一家三代守河畔,黄土沙地披新颜:听治黄人讲述黄河生态变迁

黑岗口观景台集生态景观、防洪保安、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赵健行 摄)

在河南开封黄河生态廊道的节点工程黑岗口观景台,记者见到了一位名叫张飞的黄河治理者。从外公、舅舅、母亲再到自己,皮肤黝黑、一口地道河南话的张飞已经是家里的第三代治黄人。望着焕然一新的河畔,他把一家人与黄河相伴数十载的故事娓娓道来。

张飞来自开封市第一黄河河务局工程公司,他工作的两大重点,就是建设黄河生态廊道和做好防汛。谈到黄河生态的变化,他最大的感触是“曾经的脏乱差,变成了现在的美如画”。仅是2020年的大年初六到植树节期间,开封就在沿黄地区种下了近16万棵不同品种的树,既可绿化美观,还能防治风沙。

【中国梦·黄河情】一家三代守河畔,黄土沙地披新颜:听治黄人讲述黄河生态变迁

“第三代治黄人”张飞接受采访。(赵健行 摄)

“从一代治黄人到三代治黄人,防汛工作已是常态化。”张飞回忆道,自己的外公在新中国成立后就参与治黄工作,舅舅和母亲也分别在1978年和1982年成为了治黄人。“在我姥爷那个年代,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白手起家。他们是一手抓生产,一手抓防汛,那时候所有的抢险全部是靠石头,全部是靠人搬。”他说道。

大堤不决口、河床不抬高、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是保护、治理黄河的重中之重。从小在母亲河畔长大的张飞,亲眼见证了黄河由害河变利河的巨大改观。张飞表示,随着自己年龄增加,与黄河的接触越来越多,他目睹了一条大河从“小伙伴”变成了“大人”的成长。

16年奋斗,张飞的皮肤已经被晒得黝黑,“远看卖炭翁,近看修防工”是治黄人对自己最亲切、最真实的调侃。经常有人会问他,为什么选择治黄。“我从出生的时候就在黄河边。小时候听家里人讲黄河故事,在黄河边听大家讨论最多的,也是黄河上的事情。”张飞说道,“不是我选择了黄河,是黄河选择了我。”

生态屏障给黄土高坡“换新”

“陇中苦瘠甲于天下。”清臣左宗棠以一语道破甘肃定西民生疾苦、土地贫瘠的艰难旧景。如何为放眼一片黄的陇中大地换上绿色新貌,是甘肃一直以来面临的最重要生态治理问题。随着采访团探寻这片沟壑纵横的土地,当地人民用朴素的智慧以及勤劳的双手揭示了答案。

【中国梦·黄河情】一家三代守河畔,黄土沙地披新颜:听治黄人讲述黄河生态变迁

车道岭林场航拍图

定西市安定区的车道岭地区曾经地形破碎,黄土裸露,在严重的水土流失下,“哪怕长一棵树,都会成为‘明星树’”。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车道岭林场,如今覆盖8座山梁,50多条沟湾,占地超1.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2.75%。放眼望去,一座座绿色屏障连绵起伏,黄土高坡不见踪影。

这一切,靠的是护林人六十多年以来披星戴月的付出,和一如既往的治理决心。据车道岭林场场长陈正斌介绍,建场前这里就是连片的黄土,完全没有植被覆盖,干旱少雨的光山秃岭自然灾害频发。在林场工作了28年的护林员王守龙回忆道,他与这片林地同度日月,亲手栽下一棵棵树苗,目睹昔日荒山化身沃土,“付出就有回报”。

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现在有200余种天然植物遍布山野,林场还大力发展育苗产业,在守护一方土地的同时,走出林场办林业,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林场苗圃现有各类育苗地208亩,留床苗木80万株,主要有云杉、侧柏、油松、五角枫、香花槐等,不仅可以增加林场收入,还为全区乃至全市生态工程建设提供了大量的优质苗木。

【中国梦·黄河情】一家三代守河畔,黄土沙地披新颜:听治黄人讲述黄河生态变迁

曾经寸草不生的黄土坡,如今满目苍绿。(赵健行 摄)

车道岭林场附近的关川河,是发源于安定区的祖厉河支流,而祖厉河又是黄河上游的一级支流。植树造林对于调节水土流失,巩固生态屏障,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有深远的意义。充分体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车道岭林场,正与坚守生态建设的护林人一道,默默守护着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用勤劳的双手铺下一片绿,以坚定的双脚踩实黄土坡。

昔日荒漠化身治沙“第一线”

宁夏是沿黄9个省区中唯一全境属于黄河流域的省区,黄河水在这里有着不同于其他省区的温和与静谧。“天下黄河富宁夏”的说法,在这一方沃土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不过,“塞上江南”的美誉来之不易,是一批批治沙人的投入,成就了宁夏今天的生态发展。

【中国梦·黄河情】一家三代守河畔,黄土沙地披新颜:听治黄人讲述黄河生态变迁

一望无际的白芨滩,如今被点缀上了绿色。(赵健行 摄)

“一年只刮一场风,从春一直刮到冬。”1984年参加工作的护林员吴敬忠,站在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沙丘上,向记者讲述着这里曾经飞沙走石的恶劣环境。治理前,白芨滩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是该地区距离黄河最近仅有5公里,10多条水蚀冲沟将黄沙送入黄河,抬高河床造成危险;二是作为距离银川最近的沙漠地区,干旱造成的风沙危害严重影响到了工农业。

治沙,刻不容缓。白芨滩防沙林场成立六十多年以来,三代人已经累计治沙造林63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1%,有效遏制了毛乌素沙地的南移和西扩,保护了黄河、银川河东的生态安全。“说心里话,通过之前辛勤的治沙,把这里的环境改变了,住在这里心里也舒坦。”吴敬忠自豪地说道,“周边都夸咱们白芨滩人,说这是对于人类生存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一望无际的沙漠如何成为防沙绿洲?据介绍,草方格治沙在白芨滩治理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以前的白芨滩人靠天吃饭,植树造林处在“栽了死,死了再栽”的循环之中,成效有限。进入21世纪,草方格成为白芨滩治沙的主要方式。“草方格扎好以后,先是栽苗木,有了雨季的时候点播种子,秋后再用上营养袋。”吴敬忠说,这一层层的保障,年底能达到80%至90%的成活率。同时,护林人还有了四驱车等新装备,极大提升了巡护效率,“几乎所有地方都能去”。

【中国梦·黄河情】一家三代守河畔,黄土沙地披新颜:听治黄人讲述黄河生态变迁

在白芨滩密密麻麻的草方格,是这里防沙治沙的法宝。(赵健行 摄)

“走在这个地方,自己都会有想流眼泪的感觉,曾经在这个地方确确实实流过汗、流过泪。”像吴敬忠这样数十年如一日,以“宁可掉下10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的精神奋斗在前的平凡人,撑起了黄河流域的生态变迁。因地制宜是沿黄省区的发展基础,也是母亲河畔绽放异彩的动力源泉。短短12天的旅途,展现出了沿黄人民治黄用黄,与黄河共生共兴的期盼和决心。活力四射的黄河流域,正在上演着生态治理的全新篇章。(海外网 赵健行)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724 字。

转载请注明: 【中国梦·黄河情】一家三代守河畔,黄土沙地披新颜:听治黄人讲述黄河生态变迁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