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交了“坏”朋友,需要干预吗?关于同伴关系,你需要知道的都在这

孩子交了“坏”朋友,需要干预吗?关于同伴关系,你需要知道的都在这
同伴关系是一个孩子社会性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孩子来说,朋友的存在有多重要?你家的孩子是否处在健康的同伴关系中?家长又该如何避免孩子“交友不慎”?一起来看看吧!

同伴关系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影响孩子的价值观与社会发展能力

拥有正确的同伴关系,能够给孩子树立起榜样,起到正强化的作用,使他们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且获得从成人那儿得不到的一些信息。通过和朋友的互动,孩子会学会各种交朋友的方式、沟通、合作等技巧,使他们在未来有能力应付各种可能面临的挑战和任务。

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同伴关系能够帮助孩子建立和保持与他人相互依赖、合作的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基本表现。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儿时对于同伴关系的处理会影响到成年后的交友。同伴的存在,可以培养孩子用他人眼光、从他人角度出发,来认识情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能让孩子初步懂得和他人换位思考、具备同理心。

给孩子提供学会自制、克制攻击行为的环境

在同伴关系中,孩子可以学会控制自己,包括克制攻击、冲动的行为。在与同伴的相互作用中,孩子对于各类行为问题,能够得到充分的试验机会和反馈结果,从而以此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孩子交友出现问题的表现

孩子如果在与朋友交往中存在以下几个特征,就是陷入了不良的同伴关系,他们实际上有可能在“友谊”的外衣下,被伤害、霸凌,或是受到了负面的影响。

①孩子在交往中一味讨好对方,总是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

②孩子的行为问题不断出现,如骂脏话、攻击他人等等;

③孩子常常被他人嘲笑、轻视、抵制;

④孩子的自信心萎靡,情绪出现问题。

总的来说,如果孩子因为自己的朋友,状态开始受伤多于欢喜、坏言行多于好言行,那么爸爸妈妈可能就需要采取行动,去帮孩子一把了。

孩子交了“坏”朋友,是否需要干预?

偶尔无意识模仿,无需过于敏感

模仿是孩子通过言语、动作的重复体验来认知信息的过程,很多模仿行为是会自行消退的。如果孩子并没有频繁出现行为问题,比如偶尔说脏话、耍小脾气等等,可能就是因为TA无意识模仿学会的,父母不必如临大敌一般对待,清晰告知“这个词不可以说,是不好听、不文明的话”即可。

适当干预,不要一味杜绝和“坏朋友”接触

如果家长只是简单禁止小孩和个别“坏孩子”接触,会发现几乎难以实现。一是隔离孩子的朋友圈很难做到,小朋友之间的活动范围相对固定,几乎每天都能见到面;二是孩子会感到自己的“交友权”被侵犯,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判断好坏,会让孩子失去交友的自信心;三是孩子需要有判断健康的同伴关系的能力,一味想着“保护”孩子远离错误的朋友,只会让孩子缺乏对危险和错误的敏锐度与判断力。

所以,作为父母,真正要做的是让孩子具备判断力和自控力,遇到可判断的错误同伴关系,家长也别硬来,孩子在引导下,是有足够的智力从错误中学习的。

怎样进行适度干预,引导孩子建立正确同伴关系?

实时关注孩子的交友情况

多关注孩子并和TA聊天,交流TA与朋友的相处情况,做到及时了解,才能进行引导和干预。不妨问问孩子:TA最喜欢朋友什么特点?和朋友在一起他们做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在一起的时候有没有不开心的事?通过聊天,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孩子的交友情况。如果观察到孩子的状态出现问题,也可以问问“你最近好像经常生气,是和小朋友发生什么事了吗?”再引导孩子去思考自己的行为对不对,想想这个朋友是不是值得继续交往。

角色扮演,情景再现交友问题

晚上回家后,父母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把白天遇到的人际交往问题情景再现,进行重新演绎。爸爸可以假扮爱欺负小朋友、或者爱冲撞打人的“坏孩子”,或者和妈妈一起拉帮结派成为的小“团伙”,让孩子来扮演老师,教育“坏孩子”,理清交友相处时的思路。角色扮演时,多问问“如果……你会怎么办?”,引导孩子科学解决交友中出现的问题和冲突,这样可最大程度地减少“坏榜样”带来的不良影响。

明确原则,增加孩子判断力

3-6岁的孩子内在秩序还不稳固,需要家长帮助明确言行的标准和原则。比如:学会宽容和理解;尊重他人、不嘲讽、不随意评判;不随便动手;不强迫他人做不想做的事等等。当孩子出现错误的模仿行为,不能一笑了之,要教导孩子是非对错,一旦做了错事,就要及时改正并承担后果。同样的,当别人出现不好的行为时,孩子也就具备了基本的判断力,自然会意识到这是错的。

鼓励孩子自我肯定,自己选择

鼓励孩子,找到孩子做得好的小细节,能够激励TA不断进步。比如“那几个小男孩去抓女孩子的时候,你没有马上冲过去,为什么呢?看来你犹豫了,站在旁边等了一会儿。说明,你心里也知道这样做不好的,爸爸叫你的时候,你就停了下来。这些是你做得比较好的地方,你觉得还有吗?”言语中,可以尝试默认孩子只是暂时犯了错误,TA接下来能够自己意识到并改正,这样的积极暗示代表着信任,能够成为TA改善行为问题的动力。

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朋友,交友干涉可以有,但一定要经过慎重的判断、且适度,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思考,自己选择,一味地强迫TA离开父母认为的“坏孩子”,会影响孩子未来的社会发展。当然,如果孩子的朋友确实存在比较大的品质以及行为问题,一定要减少和对方的接触,引导孩子打造新的交友圈。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任荃

来源:上海科学育儿指导、天津教育报、丁香妈妈教育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124 字。

转载请注明: 孩子交了“坏”朋友,需要干预吗?关于同伴关系,你需要知道的都在这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