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在妻妾夹缝中的盛紘,仅凭一招便让盛家稳定
文/无计读书
书读几许,悲伤有之,欢愉有之,热爱有之,气愤亦有之。万千思绪,华丽也凌乱。
作者笔下的繁华盛世,这样盛况之下的盛家,年轻而生机,喧嚣而繁华,而后花开荼靡。
陪伴了一代人的长大,也见证了盛家的成长。
内宅的斗争与纠纷,难以名状。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盛紘更是责无旁贷,他也是极清醒的,毕竟是官场上摸爬滚打的人。卫姨娘死亡之后,盛紘雷厉风行,一大手笔的处置。他先是接连砍掉林姨娘的左膀右臂,而后告诫其做小伏低。最后找到王氏,当家主母的地位,无人撼动。
尊卑有序,长幼有别。归根结底,妻妾之争,不过还是规矩没有立好。还是盛紘这个大家长偏爱的结果啊!所以他才会告诉林小娘:嫡庶有别,应尽的礼数一样也不能少。没有收其财产,也未动其儿女,到底还是疼爱啊!
但其实,盛府之所以会混乱,会一尸两命,还是因为林姨娘。当一个受宠的妾崛起的时候,便没有正妻什么事了。在古代,林姨娘才是盛紘自由恋爱选择的恋人,对于恋人而言,男人是无原则的原谅,而愈是压制的情感,就愈是浓烈,到底是付出了真心;而纵观王氏,不过封建家长的包办婚姻,没有情爱为基础,这样的尊重也是有条件的。最好是相敬如宾,却也很难情深义重。
书中亦说:盛紘这样受过教育的封建士大夫,虽仍恪守礼法,但作为一个有文化有追求的青年官僚,他对情感毕竟还是有需求的。对于诗书琴棋概不通透的王氏是很难真正走入盛紘心中的,遇到林姨娘,便是一个契机。谈诗词歌赋,聊风花雪月,知道你的抱负,了解你的追求,还主动献媚,这样的女人,鲜少会有男人拒绝,何况凡尘一粒的盛紘!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不禁想起,徐志摩和林徽因的那一段不可复制的、悲欢美好故事。大家都青睐于徐志摩的才气,可谁都忘了,与林徽因相遇之初,他还有一个包办婚姻的妻子,和刚出生不久的孩儿。他对谁都好,深情厚谊,无论林徽因,亦或陆小曼,却独独少了张幼仪,残酷冷漠。这样的不公,不止古代。与此相比,盛紘还是节制而可爱的。
许是林姨娘的眼光好,运气更好。庶出的盛紘很清楚,妻妾之争,无非钱财与子女。所以一开始,他就给足了林姨娘经济收入,是他率先打破了这种的制衡。规矩也就无从谈起了,凭借宠爱,又有子女,林姨娘的地位逐渐稳固。开始有了与王氏分庭抗礼之势,且战火愈燃愈烈。卫姨娘夹杂在这样夹缝之中,难免沦为牺牲品。
《谷梁传》中写到:母为妾为妻。就是说妾是没有办法扶正为妻的。有妾无妻的男人,仍可算是未婚的。而嫡妻死了,丈夫哪怕妻妾成群,也是无妻的鳏夫,也要另寻良家聘请嫡妻。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何况这是规矩,不是法律。所以难免会有漏网之鱼,幸运小妾。
我总觉得悲哀,林姨娘不是没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毕竟也曾是官家之女出身,诗词歌赋,样样俱全。终会遇其良人。可偏偏这都不是她所想要的。陷入这样的妻妾纠纷之争,只能感慨,遇到盛紘,何其有幸!
谈起盛紘,我又想起:爱情的激情迟早退却,而纵使与林姨娘情深似海,难以上岸;可他毕竟是现实而理智的封建士大夫。等热情消退,看中的仍然不过王氏娘家的优厚背景。所以,古人的规矩,礼教都是颇有道理的。盛紘也因此来维系家的稳定。
最最悲凉不过卫姨娘。她没有优越殷实的家庭背景,也没有可靠扶持的人脉资源,她有的,不过纯良敦厚的秉性。正如书中而言:而这位可怜的卫姨娘不过是众多倒霉小妾中的其中一位,她的死就像大海中的一朵微小浪花,虽激起过一些动静,却最终被无声无息盖过,归于大海,走向宁静。尔后,谁也不会记得,当初这位惨死的美丽又怯弱的女子。
妻妾之争,是一个亘古的却又很复杂的命题,包含了智慧,毅力,胆量,家庭背景,个人性格,当然还有运气,种种因素夹杂其中。实在难懂。而规矩,礼教的出现仿佛就是为了解开这一谜题。
可我总觉得,一生太短,所有外在,皆过眼云烟。而我们都是平凡人,做最纯真的自己,宽宥他人的不懂得,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拥有豁达从容的心境。
世界是自己的,终究与他人无关。或许,我们都应该向那个百岁老人,杨绛先生学习。“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