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辈人常讲一句话:
“小孩子3岁前不记事儿”
仔细回忆
对于上幼儿园之前发生的事情
确实没什么印象
难道,孩子在3岁前真的没记忆?
婴儿时期的记忆到底去哪儿了?
今天,豆苗妈就跟大家聊聊
这个有趣的话题
3岁前的记忆真的会消失?
在学术界,有个现象被称为婴儿遗忘症(infant amnesia),它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指的是孩子长大后,无法回忆起3岁前的事情。最初被弗洛伊德提出,后来越来越多感兴趣的学者也开始对此研究。
婴儿期遗忘的原因,主要有2方面:
“硬件上”——婴儿最初的大脑没有发育完成,会对记忆造成影响;
“软件上”——越小的孩子,理解和表达能力都不足够,也会影响记忆的形成。
但目前还缺乏统一的定论。
看到这儿,爸爸妈妈是不是有点小失落?
都说孩子出生头3年很重要,难道咱们之前的陪伴和一腔热血真真儿就错付了吗?
当然不是。
长大后无法回忆起3岁前的事情,通常让人们误解孩子是没有记忆的。
但其实,不记事≠没记忆。
记忆可能被存进了“小黑匣”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从一出生就有记忆,半个月大的婴儿可以凭气味分辨出自己的妈妈,两个月大的婴儿能够保持24小时的记忆,而到了18个月则能够对一个事件保持长达13个星期的记忆。
但只有长到20-24个月海马体足够成熟时,才能储存更长的记忆。
所以,3岁前不记事,是因为随着孩子大脑发育,中枢神经系统生理结构变化迅速,导致早期记忆的不稳定,绝大多数的记忆会被遗忘。
但记忆并没有消失,有一些可能会进入潜意识,影响成年后的行为。有一些“深处的记忆还会在某个特定的场景下被激活。
宝宝会对哪些事情记忆深刻?
这两种记忆,通常会被宝宝保存下来。
01
一种,是程序性的动作记忆。
比如,走、跑、拥抱,等等。
这些动作,一旦在记忆中成型,就能够自发地进行,不再需要意识的努力,且终生都不会忘记。
02
另一种,是一些关于感受和情绪的记忆。
有研究发现,孩子的大脑跟成年人一样,会选择刺激性更高、突发性更强、对孩子造成情绪波动最大的事进行记忆储存,这源于人类的自我保护机制,属于动物学上的本能反应。
豆苗妈想分享两个真实的经历:
在我2岁的时候,曾被一只大公鸡追过,直到现在,我看到鸡还是会瑟瑟发抖、远远躲开......
还有一次是在家里睡觉,半夜醒来,突然发现只有我一个人,我想哭又不敢哭,那种恐怖至今记忆犹新。
豆苗妈至今不敢一个人睡觉,除非开着灯,我深深的怀疑跟小时候那个经历有关。
事实证明,极度快乐、极度恐惧等有强烈情绪参与的事情,是有可能被记住的。
“丢失”的记忆,会以另一种方式存在
“丢失”了一部分婴儿时期的记忆,并不代表这个时期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不重要。
有些记忆可能是模糊的,碎片化的,却会在某一个时间段被激活。
大量的研究证实:
如果一个人在生命的最初几年,被细心地照顾,他的每一次需求,外界(通常是妈妈)都能及时地给予满足。他会在潜意识中建立起对外部世界的信任,内化为心中的“安全感”。
相反,那些没有被满足的孩子,他们对世界的假设也是冷漠的,甚至充满敌意的。这些最初的信念和感受会潜藏在潜意识的最深处,但却可能影响着人的一生。
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在孩子生命的头几年,为他留下“记忆的线索”。
陪他一起经历那些温暖的、美好的、惊喜的事件,给他一个幸福、稳定的生活......
当他饥饿时,给予及时的满足;
当他需要帮助时,给予温暖的回应;
当他遭受挫折时,给予鼓励和安慰。
所有的这些回应和付出,都会在婴儿时期开始留存,成为未来孩子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来源。
不要因为孩子小看起来不记事,就认为陪伴不重要,甚至认为可以随便打骂。表面上不记事儿,谁对他好,人家心里门儿清呢。
留言说说
小时候的哪件事,让你至今仍记忆犹新?
参考文献:
1、《认知天性》, 作者: [美] Peter C. Brown/[美] Henry L. Roediger III/[美] Mark A. McDaniel
2、《全脑教养》, P 127-132页
3、Li, S., Callaghan, B. L., & Richardson, R. (2014). Infantile amnesia: forgotten but not gone. Learning & Memory, 21(3), 135-139.
4、Travaglia, A., Bisaz, R., Sweet, E. S., Blitzer, R. D., & Alberini, C. M. (2016). Infantile amnesia reflects a developmental critical period for hippocampal learning. Nature neuroscience, 19(9), 1225-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