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余华代表作之一。
余华的作品并不多,他的作品大都真实有力,读时酣畅淋漓,读完心情沉重。
《活着》就是一部让大多数人读完之后,感觉心情沉重的书。
有人说,余华的《活着》就是把大量悲伤的故事,往一个人的生命里堆砌,这个人越悲惨,就容易引起读者的同情与悲悯。以此来达到吸引眼球的效果。
我不认同这种说法。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人的阅历不同,对事物的理解也不同。
余华说:“我们会来到这个世界,是不得不来;我们最终会离开这个世界,是不得不离开。”
这句话似乎是《活着》这部书的基调,整部书中充满着这种悲凉的无奈,似乎在告诉你,命运面前,一切都是尘埃,你只能死去或者接受。
福贵是《活着》的主人公,他的一生是悲凉无奈的一生。
他不断地在失去。
福贵因为恶习,失去全部的财产。从此,他踏上了失去的旅程,源源不断地失去一个又一个亲人。
直到最后,他身边仅剩的外孙苦根,也因为一场急病,离他而去。他曾经拥有很多,却一点一点地失去,而且,大都是意外。
然而福贵却依然活着,踏实地活着。支撑他活着下的力量,就是希望。每一次失去,福贵都能重新找到希望,并因此而坦然活着。
我觉得这希望的力量,也正是作者余华想要展现给读者的。
余华在《活着》日文版自序中写道:
“在旁人眼中福贵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可是对于福贵自己,我相信他更多地感受到了幸福。”
福贵在经历了悲惨的一生后,他能感受到幸福吗?
福贵说:“我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葬的……
福贵还说:
“我在枕头底下压了十元钱,这十元钱我饿死也不会去动它的。村里人都知道这十元钱,是给替我收尸的那个人,他们也都知道我死后,是要和家珍他们埋在一起的。”
当他垂垂老矣,为自己买了一头牛,取名“福贵”,耕地时,他常和牛交谈,并吆喝道: “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
福贵能够感受到幸福吗?心中有归属,也有希望的人,一定也能感受到幸福。
许多人都说,《活着》太过压抑,太过沉重,似乎是在传递一种颓废的价值观,但我却觉得文章所展现的,是希望的力量。
希望的力量恰恰是现代人所稀缺的。
在不久前,年仅52岁的博纳影业副总黄巍跳楼,或许是因为影院停业100多天,给他带来太大的压力。
在更早之前,类似黄巍一样的原本风光无限,最后在压力下纵身一跃的企业家,不在少数。
有句话说,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活着》里的福贵,他面临的绝望处境还少吗?但他依旧很坦然地活着,在他的身上,你难道看到的不是希望的力量吗?
《活着》无疑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曾经获得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最高奖项,“20世纪中文小说百年百强”“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等荣誉。
张艺谋导演以《活着》为剧本改编的同名电影,豆瓣评分9.1,同样改编自《活着》的电视剧《福贵》,豆瓣评分9.4。
这都说明了《活着》的优秀。
但在许多人眼中,《活着》不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的影响力确实更大一些。
无论是商界大亨马云、地产大佬潘石屹,还是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作家陈忠实,都对《平凡的世界》赞不绝口。
但我觉得,《平凡的世界》之所以受追捧,是因为该书更多的是强调个人的奋斗,宣扬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这很符合当下主流的价值取向。
余华的《活着》则相对沉重一些,可是,如果你能刨开文章表面的悲伤,读懂沉重背后希望的力量,你的人生会因此豁然开朗。
所以,如果要在两者之中选择其一的话,我会推荐你看《活着》。
如果正值青春年华,正在为自己的未来奋斗打拼,《活着》会告诉你,挫折和失败是人生常态,你要做的就是勇于面对,跨过它就是胜利。
如果你在感情面前徘徊,觉得婚姻不值得,人生不值得,《活着》会让你懂得,婚姻的本质是陪伴,陪伴会让你找到心灵的归属。
如果你人到中年,身体机能开始下降,与伴侣的感情越来越淡,儿女也渐行渐远,生命的终点线渐渐清晰,那么,《活着》会让你明白活着的意义。
余华的《活着》,是一部值得你用心去品读的作品,有些人在书中看到了悲伤,有些人看到了希望。
如果,你看到了希望,那么恭喜你,你的人生会很美。
#情感带货五期训练营##头条好物大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