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7月16日电(记者王默玲)“有点忙,晚点给你打电话行么?”麻力好像永远都在忙。
63岁的她,距离辞去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党委副书记的职务已有一年,“这一年,我才真正做了一回贤妻良母。”麻力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愧疚,她在辞职报告中写到的一句“对家庭的欠账太多”也是她告别吉安的最大原因,“虽然离开了吉安,但我会一辈子挂念那里。”
(小标题)擦干眼泪又充满了干劲
江西吉安作为革命老区,辖区之内曾有诸如井冈山、永新、万安等贫困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滞后。“大病治不了、小病治不好,疑难杂症想去北上广但又怕承担不起。”麻力说,“老区人民看病实在太不容易!”
2015年12月,由当地政府投资建设、上海市东方医院全面整体托管的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正式运营。“一家医院如何从零开始?绝不止盖好几栋房子就可以。”麻力说,“建院之初,我们的刘中民院长就做出了三个承诺——全面整体托管20年、绝不从吉安拿走一分钱、打造一支永远带不走的队伍。”
缺人!“医疗人才既是我们对吉安的承诺,也是一家医院的灵魂。”麻力至今仍能想起当年招聘的不易,“地处偏远,好多医学院的孩子们不愿意来,招来的308个孩子,我们当成宝贝一样,送到上海进行为期一年零六个月的培训。”
住宿、吃喝、分科室、找导师……麻力就像是个大管家,“这么大费周折的培训是有意义的,孩子们很快认同了上海的理念和管理模式,我也看到了他们的进步。”
把老区的孩子们送出去,也把上海的专家请进来。35个副高级以上医疗专家驻守吉安,40余名学科主任每月在吉安轮值坐诊。有的专家不放心远在上海的老母亲,就把80多岁的老人接到吉安同住;有的专家子女放了寒暑假没人照顾,也来到吉安,在父母上班的时候就留在小小的房间里做作业。
麻力说,一间宿舍不足20平方米,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张床就是全部,巨大的落差让一些驻守专家难以适应,“很多人和我谈心纾解压力,我安慰他们,但事实上我自己也觉得很焦虑,甚至偷偷哭过,但擦干眼泪又充满了干劲。”麻力说。
(小标题)家门口就能见到医疗大咖
“要真正改变老区的医疗生态,就得要有一批人耐得住寂寞,把接力棒一棒一棒地传下去。”麻力说,“回想在吉安的近六年时间,很多危急时刻都历历在目。”
麻力当时对口联系井冈山的医联体,“一接到井冈山的电话,我就会很紧张,一定是很棘手的病例。”麻力回忆道,有一天凌晨三点钟,井冈山那边打来电话,一位产妇在孩子出生后失血不止,输血量基本等于把全身的血液都换了一遍,“我当时脑子就嗡了一声,从井冈山到吉安最快需要40分钟,我赶紧把相关医疗专家喊起来。”
产妇一到医院,第一时间送进已经准备就绪的手术室,“还记得产妇的丈夫扑通一下跪在我面前,抱住我的大腿哭着说,一定要救活他的妻子。”麻力说,“整整五个小时,产妇终于抢救了回来,我悬着的一颗心也落了地。”
一场场的抢救之后,医院的口碑渐渐树立起来,“看病不用去北上广,家门口就能见到医疗大咖”,老区人民的认可也让麻力每一个焦虑的夜晚有了意义。
“记得有一次我从上海回到吉安,从火车站打车去医院,司机听到目的地之后,立刻说了句‘这是我们吉安最好的医院’。”麻力听过太多人对医院的赞扬,但唯独对这个不认识她的司机的话记得最清楚,“他说,这个医院的专家个个都好,有时候问了特别多问题,专家们仍百问不厌。”
(小标题)永远割舍不掉的情和义
采访中,从麻力嘴里最常听到的一个词就是“孩子们”,几年前一个个招进来的刚从医科院校毕业的孩子,如今开始成为各个科室、护士站独当一面的角色,这是令她最自豪的事情。
“托管20年看起来很长,但其实对于一家医院来说,积淀的时间还远远不够,这些孩子将会成为吉安医疗事业的宝贵财富,他们终将要拿起上海专家们手中的接力棒,为老区一代又一代人民的健康服务。”麻力提起这些孩子们时眼中充满了神采,麻醉科年轻的住院医师又掌握了什么麻醉疗法、胃肠镜专科的小徐学会了无痛胃肠镜、孩子们独立完成了多少项科研项目……
“我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最开始院领导问我愿不愿意去吉安的时候,我说了句‘除非我脑子进了水’。”麻力笑着说,“2013年的时候我已经56岁了,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从零开始打造一家医院,我怀疑自己还有没有冲劲和激情。”
但事实证明,她有。
“我去到井冈山,看到基层的扶贫干部、乡村医生一身水一身泥的样子,我就觉得活在世上就该像他们一样发着光、散着热。”遇到难事,麻力时常会去井冈山,“不知道为什么,在那里就觉得再难的事情也有解决的办法。”
如今回到上海的麻力,又被上海市东方医院返聘为管理专家顾问,一边照顾忽视了几年的老伴的健康,一边又忙于医院年轻人不断请教的管理问题。
“唉,我这个人闲不住。”麻力说,“我与吉安、井冈山的情和义是永远割舍不掉的,脱贫摘帽之后他们的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好,但只要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我还会全力以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