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记得为中国航母舰载机事业献出生命的“人民英雄”张超烈士吗?他已离开我们四年多了,可他未竟的事业依然高歌猛进。2020年5月,人民海军舰载机航空兵某部飞行一大队大队长袁伟被授予第二十四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在这位传奇飞行员的事迹背后,却是这位铁血男儿对烈士的深深怀念,“兄弟,你用生命为舰载机事业开辟的通道,我会继续奋飞”!
袁伟深深怀念的战友张超。新华社
特殊的“插班生”
对于荣誉,袁伟很珍惜,但不会沉醉,平静时他更愿意追忆和张超并肩战斗的日子。众所周知,舰载机飞行员号称“刀尖舞者”,算得上“精英中的精英”,无论袁伟还是张超,都是练下过硬的飞行战斗基本功后才得以跨过门槛,驾驭绰号“飞鲨”的国产歼-15舰载机。
中国歼-15飞行员袁伟
以袁伟为例,2005年9月跨入飞行学院后,他就像拉开的弓弦,始终保持战斗姿态,2010年6月来到北海舰队某基地接受一年的歼击机改装培训,快毕业时,他已是最有希望留校任教的人选,但他向教官孙喜龙表白“去一线摔打”的愿望后,志愿奔赴海军航空兵一线作战部队。2014年,袁伟在西沙驻训,一次奉命驱离抵近侦察的外机,跟踪监视、拦截外逼,迫使其主动脱离,成功将对手气焰打下去。同年底,得知海军选拔舰载机飞行员,袁伟第一时间报名,“这是我人生最大的梦想”!
歼-15短距起飞。新华社
2015年3月,袁伟如愿以偿,以“插班生”选调到舰载航空兵部队,另一位“插班生”正是张超。舰载机操纵,可不比普通岸基战机,别的不说,神秘的“反区操纵”技巧就折磨着每个学员,“其原理好比在手上竖一根棍,你要不断寻找平衡点,让它不倒,而‘正区操纵’则是用手拎一根棍,重力就让棍自己立在那里。”袁伟说,要让“反区操纵”形成肌肉记忆,要经历艰苦的理科学习和枯燥的模拟器训练,“别的战友都完成了大半程的学习,已爬到半山腰,而我们还要从零开始”。
歼-15舰载机挂钩瞬间。新华社
袁伟和张超豁出去了,他们结成帮学对子,白天学理论,晚上写笔记,睡前回忆操作,成绩很快赶上早于他们数个月的师兄。为尽快熟练“反区操纵”,两人天天“泡”教练室,在模拟器上反复练习,有时感到那层“窗户纸”快捅破了,可一个痼癖动作又让你前功尽弃。终于,他们把所有困难都融入忘我奋斗中,实现对座舱内近百个飞行电门和仪表如数家珍,每次飞行所涉及的几百个操纵动作和程序形成“肌肉记忆”,真正成为“飞鲨的主人”!
流泪是远远不够的
然而,中国航母及其舰载机发展之路注定是不平坦的,需要人去奉献,甚至以生命为代价。
2016年4月27日,张超驾驶歼-15进行陆基模拟着舰训练,突发电传飞控系统故障,为挽救飞机,他放弃了求生的4.4秒,不幸以身殉职。英雄折翼,袁伟悲伤不已,“不停留在眼泪上,只有用更刻苦的训练,才能告慰战友,书写舰载机事业的辉煌”!休整仅一个月,部队长戴明盟率先驾机复飞,袁伟和战友紧随其后,不断总结飞行经验,做好数据研究,突破飞行技术瓶颈。一次次加速、复飞,一次次精准降落,曾经魔咒般的“反区操纵”,变成袁伟的规定动作,他的陆基模拟飞行训练成绩达标了!
当年8月22日,渤海湾深处,袁伟驾驶歼-15建立着舰航线,对准跑道、下降速度,“向右一点!”“很好,稳住!”在着舰指挥员(LSO)指挥下,这架“飞鲨”以完美姿态奔向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尾钩牢牢挂住阻拦索。“成功啦!”舰上官兵一阵欢呼!在飞行讲评室,海军首长宣布:“海军‘尾钩俱乐部’又多了一批新成员!祝贺你们!”袁伟和战友们激动不已,拍着胸脯说:“我们以后还会飞得更好!”是的,他们有理由骄傲和自豪!
跑赢“生死时速”
获得舰载机飞行员资质,不等于后面的军旅生涯只有鲜花和荣誉。2017年7月10日,已是飞行二大队副大队长袁伟展开例行飞行训练,当歼-15座机起飞仅40秒,突然接到语言告警、灯光告警!原来,有飞鸟撞击左发动机,引发失火特情。此时,战机呈低高度飞行,理论上可直接向前提速拉高,争取缓冲时间,然后再对准跑道正常着陆,即使失败,也有足够时间和高度跳伞求生。
可袁伟心里明白,当时的歼-15属于极限载重,飞行高度极低,又有9吨多航油,况且航线前方就是闹市区,一旦不测,犹如炸弹投入居民头上,后果不堪设想!生死关头,袁伟放弃在城市上空争取高度与空间,而是改平坡度、保持状态、关掉左发、上升高度、连续右转⋯⋯10分57秒的空中“生死时速”,接受指令50多条,百余个动作精准无误、一气呵成。
由于左发停车,液压系统被切断,导致战机起落架无法放下。此刻,战机侧前方是民航候机大厅和村庄,为了避开密集人群,袁伟决定驾机提前着陆,而在地面指挥员卢朝辉引导与空中僚机艾群密切协同,帮助他确认飞行状态、目视情况、研判飞行轨迹,最终定下决心。面对空中随时爆炸的风险,袁伟驾机增速爬高,应急放起落架,不断调转航向,在左发火势暂时控制后,成功实施超极限载重着陆。用专家的话说,袁伟是在“多种特情叠加”状态下挽救了飞机、挽救了生命,创造了奇迹。
歼-15起降训练示意图。新华社
入伍12年来,袁伟经过多种战机改装,安全飞行1000多个小时,来到舰载机飞行训练基地后,又在各种险局、难局、危局中强化飞行员“肌肉记忆”,积累了丰富的特情处置经验。“我很幸运,赶上航母发展的好时代!”袁伟相信,让自己和战友发挥能力的舞台会越来越大,也更能告慰张超烈士的在天之灵。
新民眼工作室
作者 | 刘文平
图片 | 除标注为均来自刘文平摄
编辑 | 顾莹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