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阿斯顿·马丁DB11归还完毕回到办公室后,年轻的同事表示,能够和传说中的GT跑车相处一天,真是令人羡慕。听到这样的表达,我才反应过来,自己忽略了同事的感受,应该找个时间让同事先体验一下再去还车。
不过,钥匙已经不再自己的手里,编辑部外面的停车场里也没有了那台4.0升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运转时的轰鸣声,我只能略显尴尬地用B站最常出现的一句弹幕来回答他:下次一定。
仔细想想,上一次和DB11接触还是两年前,那个时候自己也像这位年轻同事一样,期待着拿到钥匙的那一刻。可真的坐进了DB11的车厢,它接近300万元的身价,高调到我都有些不好意思的排气声浪,以及路人表情各异的关注,我又开始胆怯了。其实,我还是我,DB11还是DB11,但试过之后才明白,彼此之间的交集远比我想象中的要狭窄不少。
概括这个价格区间的高性能跑车其实很简单,它们性格各异,造型千差万别,随便挑其中的一个特点,都足够在word文档中凑够领导要求的字数和篇幅。哪怕根本就试不出个所以然,也能够通过大量的网络内容来梳理一下品牌的发展历史以方便交差,更何况阿斯顿·马丁这种和历史悠久的电影IP深度捆绑的品牌,还愁没得聊?
说到这里,我也不能免俗,需要在电影这条岔道上再多停留一会。关于阿斯顿·马丁和GT这个概念之间的结合,我正是通过《007:黎明生机》这部电影有了深入的认知:那位英国间谍驾驶着阿斯顿·马丁从英国伦敦前往布拉格,再经过中欧地区的丘陵和山路,前往维也纳。虽然在进入奥地利之前遇到了反派的阻拦,但驾驶一辆GT跑车穿州越省,体验异国风情的出行方式的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邦德先生驾驶的是一辆更侧重于性能发挥的保时捷911或者法拉利328,那么女主角优秀大提琴手的人设首先就要被编剧改成捷克斯洛伐克首席口琴表演艺术家了,毕竟这两辆性能数据更为出色的跑车可没地方安置那临时出现的,尺寸可观的大提琴箱。
处变不惊、从容不迫,这就是GT跑车的魅力所在。当然,有些人肯定会将这种魅力简单粗暴地替换为性能和体验两者之间的妥协,而妥协这个词本身是带有一定负面意味的。我承认那种极限施压一般的“硬核”也是一种态度的表达,但都是成熟的成年人了,我愿意有型有款,帅气地按照自己的节奏寻找出行的乐趣,然后精力充沛地在目的地游山玩水,享受人生,这跟妥协二字又有什么关系呢?
虽然一天的拍摄时间并没有让我和DB11深入体会到彼此搭档,穿州越省的那种愉悦,但在山路、公路上通过对那台4.0升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所输出的动力的肆意发挥,我收获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我承认,DB11在起步时偶尔会有些粗鲁的小动作,可一旦有了它施展自己能力的机会,那深不见底的动力储备会瞬间倾泻而来,而且还不乏层次感。快,这是肯定的,但在当下这个电动SUV都能随便刷新个加速纪录的环境中,如何将“快”这个概念加入新的内涵,成为了品牌和车型是否具备持久话题性的关键所在。
只要我需要,DB11就能准确地将动力传递到两个后轮上,车头的指向在我的操控下准确地变化,然后恢复正常。频繁的超车动作并没有让握着方向盘的双手变得湿漉漉的,我的坐姿也没有因为速度的陡然变化而逐渐紧绷起来。我不否认,那些更擅长在赛道刷圈的跑车在山路上会有仪式感更强的体验,发动机的声线会更高亢,动力输出会更直接,车头指向会更敏锐,但问题是,我不想在下车之后以精疲力竭、口干舌燥的形象示人。
说到底,驾驶DB11这样的GT跑车,目的地的意义其实比在路上的体验更为重要,因为它通过自己从容的性格和底蕴,以液晶仪表盘上所显示的“GT模式”,软化了关于速度所带来的硬核刺激。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如果DB11的悬架设定在短波路面上能再稳定一点,再“GT”一点,那就完美了。
关于设计,阿斯顿·马丁这个品牌其实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内容,但我倒是觉得,用文字去概括或者形容DB11的造型,其实意义不大。好的设计,哪怕偶尔会觉得它过于“经久不衰”,但心中仍旧会默默惦记着其中的每一根线条,每一个形面之间的关系,以及它根本就无从下手去修改的轮廓。
对,我现在就是在疯狂暗示阿斯顿·马丁Vanquish。
这是一个每天都发生着剧变的时代,将视线集中在跑车这个话题性极强的小众领域,无论是工程师还是车迷,似乎都不想心甘情愿地将跑车的未来,全部交付到电池组和电动机的怀抱中去。但是,关于未来的勾勒,不同的品牌又有着完全不同的设想:是固执地在传统路线上坚守下去,还是敞开心扉地包容代表未来的新逻辑,掌声献给谁,其实我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
或许两者都应该赢得属于自己的尊重,但至少在当下,我更愿意为DB11的坚守献上自己的掌声。
你觉得DB11是不是合格的GT跑车?
欢迎分享给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