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六项 精准赋能
台州:激发社会化拥军新活力
余 丽 阮静晨
立足台州创特色,与时俱进谋发展。
地处浙东沿海的台州,是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九战九捷的边防重地,是红十三军打击反动政权及封建势力、播下革命火种的根据地,是解放军第一次海陆空联合作战的一江山岛沙场,是四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六次蝉联省级“双拥模范城”的光荣城市、幸福城市。
这里素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近年来,台州市的双拥工作根植于本土历史文化,同时紧紧围绕形成军地一体、军民共享的大双拥文化格局,丰富双拥文化思想建设内涵,广大军民的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日益增强、双拥工作整体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双拥品牌不断涌现,军政军民更加团结,实现了地方发展和国防建设同频共振。
投入2179万元开展对烈士纪念设施的修缮保护和利用,充分发挥“一江山烈士陵园”“一江山岛登陆战纪念馆”“一江山岛战役遗址”“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二师烈士陵园”“三门亭旁起义纪念馆”等65家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宣传教育功能,年平均接待访客近80万。
计划投资1.9亿元、用2年时间建设大陈岛军事文化公园,用于展示海军“台州舰”等19件大型退役武器装备,公园将建设成为一个集海陆空三军军事博物馆、军事体验拓展训练基地、双拥文化宣传和荣军纪念平台等功能的全国一流的国防教育基地。
“六项拥军”多方位服务
为带领团结退役军人,充分发挥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的光荣传统,2019年,作为全球产销规模和研发投入最大的台州缝制装备制造企业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探索非公企业退役军人常态化服务机制,成立了浙江省内首家企业退役军人服务站,主要承担集团内106位退役军人的优抚帮扶、走访慰问、权益保障等直接与退役军人面对面的事务性工作,并定期开展与共建基层连队互办实事等各类拥军活动,这一做法创新了企业退役军人管理工作模式,促进了公司发展,实现了军民联动。
牢牢把握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发动各行各业和各类社会力量开展拥军优属活动,找准服务对象所需、自身所能的结合点,千方百计为部队和退役军人、军属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台州用“六项拥军”推陈出新,多方位服务部队军人。
实施“结对共建”工程发展民企拥军。以爱华集团、飞跃集团、杰克集团等一批民企拥军先进典型的民企拥军优属协会为阵地,建立民企拥军协会成员单位与基层连队结对共建制度。4年来,协会先后为结对部队办实事213件,捐资300余万元。
实施“科技攻关”工程发展科技拥军。对部队的科技计划项目优先予以立项,科研项目安排向军民兼容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倾斜,科技数据库为部队开辟信息咨询“绿色通道”,举办多种类型的军民科技合作项目对接会。
实施“维权网络”工程发展法律拥军。4年来,共办理涉军法律援助案件116件,维护军人军属权益涉及金额300多万元,全市涉军法律援助案件合格率100%,优良率87.5%,受援人回访满意率达100%。
实施“文化输出”工程发展文化拥军,文化部门和文艺团体每年送文艺演出进军营,各级图书馆为部队开设流动图书馆、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阅览室免费提供书籍借阅。
实施“人才培训”工程发展教育拥军。依托各类职技校,为驻军部队现役士兵免费举办数控、电焊、汽修等专业技能培训,仅椒江区每期有百余名士兵通过初级、中级技能等级认证。
实施“美丽军营”工程发展生态拥军,将营区建设纳入地方城市建设规划。
另外,鼓励社会组织拥军,多层次体现军人优待。玉环市爱心球志愿者服务中心年均走访优抚对象60余户,500余人次,居家养老服务1000多人。“大麦屿兵妈妈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心活动,让大麦屿的官兵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妈妈的关爱。天台县红心社志愿者服务队长期为退伍老兵特别是抗战老兵开展服务,年均上门服务达60余次。今年,在椒江区试点的基础上,台州市出台《台州市深入开展拥军志愿服务站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市推进拥军志愿服务站建设,鼓励企业商户等为现役、退役军人和军属提供免费、打折、上门服务等各项优惠。
搭建“一件事”高效平台
在传统的优抚安置服务工作基础上,积极推动改革创新,优化服务,体现尊崇,搭建退役军人“一件事”服务平台。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破解退役军人办事难题。在黄岩区成功试点的基础上,台州通过办理流程再造、数据信息共享,减材料、优程序、压时间,形成退役军人事务、组织、公安、人力社保、医保、团委、人民武装等多部门联办机制,实现军人退役相关事项“一次申请、专窗受理、联动办理、限时办结”,使军人退役办事的全程跑腿次数从8次减少到1次。通过“一证通办”和无证明共享系统进行部门间的共享和协查,申请材料数量从原来的20份减少到6份。
开发政务服务军人退役“一件事”网上受理平台,内部线上流转至各部门协同办理,全流程办理时间压缩90%以上,落户城区可当场即办,落户城区外3个工作日内办结。
在各行政服务中心设置“退役军人服务专区”,办结后将各项告知单统一放进“荣光礼盒”,并举办颁证仪式,让军人光荣退役。还组建了一支由退役军人事务局、行政服务中心、相关事项办理单位、各乡镇(街道)、村居(社区)服务站等单位分管人员和业务办理员组成的3000多人的代办员队伍,以代办员多跑换取退役军人不用跑。
推行“五联五必访”机制,构建以县级分管领导、乡镇街道领导、驻村干部、村主职干部、网格员 “五联”管理服务体系,做到重大节日必访、重大疾病必访、重大变故必访、家庭困难必访、思想波动必访等“五必访”,关心退役军人家庭、生活及思想动态,及时给予个性化帮扶。这项创新举措切实提升了军人退役后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提高了政务服务效率和办事满意度。
“赋能”计划促进就业
为退役军人提供更加精准更加个性化的服务,真正让他们受到社会尊崇、无缝接轨融入社会生活,保证退役不褪色。
2019年,台州以全心全意服务退役军人实现高质量就业为宗旨,紧密结合台州“七大千亿级产业”人才需求和退役军人就业需求,全面实施“赋能”计划,将扶持着力点从“经济补偿”转为“能力提升”。
在全省率先成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学院,大力实施“台州市退役军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和“台州市退役军人学历提升计划”。以就业创业需求为导向,构建“1+X”培训联盟,学院实行开放办学模式,按照“政府指导、市场运作”原则,依托市内外高校院所、企业及社会各界力量,达到整合教学资源、就业资源和师资资源的效果,打造台州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学院+高校院所、培训机构、本地优质企业,且通过标准化、规范化考核评估确定就业创业培训基地和教学实践基地,健全“一体两翼”的退役军人教育培训体系。首批确定台州学院、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台州广播电视大学等6家就业创业培训基地,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等18家教学实践基地以及特聘6名学院客座教授。
以综合素质培养为重点,实行“优学优荐”政策,通过分析退役军人角色转化所需、用人单位技能必需,开展“订单式、模块化”职业技能培训,采用半军事化管理,针对自主就业、自主创业的退役军人以及复员的军转干部、转业士官分别推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培训、基地教学实践、园区现场考察等多类课程,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学院首批50名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班学员,在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为期20天左右的学习。参加培训并通过结业考核的,学院颁发相应的技能证书,并通过就业导师开展“一对一”帮扶,建立科学的职业发展规划,帮助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实现成长提升。同时优先向用工单位推荐就业,确保充分就业。
服务社会贡献力量
民拥军,军爱民。立足国防服务社会,一直以来,驻台州各部队发挥自身优势,勇挑重担,着力推动国防建设和社会经济的良性互动、同步发展,为台州城市发展贡献着重要力量。
台州边防支队推进“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办证改革,推行异地跨省办证、24小时网上预约服务,建立渔港警务室,打造了码头“5分钟办证圈”,深化温岭石塘边防所渔船民综合管理服务中心试点建设,共成功调解海事纠纷200余起,化解率达100%,为渔民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
台州消防救援支队优化审批服务,实现政务服务网“五星”全网办,推出9项执法服务措施。台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先后推出50余项惠民举措,开通绿色通道百余次,社会满意度始终排在台州各行政单位前列。驻台某部队积极发挥航空兵部队优势,常年为地方义务提供气象、通讯、导航服务,每年出动护渔、护航任务千余架次。
传承和发扬大陈岛垦荒精神,积极参与慈善募捐、无偿献血、义务劳动、学生军训、学校监考等公益活动,部队官兵利用学雷锋纪念日、全国助残纪念日和在外驻训等时机,广泛开展帮扶困难、助学兴教、医疗扶持等活动。2016年以来,驻地部队资助困难学生28人,义务献血1689人次。
军民同心、军地合力,除了共同打赢疫情防控战,驻台各部队与地方建立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共同打造“平安台州”,在抢险救灾、“多城同创”、“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武警台州支队、台州边防支队、台州消防救援支队等单位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做好 G20杭州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安保工作。海警一支队全力做好海上维权执法中心工作,办结治安案件126起,出警315起,救助渔船民56人。2018年先后破获“5·29”特大海上走私案和“6·1”新中国成立以来海上最大走私毒品案。台州消防救援支队年均接处警1万余次,出动警力11万人次、车辆2.3万车次,抢救和疏散群众2836人,抢救财产价值数亿元。
在2019年抗击台风“利奇马”工作中,各部队和民兵队伍累计出动166支应急救援力量共17248人次,出动冲锋舟、橡皮艇和车辆1595台次,搬运救灾物资619.2吨,清淤30726吨,抢救转移地方被困群众8170余人,协助地方进行电力抢修17条。
来源: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