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明太祖、康熙,这三位算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可这三个人都在同一个问题上,搞的焦头烂额,不知所措。那到底是什么问题困扰着他们呢?立储问题,三个人都在立储问题犹豫不定,给后世埋下隐患,以致于他们死后,后代不得善终。如果他们看到这一幕,不知作何感想!
李世民算是中国历史少有的帝王,文武全才,雄才大略,把唐朝带入“贞观盛世”,堪称帝王的典范。但就是这样一位看似伟大的皇帝,也没有解决好太子问题。李世民早年立长子李承乾为太子,后发现李承乾不合适,废掉,打算立李泰为太子!然,由于李承乾举报,李泰也没当上太子。没办法,只好立长孙皇后的第三个儿子李治为太子,以便得到长孙无忌的支持。
可李治相比其他几个皇子,更加仁弱,更本斗不过长孙无忌,这也是长孙无忌坚持要立李治为太子的原因之一。李治继位后,大事悉数由长孙无忌决定,长孙无忌借机铲除异己,杀害李唐皇族。吴王李恪被他借机杀害,蜀王李愔被流放,江夏王李道宗被流放,还有荆王李元景。
本来李治和武则天联手干掉了长孙无忌,李唐宗室可以得到暂时保全,谁知,武则天比长孙无忌更狠。经过武则天的一番血洗,李唐宗室,所剩无几。哎,这都是谁之错?是李治吗?不是,他的性格就是这样,李世民也知道!怪就怪李世民自己,没有解决好立储问题!
同样的问题也出在明太祖身上!明太祖朱元璋,一个平民老百姓当上皇帝,还是农民的思想,立嫡立长,立长子朱标为太子,不幸的是朱标早夭。按说,应该在其他儿子里再选,可他偏偏要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允炆性格仁弱,不堪大任!而相比之下,燕王朱棣却是帝王之才!朱元璋也曾打算立朱棣为太子,只因大臣反对!理由嘛,还是立嫡立长!这可好,朱元璋死后,朱棣起兵,叔侄相残。朱元璋要是泉下有知···
康熙皇帝一生除鳌拜,平三藩,定蒙古,收台湾,斗沙俄,文治武功,千古少有。常人看来,这样一位皇帝可算英明了!可是,他同样没解决好太子的问题,两立两废太子,激起了其他皇子的野心,出现“九子夺嫡”的一幕。几个儿子明争暗斗,搞得康熙心力交瘁!最终,经过角逐,雍正胜出!雍正继位后,除老十三允祥外,其他的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圈禁的圈禁,善终的少啊!
皇帝越是贤明,越是解决不好身后事,难道这是摆脱不了定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