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达:印度别把“战场”搞错了

9月2日,印度政府宣布禁止118款中国手机应用程序在印度使用,理由是“上述应用程序秘密收集和转移用户个人信息,威胁印度的主权和国家安全”。这并非印度第一次采取类似措施,而是印度6月以来一系列经贸保护主义措施的最新一波。尽管印度以国家安全等等说辞作为上述政策的借口,但不难看出,真正原因是6月15日中印边防部队在加勒万河谷地区发生肢体冲突以及此后延续至今的边境地区紧张局势。印度一方面在边境动作不断,另一方面借国内“反华”情绪大搞经贸保护主义措施,而考虑到印度近期的严峻疫情形势和经济表现,这一操作显然是“南辕北辙”,不得要领。

从封禁中国手机应用程序到各种形式限制中国企业参与印度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印度背后主要的考虑是追求“绝对安全”和用 “国货”替代“中国造”,但这种“温室里养花”的思维显然不利于印度自身产业发展。

首先,直接推高印度企业采购成本,进而推高印度民众的生活成本。以印度审查从中国进口电气设备为例,印度长期以来大量进口中国电气设备用于国内的发电和输电业务,其在2018/2019年度进口额高达2100亿印度卢比(28.1亿美元)。鉴于中方电气设备质优价廉,采用中方设备的印度发电厂和配电公司得以向印度消费者提供负担得起的廉价电力供应。未来,印度电力行业若因为政府许可程序问题无法进口中国电气设备,印度自身暂时又不具备足够生产能力,只能转向价格昂贵的日本和欧洲同类产品,显然会提高印度发电成本,最终影响终端每一个印度国民的切身利益。

其次,削弱印度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改革开放和加入世贸组织等经验显示,不惧产业竞争才是培育优势产业,进而实现国家竞争力整体提升的正确道路。印度却始终倾向“温室里养花”,既不愿开放国内市场,也不敢在区域乃至全球范围参与竞争。例如,笔者曾经多次去印度调研,发现迄今印度仍然存在海量的夫妻店杂货铺,现代化的国际物流和零售企业在印经营面临一系列挑战。再如,印度政府在2019年11月决定暂不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此举短期内虽然有助于避免印度产业受到来自新西兰等国的奶制品、来自中国的工业制成品等冲击,但从长期看将削弱印度国内经济改革动力,不利于印度提升整体经济竞争力。

第三,削弱国际市场对印度的信心。印度拒不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已被国际市场视为印度经济更趋内向和保守的标志,印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再度受阻。此外,印度6月以来瞄准中国企业和资本进行的一系列限制措施也重挫其市场形象。人们不禁会想,印度今天能够单方面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对中国企业和资本施加各种限制和歧视,那么未来同样能以这一借口对其他国家推行歧视性待遇。

近期印度公布了第二季度经济数据,相比去年同期GDP创纪录地缩水23.9%,预计今年将是1980年以来印度首个全面经济缩水年。同时,印度已成全球疫情蔓延速度最快的国家。在此情势下,印度更应该找准真正的“战场”,聚精会神发展经济和优势产业,一心一意为民众谋福祉。而且,如何处理好与包括中国在内的邻国关系,将直接关乎印度能否实现“有声有色的大国梦”。为此,真心劝印度一句,别把“战场”搞错了。(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所副所长)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311 字。

转载请注明: 王世达:印度别把“战场”搞错了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