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回天治理论坛“回天有我、战疫同心”举行

人民网北京7月19日电(董兆瑞)7月18日,回天治理论坛第五期——“回天有我 战疫同心”在回天地区龙泽园街道举行,持续落实“回天治理论坛回天办”的理念。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牵头联办,来自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社区、社会组织的领导、专家以及一线社区防疫实践者齐聚一堂,本着更好总结防疫经验和治理实践,深化丰富“回天有我”的共同目的,探讨多方参与社区治理的长效机制,推动共创健康美丽家园、和谐活力社区。

第五届回天治理论坛“回天有我、战疫同心”举行

整合社区多方力量,共建社区健康协同治理网络

龙泽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伊然就党委领导多方参与社区防疫的工作经验进行了总结与展望。龙泽苑社区居委会成员只有8人,负责了2005户、5700多人的疫情防控与检查工作。疫情期间办理出入证7700张、登记返京人口3638人,每天查验出入证2300多人次,五一当天登记访客超过700人,同时照顾十几个孤寡老人、几十个高龄家庭的生活保障,为几百个隔离户代买代购取送快递扔垃圾。连续170多天坚守奋战,“回天有我”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不断丰富和深化,体现出“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居民共治”基层治理典范。她把经验总结为:严防死守,党员干部冲在前,当好社区“守门员”;用心服务,两委成员做奉献,当好居民“服务员”群防群控,多方力量齐上阵,当好社区“安全员”以民为本,居民主体显身手,当好治理“绣花”员等四个方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刘佳燕进行了题为“疫情背景下的社区防疫与健康营造”的主旨演讲,她提出,疫情背景下社区已成为重要防控阵地,探索和推进应对重大疫情的社区防疫规划与治理体系建设,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中国当前的社区防控工作,更是提升社区应对重大危机的韧性,促进社区治理能力和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保障。然而如今社区在社区规划、防控行动以及治理体系层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基于此,刘教授提出了建设社区共同体与公民意识培育、共建良序社会,重视和完善基于社区生活圈的防疫体系规划建设,以健康社会为核心理念、以社区赋能为根本的“全民健康”和“健康城市”策略,依托智慧社区强化风险预警和精准服务功能,整合社区多方力量,共建社区健康协同治理网络等五点发展建议。

美国佩斯大学教授陈社英的发言题目为“美国及西方疫情防控与社会治理观察”,她以比较的视角分析了中美两国疫情防控与社会治理的“问题”,包括病毒检测与疫情数据的科技问题、信息透明与舆论监督的社会问题、民众反应、社会/社区应对与政府管理问题、民主/分立/与行政当局的领导力问题以及国内经济与国际政治问题等,并指出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国情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无论是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危机还是实现共同富裕,都必须彻底搞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内涵。从而更好地取长补短,按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路处理复杂的国际关系。

北京金葵花便民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郁以他历时72小时购买150万只口罩的亲身经历,分享了他对于疫情时期的企业责任与转型的思考,他提出民营经济企业应当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工作和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最新政策精神,坚持稳中求进,谋划创新发展。

北京联合大学首都法治研究中心杨积堂教授分享了他对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社区治理”的研究,首先他以霍家营社区为例,将其疫情防控经验总结为在党建引领之下,党员先行、群众参与、迅速响应、五方共建、广泛宣传、暖心关怀、共建共治,其次他总结了社区治理的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广大居民积极参与配合、社区党委居委会社工成为主力军、社会单位有效融入、物业企业探索转型等5方面的固化经验,提出对街道社区社会动员体系、社会动员能力、“五社联动”社区治理共同体、社区现代治理体系等方面的重构思考。

社会治理需坚持理性立场,增强责任意识

仁爱社工事务所联合创始人王晓菲介绍了专业社会组织在疫情防控当中的经验、难点和对策。她指出,专业社会组织在解决疫情中社区人员配备不足这一问题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本次疫情中,仁爱社工事务所通过参与社区执勤、心理志愿者值班等工作,总结提出,社会组织疫情防控的三个有效路径,包括紧跟时代主题、提升社区品质,发展楼门文化、精细社区管理,培育内生组织、激发社区活力等。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张成岗教授对于后疫情时代的未来趋势和社会治理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预测。他指出,未来国内风险社会将成为新常态,这无论对风险管理与治理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国际方面由于群体流动全球化、病毒流动政治化以及时空流动媒介化等趋势社会治理也面临着极强的不确定性。因此,后疫情时代社会治理必须坚持理性立场,与风险共生并强化责任为核心的合作式治理,形成整合性治理结构从而应对变化。

昌平区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考试中心李光磊介绍了疫情当中昌平区应急管理局在社区战“疫”当中面临的困难和发挥的作用,以及由此获得的启发。他指出,疫情保障同社区防疫密不可分,而为使应急资源及时到位、并发挥作用,管理局应当充分发挥其在上级政府和社区之间的纽带作用。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郑路副教授从社会网络视角对本次疫情治理进行了探讨。他指出,社会网络是传播病毒的主要工具,而这使得人类必然成为“命运共同体”。基于朋友悖论、网络韧性等理论,她认为发挥社会网络自组织能力是提升隔离、免疫和预警成效的有效途径。

北京市经信局大数据建设处赵琰昉副处长汇报了北京市疫情防控背后的大数据治理及应用,包括数据资源的汇聚和汇通,多源数据如何实现聚合、汇用,以及大数据向社区下沉——回天地区城市大脑建设的总体思路。

结合疫情防控要求,本次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论坛共分为2个阶段,共有10位发言嘉宾、4位评议嘉宾,国外嘉宾通过视频连线,街道、社区以及相关部门、高校人员采用腾讯会议方式观看。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350 字。

转载请注明: 第五届回天治理论坛“回天有我、战疫同心”举行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