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潮汕“资本教父”如今四面楚歌

中国经济周刊-金台资本组 记者 邹松霖

半年多来,潮汕资本大佬刘绍喜控制的“宜华系”麻烦缠身。

去年下半年刘绍喜被深交所通报批评,“宜华系”密集退出多家旗下企业,一笔公司债以场外方式进行回售兑付。今年母子公司债券评级被连续下调,子公司债券两次因暴跌被临时停牌,两家重要上市子公司均巨亏,其中一家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并ST。

业内人士分析,众多迹象表明“宜华系”资金链紧张已久。

5月6日,宜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宜华集团”)债券实质违约,而这可能只是危机的开端。

昔日潮汕“资本教父”如今四面楚歌

宜华集团大股东刘绍喜

1

宜华集团由刘绍喜家族控制。刘绍喜持股80%,为宜华集团第一大股东。刘绍喜大儿子刘壮青持股10%并担任宜华健康总经理,另10%股权由弟弟刘绍生持有。刘绍喜二儿子、妹妹和妹夫均在集团担任高管。

2019年胡润百富榜中,刘绍喜家族以75亿元财富位列第531位。

潮汕地区一直流传着刘绍喜以800元创业资金起步,由家庭式木作工棚开始,越做越大的故事。他创办的宜华木业(宜华生活的前身)后来成为潮汕第一家年产值过百亿的民营企业,2004年上市后市值一度突破340亿元。

据《华夏时报》报道,刘绍喜在资本市场向来长袖善舞。宜华木业率先上市后,潮汕地区许多企业要上市苦于无资源和门路,都得找刘家指点迷津。宜华集团号称“战略投资120多家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拥有200多家国内企业和境外办事机构”,当地称刘绍喜为“资本教父”并不为过。

2016年深陷危局的贾跃亭在微博上感谢长江商学院同学出资投资乐视时,点名感谢了刘绍喜,侧面印证了刘绍喜在政界和商界的交友甚广。

如今宜华集团已自顾不暇。

从2015年起,两家宜华系的上市公司——宜华生活和宜华健康均频繁并购实现业务转型,其中宜华生活以18亿元收购了新加坡华达利,并广泛布局互联网+泛家居业务,宜华健康则置出地产业务,通过并购众安康、亲和源以及20多家医院成为大型医疗集团。

但这两家上市公司的转型似乎并不成功。

宜华生活2019年营收52.44亿元,同比下滑29.15%;归母公司净利润-1.85亿元,同比下滑147.92%。宜华生活给出的亏损理由是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北美市场客户订单减少。2019年宜华健康亏损15.54亿元,其中商誉减值高达14.56亿元。

2

5月6日下午,上海清算所披露公告,因截至付息日未能足额兑付中期票据利息,宜华集团构成实际违约。该中期票据于2017年5月2日发行,发行期限5年,年应付利息6500万元。

就在此前4月23日,宜华集团未按时支付2020年10月到期的美元票据利息,但因该票据有30天付息宽限期,尚未构成违约。

受此影响,中诚信国际将宜华集团主体评级由A下调至C,相关债项信用等级由A下调至CC。穆迪和标普先后下调宜华集团主体和债项评级,随后由于信息不足,两家均表示将撤销宜华集团的所有评级。

宜华集团的流动性问题早有预兆。

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宜华集团总资产559.54亿,持有货币资金32.63亿。总债务328.89亿,其中73%以上均为流动负债。

宜华集团无实体业务经营,利润依赖子公司分红等投资收益。其中,家居、医疗板块核心平台分别为上市公司宜华生活、宜华健康,宜华集团持有这两家上市公司各37.04%、29.02%股权。

而宜华集团持股大部分处于冻结或质押状态,再融资能力明显承压。宜华集团持有宜华生活的股权已冻结超6成,持有宜华健康的股份也被冻结过半。

6500万利息尚无法支付的情况下,2020年内集团和子公司境内外还有约70亿债券到期,其中7月将有28亿集中到期,兑付压力巨大。

3

除了亏损和债务压力以外,宜华系公司还有更多问题值得重视。

宜华生活财务数据呈现出的“存贷双高”早已引起市场关注。

2017年至2019年三季度,公司货币资金分别为42.29亿元、33.89亿元和26.64亿元,分别占当年总资产的25.32%、19%和16%。手头有可动用现金的情况下,宜华生活的长期有息负债维持在高位且不断增长,2019年三季度末已达64.45亿元。

与此同时,货币资金相关收益率明显偏低,2018年理财收益0元,利息收入3022.85万元,利息收入/现金仅为0.89%。

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同样高存高贷的康得新和康美。

盈利和股价的关系同样反映了市场的态度。

宜华生活盈利在2017年,净利润达到7.48亿元,但是其股价从2015年以来一路走低,并未随着2015年-2017年的盈利不断增长而增长,这大概与其市场对其业绩真实性质疑有关。

后续发展证明市场的担忧不无道理。

2019年12月和2020年2月,宜华生活两度更换会计师事务所。4月24日宜华生活收到中国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遭到立案调查。如因立案调查事项被证监会予以行政处罚,且依据行政处罚决定认定的事实触及退市规定,公司股票将面临因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风险。

4月29日晚,宜华生活2019年年报发布,因在会计师审计过程中,其获取的证据发现公司与货币资金相关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会计师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尽管公告中未详细说明信息披露违规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具体指什么,但从年报科目的异常变动可以看出端倪。

2019年年报中,宜华生活的货币资金较期初大幅减少88%至4.05亿元,公司预付款项余额较期初大幅增长271.26%,且主要为1年以内账款。

因此,4月29日深夜,上交所火速下发问询函,直指宜华生活2019年货币资金、预付款项余额及债券偿付风险等问题,请会计师核查货币资金等会计科目的信息披露是否真实、准确,公司前期信息披露是否存在应当更正或补充之处。

4月30日,公司股票停牌一天,并自5月6日实施风险警示,A股股票简称由“宜华生活”变成“*ST宜生”。

4

宜华健康同样处于艰难境地。

自2015年起由地产行业完全转向医疗养老产业后,宜华健康溢价并购了10余家医疗类公司,也堆积了高达19.27亿元巨额商誉。

收购标的在承诺期过后业绩开始变脸,连续并购带来的诸多后遗症爆发,2019年宜华健康商誉减值14.56亿,导致巨额亏损。

宜华健康也上演了临阵更换会计师的戏码。

3月12日晚间宜华健康公告称将变更会计师事务所。深交所第二天下发关注函,要求宜华健康独立董事、中审众环就此事进行核查和说明。

深交所的“特别关心”可能和前期广东证监局对宜华健康进行的现场检查有关。

依据检查结果,广东证监局1月6日发出4份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其中3份监管警示函系向宜华健康、实际控制人、董事、高管、股东出具,指出的上述各方存在的问题中均包含未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一项。

另一份监管警示函则针对中审众环在宜华健康2018年度审计工作中,存在的函证程序执行不到位、存货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项目截止性测试程序执行不到位等3方面问题。

5月11日晚间,宜华健康公告,宜华集团拟向证券机构设立的纾困基金,通过大宗交易方式转让公司股份不超438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5%),缓解其资金压力及降低质押率。

这似乎是宜华系迈出自救的一步。

当债务压顶、货币资金不翼而飞、两家上市公司严重亏损、可能面临巨额行政处罚并退市,宜华系要想走出泥潭,可谓艰难。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944 字。

转载请注明: 昔日潮汕“资本教父”如今四面楚歌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