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于五一,不推荐任何票,只是思考记录,纯属瞎分析。这是文档版,手稿在最后。
科技的估值首先是和所处的时期有关。大致是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
国内的大部分企业处于初创期,而美国则是大部分处于成熟期,相对估值差异非常大,估值方式也不一样。而且即使是同处于初创期的企业,国内的企业拥有更高的确定性——国产替代,所以,即使是同期的初创企业,a股也要享受更高的溢价。
更细致来说:
美国在最初的时候,对与初创企业更多的也是采用ps,市场空间法等等估值,也是给与初创科技股以非常高的估值。以微软来看,即使成为巨头之后,最高pe仍达90 。而且这还是在美国这种充分竞争的市场下,初创企业往往面对着激烈的竞争环境,有着较高的不确定性。
对于a股的初创企业,多数是行业内的核心或者头部企业。因而应该给予更高的确定性溢价,稀缺性溢价,以及高增长预期溢价。
所以,a股科技,特别是科创板科技相对估值方面应高于美股同期科技企业。
但是,处于成长期/初创期的企业,估值不应大幅/长期高于成熟期的估值,否则就是泡沫。
所以对于卓胜微、沪硅而言,估值难以大幅提高,因为美股中有成熟的企业估值压制。
多角度来看,无论是从技术,营收,利润等方面,卓胜微的估值不应超过skyworks,qorvo;沪硅不应超过sumco,ag,环球晶圆。
目前来看,沪硅是贵了,以美股的成熟企业为锚,美股把sumco,ag均是以化工企业,周期性企业进行定位和估值。非常合理。从世界来看,各大厂家所占据份额稳定,并且营收利润呈周期性变化,并且是重资产企业,无法给与高溢价的。
按照沪硅产能的释放,以及国产替代的进程来看,在乐观的情况下,2-3年后,沪硅理论上可以达到ag,sumco的市场份额,那吃下的份额,绝大部分是来源于这几家和一些晶圆市场的增量。而且这是一个确定性较高的历程。相对于本行业而言,沪硅向上,其他向下。所以即使在同样的份额之下,沪硅的估值应远高于sumco。
再横向对比科创里面其他的半导体材料公司,沪硅的估值并不算贵,甚至可以说便宜。
综上,沪硅贵,但是并不是特别贵。
以上均是瞎想,需要一些验证:如果有朋友知道:在同一市场下,同一行业内,占据低份额的企业市值高于高份额企业的市值,麻烦告知一下。我研究研究,看看是否与沪硅所处的情况是否类似。以佐证我的推测。
五一瞎想之二:近期的策略
首先明确:拐点难寻,这是几个月的发掘,不得不面对的事实。2020的情况与2019差异十分巨大。
那超额收益的策略呢?
1.寻找产能提升的企业(弱拐点)
①需要特别关注IPO,特别是科创板,创业板的IPO
说到这,得tm反思一下。最近看了那么多招股书,为什么tm的不去研究研究光云??!!
②关注产能即将释放的企业,如去年的ydm。mskj,jfkj。
这需要统计大量企业的产能,产能利用率,募资建厂的进度,工作量十分巨大,可能需要招募团队。如果有朋友知道,如何能够在choice,wind里面进行快速筛选产能数据,麻烦告知,能够节省大量工作量。十分感谢!!!
2.寻找业绩激励/承诺的企业:如业绩承诺有较大提升,比如去年的亚光,年初的得润。
这个工作量也是十分巨大,具体如何操作还得想想。
同样如果有朋友知道,如何能够在choice,wind里面进行快速筛选业绩承诺,激励的企业,麻烦告知,能够节省大量工作量。十分感谢!!!
3.等待政策/突发事件/需求突变型机会
如信创,2019的tws,可能还有国六
2020.05.05更新:
中芯的回归,是改变科创板估值的一次回归,一旦中芯回归,a股所有科技股的锚定就是中芯,而美股成熟企业的估值压制会成为一个若因素。中芯的回归,承担的是风向标的作用,zz任务,募资作用,绝对会成为半导体里面航母级企业。如果中芯能够获得超高溢价,比如市值达到5000亿以上,那么所有的a股科技股的空间就打开了。
附图为手稿,当时怕思路随风消去,快速记录,字迹潦草,不忍直视……
/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