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4年
楼市遇冷,渠道部萌芽阶段
2015年和2016年
楼市上扬,渠道部成了“鸡肋”,可有可无;
2017年初
楼市遇冷,渠道终于被领导重视,可惜不知道怎么玩;
2017年中到年末
楼市更冷,渠道的表现不尽人意,领导又陷入疑虑,只能强压指标;
2018年初
领导貌似对渠道寄予厚望,但依然给不了你任何建议……
那是因为——
真正懂渠道营销的人太少了,对渠道的理解过于狭隘;
公司的体制不完全支持灵活的渠道动作;
渠道的动作还停留在“派单电call竞品拦截”
渠道思维没有与时俱进
一.渠道概述
1.何为渠道:
就是找到并挖掘出意向客户的部门——营销总手上 大小王之一
2.渠道工作的基本逻辑:
在一定的市场热度下(策划相关)
通过适当的手段(渠道战术)
挖掘出精准客户(项目价值点说辞)
引导至案场(带访说辞)
促成成交(销售相关)
形象的比喻:
在黎巴嫩有一种捕鱼方法,叫做“炸药捕鱼”,就是把炸药扔到湖里,引爆之后,成千上万的鱼受到惊吓后,跳到船上来或者渔网里。
这就是最形象的逻辑分工:
策划负责“炸湖”
渠道负责“捞鱼”
销售负责“宰杀”
少了任何一个环节,捕鱼都会很费劲
分工的意义在于专注,专注,才能更加专业
3.渠道基本编制:
区域渠道负责人-单项目渠道经理-渠道主管-渠道专员(非编+正编)
两种模型:
A.设立在项目的渠道团队
优势:更好地紧跟项目节点,跟销售策划团队配合更加紧密
缺点:渠道动作偏浮躁,存在内耗,人员变动频繁,不利于培养人才
适合设立在销售难度较高的二三线城市,环沪-环深-环京
B.设立在平台的渠道团队
优势:获取的支持力度更大,渠道动作大局观较好,渠道资源利用效率较高
缺点:难以紧跟项目节点,跟项目上的团队基本没有配合,转化率不高
适合北京上海杭州等销售难度较小的大城市,项目单独养一个渠道团队,开销较大
4.渠道生存的土壤
第一、公司自上而下的重视(保证渠道的生存环境);
第二、灵活快速的补给线(保证渠道人员的积极性);详解,大多数公司的渠道团队死于此
第三、管控制度(保证渠道工作的高效和方向);
第四、激励制度(根据贡献值,注意销售团队跟渠道团队的利益平衡)
5.渠道的两种主流模式
融创/龙湖/碧桂园模式详解
1.以人为本:
特征:“人才”是核心竞争力,体系不重要。可以获取高收入是一大特点
以融创、碧桂园等公司的渠道团队为代表,人海战术,疯狂招聘,形形色色各种人都有,通过战绩淘汰进行区分,高佣金高奖金高提点,渠道人员收入差距可以无限大。
大浪淘沙之后,每个项目都会剩几个“国宝级”渠道,收入高的可怕,一般挖不走。一旦挖走,项目损失惨重,离职人员普遍被高职或者情怀挖走。
评价:
在这种体制下,新人较难适应,人员流动性极高,稳定下来的渠道人员普遍具备一定的生存技能,且收入较高,晋升极快。
成交为唯一导向,渠道的成绩要的是短期且看得见的成交,因此“唯利是图”“挂单现象”层出不穷,案场内耗较为严重。
需要注意的就是员工普遍企业归属感较弱,对于金钱十分敏感,发的少+发的慢,是致命的。
所以在这文化之下,制度上的改革意义都不大,一切都是以人为本,做好薪酬体系的调研,确保行业领先的薪酬,发放及时,则渠道稳固发展。
拿融创来举例:
项目上渠道一般设置3个渠道团队,由3名渠道经理来负责(一般不设中介分销组,融创比较对自己团队更自信)
渠道内部设三级制:经理-主管-专员
一般渠道经理(参考年薪50w-80w)下辖3名渠道主管(参考年薪30-40w),每名渠道主管下辖5-10名渠道专员(参考年薪10-15w)。
为什么是5-10名一个区间范围?
一方面,成绩优异的渠道主管,公司会给较多的编制,成绩较差的渠道主管,专员会被制度给淘汰掉;
另一方面,案场灵活设置区间,在案场需要大量客储的时候,则要求渠道团队大量招聘,反之,则设置较高的淘汰机制来控制人员成本。
-----渠道主管1名A------渠道专员5-10名
渠道经理 -----渠道主管1名B------渠道专员5-10名
-----渠道主管1名C------渠道专员5-10名
渠道经理的职能就是:根据项目节点、客户地图进行统筹指挥
灵活指挥三个小组的工作职能:
比如项目前期需要项目大量曝光,则安排主管A以及主管B同时带组进行巡展工作,主管C擅长资源圈层,则负责精准拓客;
到了项目中期需要集中冲刺开盘蓄客,则安排小组A进行竞品拦截,小组B负责电call,小组C负责大单团购。如果小组B内部有人不适合电call,则会跟小组A进行人员互换,用于忠于一个职能(专注才能确保主管的关注点放在一条线上,才能快速出成果)
渠道主管的职责就是:根据所分配的条线工作进行深耕
比如被安排到巡展的任务,则去踩点各大小区以及商场,寻找最合适的展点,组织展点说辞以及制定指标;电call,搜寻高质量话单,组织小组内部进行说辞考核演练;大客户,搜寻项目附近的重点资源,进行点对点传播....
最后强调一点,这种狼性文化的背景下,最令人着迷的地方在于:英雄主义。整个公司自上而下对于有突出业绩的员工是极为尊重的,甚至是崇拜,这对于优秀人才的心理满足是一种极大的附加值。
2.以体系为本
特征:“制度”才是核心竞争力,人才不那么重要。情怀是一大特点
以龙湖、仁恒等公司的渠道团队为代表,顺口溜:“尖刀、二炮、大客户”。管理层根据节点频繁调整渠道制度来管理。
龙湖:人员一般以在校大学生为主,打鸡血,洗企业文化,战斗力不俗。成交没有佣金,以奖金的形式发放,收入普遍不高(因为体制是核心竞争力)
仁恒:核心是大客户团队,老业主老带新为主的渠道体制。离开谁都无所谓,离职人员普遍因为没有成就感或者收入而离职。
评价:
在这种体制下,新人较容易适应,员工具备较强的企业归属感,所以尽管收入不高,但是人员流动性较低。
成交+过程双向导向,渠道跟销售部、策划部等其他部门的配合度很高,为了项目的奖金池,渠道可以阶段性放弃“看的见的成果”,为项目去做推广。
需要注意的是,很难留住能力较强的员工,因为收入差距拉不大,且最重要的是,个人成就感较弱。
拿龙湖来举例:
渠道团队由渠道经理(参考年薪50w),渠道主管(参考年薪30w),部分全职的渠道专员(参考年薪10-15w)以及大多数的兼职大学生(80-150元一天)构成。
项目上一般分为四大模块:
二炮(一般由15-30人的兼职大学生组成的电call中心,有专业的呼叫设备以及固定的办公场所);
尖刀(10-15人的兼职大学生组成的巡展团队,外展点安放);
大客户(全职渠道专员加部分兼职大学生,负责组织大客户活动,较为初级)
偶尔会有中介对接组,每个模块有个渠道专员来带领大学生来工作,专员负责招聘、培训大学生,主管负责统筹这几条线,渠道经理一般负责多项目的渠道团队。
渠道人员的成交,无佣金,只有在项目开盘业绩出色的情况下有开盘奖金,金额由项目销售经理来制定。
------渠道专员(二炮组)
渠道经理-----渠道主管 ------渠道专员(尖刀组)
------渠道专员(大客户)
二、渠道战术详解
1.基本战术
房地产渠道的手法无外乎就8种:派单、电话邀约、渠道公司合作、中介分销、外展点、资源合作、竞品拦截和老带新。
8种渠道战术详解
所以市面上的90%的渠道负责人,接手一个项目的时候,大都不问三七二十一,8种武器统统用上,自以为就掌握了渠道的核心要义。
其实,以上全错
在周星驰电影《国产凌凌漆》里面,他委托罗家英帮他设计一款“终极武器”,以对抗邪恶的文物贩子。
战斗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罗家英匆匆赶到,掏出秘器。
这串是啥,简称杀猪刀辣椒水石灰粉电击棒蒙汗药农药敌敌畏。8大武器混合在一起,请问你怕不怕。
反派哈哈大笑,那显然是不怕了。
反派当时穿了一套刀枪不入的铠甲。
反派最怕的是什么。是周星星手里那把无坚不摧的屠龙刀。
朋友们,学问之道,分为“体,用,术”。
在地产这个营销领域里面,一个项目渠道的成败,战略决定90%,战术只占10%。
对于周星星来说,他唯一可以对反派进行杀伤的,只有手里这把“屠龙刀”。
屠龙刀是战略核心,所有的战术,都应该围绕着屠龙刀展开。
然后周星星还会“凌波微步”,他闪闪闪,在枪林弹雨中,硬是没有被打到。最后欺进身去。
这个“凌波微步”,是配合的身法。但靠轻功,打不死反派。
轻功是辅助“屠龙刀”的。君佐臣辅之道。
而辣椒水胡椒粉之类的,只能起到非常轻微的作用。对于整个体系来说,可有可无。彻底的边缘外围。
渠道的战略,最根本最核心的是什么?找出目标客户!
因此,真正的营销高手,懂得合理地根据项目的客群特点,为项目选择最核心的渠道战略,然后投入几乎全部的资源以及精力(详解),放弃其他一切边缘外围的渠道动作,免去无谓的烧钱。
1.地缘性项目战术选择(详解)
狮山御园社区拓客方案,企事业单位,商超CD派发方案,电影院拓客方案,大客户活动
2.新城项目战术选择(详解)
壹号院亚洲之夜策划案,快递包裹方案
3.异地项目战术选择(详解)
中介+社群营销
这样才能产生,优秀的成交占比,令人惊艳的费效,以及,自上而下的赞誉,良性循环,大事可成!
2.特殊战术
地税局的拓客案例
社区拓客案例
团购案例
唐安蔚唐总曾举过个例子:
苏州某 40 年酒店式公寓项目,为了实现快速销售,渠道部通过拓客地图和成交数据发现,往返上海和苏州的商旅人士会成为项目的重要购买人群,因此,他们找到上海某商旅网站,达成了如下方面的合作:
1. 该网站和开发商签署战略同盟,为项目的部分 40 年产权产品提供酒店管理服务;
2. 该网站必须开启后台数据库,将经常往返于上海到苏州、北京到苏州的商旅客户筛选出来,向此类客户发送项目信息,提供“专属购房优惠卡”,并且在PC端、移动端发布关于项目投资的广告。
3. 该网站全国所有实体酒店为项目提供免费宣传平台。
此合作开启后,一度难以销售的 40 年酒店式公寓吸引了上百名外地投资客来访,成交率达到 60%以上。
这也是一次四两拨千斤的重要案例,试想一下,如果项目为了找到上海客户,就算是向上海投入 2000 人都不够,但是运用了线上的拓客模式,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总结语
新的时代下,国家管控暂时没有放松的迹象,过去爆发式的销售一去不复返,接下来就是行业里人员进行大洗牌阶段,比拼营销真功夫。
那些一成不变的东西终将逝去,一成不变的人也终将淹没在时代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