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600只私募基金遭清盘

私募基金已迈入17万亿元时代,但在行业繁荣发展的背后,是愈演愈烈的马太效应。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今年以来已有超600只证券类私募基金遭遇清盘,其中八成产品提前清算,而绝大部分提前清算的产品来自于5亿元管理规模以下的私募管理人。

提前清盘基金占八成

春节长假后市场的快速调整,让不少私募产品净值遭遇重挫,提前清盘基金的数量也明显增多。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今年以来已有616只证券类私募基金遭遇清盘,其中高达516只基金为提前清算,提前清算产品的占比高达83.77%。

值得注意的是,5亿元规模以下的小型私募机构成为基金提前清算的“重灾区”。

据统计,在提前清算的516只私募基金中,有362只基金来自于管理规模不足5亿元的私募管理人,占比70.98%。另外,50亿元以上管理规模的私募管理人有53只产品提前清算,50亿元至100亿元、100亿元以上管理规模的私募管理人提前清算基金的数量分别为16只、37只,占比分别为3.14%、7.25%。

小私募受困于清盘线

业内人士表示,小私募在渠道面前相对弱势可能是导致其产品提前清盘的原因之一。

据悉,私募机构发行新产品时,渠道往往会要求私募机构设置预警线和清盘线。一般情况下,如果新基金的单位净值跌至0.80元以下,产品仓位需降至五成以下;如果新基金单位净值跌破0.70元,则该基金会被强制清仓止损。

“春节长假后A股市场持续调整,曾一路高歌猛进的机构重仓股遭遇重挫,大多数私募基金净值显著回调。在市场情绪最热时发行的新产品如果建仓比较快的话,很容易触及预警线和清盘线。与此同时,小私募在渠道方面前较为弱势,大部分新产品都依照渠道要求设置了清盘线。所以,在提前清盘的基金中,5亿元管理规模以下的私募管理人较多。”沪上某私募研究员直言。

北京某百亿级私募有关人士也透露,由于私募管理人数量非常多,鱼龙混杂,因此渠道在选择时颇为谨慎,对一些名气不大或没有长期业绩的小规模私募会要求其设置预警线和清盘线。不过,一些具备长期业绩、规模超过百亿元的头部私募则可以与客户、渠道沟通,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不设置该限制。

多位知情人士透露,除了渠道方面的劣势,小私募还面临品牌、运营成本等方面的困境,后续如何破局需要深入思考。

私募排排网创始人李春瑜直言,私募需靠业绩说话,产品业绩表现差不仅会导致经营困难,还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客户肯定是谁的业绩好就交给谁去管理,这是一个很理性的领域,小私募更要凭借长期业绩收获规模的增长。”   (李采)

来源:羊城晚报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067 字。

转载请注明: 逾600只私募基金遭清盘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