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京东物流成功在港交所上市。这家由电商巨头孵化的物流公司在唯一的一轮对外融资中,红杉中国是领投方之一。
2021年尚未过半,据资料显示,这已经是红杉今年收获的第13家IPO。
在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近30年的时间里,红杉始终在做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希望助力中国新经济企业的长远发展。
2005年创办红杉中国, 16年的投资生涯,沈南鹏也成了创业者最想“从他们手上拿支票”的那个人,同行会在小范围聚会中讨论红杉在关注什么,甚至有基金将跟投红杉的投资项目作为基金策略之一。
如果要总结沈南鹏成功的因素,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抓住了中国高速发展的机遇,踩对了时代的节奏;二是善于纠错,拥抱变化,有很强的“好奇心”;三是信奉合伙人文化,团队不但进取,还不断进化认知,从而有着敏锐的市场直觉。而其中,最根本的因素在于沈南鹏在“不断进化认知”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说到认知,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一书曾这样总结: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外的钱,除非靠运气。靠运气赚的钱,也迟早会因为自己的认知不足,而亏回去。
再强大的人或组织,都会有“认知盲区”,红杉是如何跨过一个又一个“盲区”的呢?
一、事和人要匹配
很早就与张涛与王兴相熟,红杉在2006、2007年先后两次投资张涛的大众点评。四年后的2010年,红杉又投资了王兴刚刚创办的“美团网”,红杉是两家公司唯一的A轮投资人。这源自沈南鹏对移动互联网的理解与把握。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看懂了“产业逻辑与脉络”的他从A轮到F轮一直投到美团上市。
在投资风格上,沈南鹏甚至整个红杉都是审慎且果断的,这种投资的敏感性是建立在大量对“人”和“事”的观察、研究上,而成功的投资,就是在合适的时机,精准把握“人”和“事”的匹配程度。这从红杉对王兴和美团的判断上就可以看得出来。
作为连续创业者,王兴在创立校内网和饭否的过程中都曾经与红杉接触过,但红杉在当时都没有选择投资,事实也证明,“社交”并不是王兴的菜。但在这个过程中,王兴给红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显露出有机会成为一名成功企业家的特质。所以,虽然没有投资,但红杉一直追踪王兴的动态,于是当他成立美团仅仅几天后,红杉就主动打电话要谈一谈,之后更是很快决定投资,且是A轮唯一的投资人,这说明当时王兴要做的“事”,在红杉眼里,和他这个“人”终于匹配上了。
二、投资不追求神机妙算,但要理性诚实
在外界看来,红杉似乎鲜有失手、投资失败或失意的案子。不过,沈南鹏曾在与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的一次对话中坦言,“红杉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也经历过一些失败,但红杉从这些失败中积累了经验和教训,变得越来越好。”
这种坦诚在投资圈是不常见的,但也印证了沈南鹏常说的、投资人和创业者都应该具备的重要品质:理性诚实(intellectual honesty)。没有一个人能永远保持认知领先,要相信组织的智慧,不断积累经验和教训,不断消除“认知盲区”。
“一个投资项目的决策,往往给投资人留的时间不多,了解创业者的时间也不多,可能只有一两周的时间。在中国这样一个高速发展、充满竞争的市场里,公司也需要在很短的时间里面完成融资。在比较短的时间里,能不能做出一个很好的判断,有时确实充满挑战。”沈南鹏后来也坦言投资工作充满不确定性。
在沈南鹏的认知中:如果A轮丢失了,那就从B轮、C轮开始;如果B轮、C轮丢失了,IPO也可以。重要的是,保持对一个行业的深度研究和观察,同时保持对这些企业家的长期关注。
可以看出,沈南鹏善于总结成功的经验或模式,并将这个经验或模式推广到“下一个投资”,本质上这是提炼出一个“可复制能力内核”的过程,如果没有看过大量的公司,你就不可能看到下一步的趋势,也就不可能把握住最有潜力的企业。
三、新长期主义
按理说,中国360行,行行都可以投资,但资本与资源为何都涌向互联网产业?普遍认为,这个行业的特点就是发酵很快,有无限可能,新兴行业比较容易产生革命性突破,而且资产很轻。此外,互联网和传统意义上的“行业”有所不同,它其实代表的是新型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一个可以同许多传统行业嫁接,加速行业变革,提升生产效率的工具。“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就在于可以帮助许多传统行业实现产业升级。现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智能甚至呈现出明显的“乘数效应”,帮助许多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甚至让一些古老的传统行业重获新生。
眼下,值得注意的一个大背景是,从移动互联网兴起,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再到如今的国产替代和国潮涌动,对创投资本的需求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巨变正在发生。对投资来说,这正需要有“长期主义”的心态了。
对于业界有人奉行的“长期主义”,沈南鹏有不一样的认知。“长期主义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很难”,沈南鹏曾向媒体讲述他的心得:其一,你要能抵御短期的诱惑,而人性往往让你去寻找短期的利益;其二,理智诚实很重要,但首先要做到诚实地去面对自己投资的成败。
换言之,没有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坚持,你不可能做到真正的“长期主义”,没有对行业脉络与逻辑有清醒的认知,你可能没有耐心坚持下去,情绪有时也会磨掉投资人的耐心。另外,有的基金期限只有七、八年,你怎么能够实践长期主义?在沈南鹏看来,如果你一直拥有头部的回报,你能够让你的LP对你有高度的信任,才能够让你去实践长期主义。
而在沈南鹏眼中,投资行业更多的“还是合作”,尤其是在财务投资人和产业投资人之间,实现“百花齐放”。相比互联网领域,沈南鹏早已看到了另一个新出口。“今天的医疗健康行业有点像20年前的PC互联网,有一批优秀企业在不同的垂直领域里崭露头角。”在沈南鹏看来,医疗领域正在出现一些爆发性的机会,但需要有耐心。
沈南鹏并不认为要通过砸钱的方法去“支持”公司,而应该变成市场上聪明的“钱”,能够在重要的节点上帮到创业公司。2011年,刚刚经历“背水一战”的新产业生物迎来了红杉中国的9600万元A轮投资。据媒体报道,彼时,双方因为一项条款未能谈拢,投资人去征求沈南鹏的意见。5分钟后,创始人饶微就接到了同意投资的电话。“沈总能够尊重创业团队,并且非常果断的决策,毫不拖泥带水,这是让我很感动的。”
到2020年新产业生物在深交所IPO,红杉中国持股比例仍然接近20%,是公司第一大机构股东,仅此一例的投资回报便超过百亿元人民币。
另一个值得提起的案例是微医。2006年,红杉中国在天使轮阶段投资了中国绿线,成为其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开端。中国绿线2009年更名为挂号网,2015年正式命名为微医。红杉中国参与了这家公司最早的一次融资,并在此后又不断追加投资。2021年4月1日晚间,微医正式提交了招股书,分拆数字医疗服务平台“微医控股”在港股上市,估值高达150亿美元。
“长期主义”让沈南鹏执掌的红杉中国获得了丰厚回报。资料显示,16年来,红杉中国已经在医疗健康领域先后投出了180余家公司,先后收获近30起IPO。2020年,红杉中国迎来高光时刻:全年累计26个被投企业IPO,其中医疗健康领域达到10个。
四、打造冠军之心
进入2021年,碳中和这个新风口来了。据报道,红杉和远景刚刚合作推出100亿的碳中和基金。在沈南鹏看来,在这个产业里,他特别关注有没有科技创新的突破。“碳中和是中国未来几十年最重要的政策方向和产业方向之一。这是我们关注碳中和的根本出发点。”沈南鹏表示。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未来,沈南鹏会在碳中和方向上持续投资、长期投资,也会与其它行业的投资相互协同,“产生很多交叉行业的火花”。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沈南鹏在今年的“两会”上带来6份提案,这些提案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创投圈未来一年的热点:医疗器械企业上市科创板、医疗高值耗材带量采购、碳达峰、种子开发与耕地保护、物流数字化和国产信创软件政策保障。其重点关注的是数字化、信息化和技术赋能等。
如今的沈南鹏有很强的“家国情怀”。“我们生长在这个时代,长在热土上。许多国内外的投资同行有一个强烈的共识:做多中国。”沈南鹏在全国两会上这样对媒体表示。
他还为自己投资的一家全国连锁店“背书”。这家店总部在湖北。一个80后的店主在武汉封城的时候决定留下,便利店通过骑手每天能覆盖100个家庭。“在这一刻,便利店卖的不仅是菜,送的不仅是货,而是递送了温暖和希望。”
如今,沈南鹏旗下的红杉中国不仅仅是一家投资企业,在投资圈,红杉因为严谨、审慎的投资风格以及极低的投资失败率为业界追捧,在公众眼中具备了一种公信力的象征。
当然,沈南鹏并未就此失去一个优秀投资人应有的警惕。2020年9月,他在对话郎平时,特地提到了自己的两次“至暗时刻”。一次是携程创业时,2000年下半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没人乐意投资并相信互联网公司;第二次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成立不久的红杉中国面临各个行业的寒冬,感觉就像被判了“死刑”。
“那个时候,我们做对了很重要的两点。”他说,首先,是相信自己;其次,不要抱怨也不要放弃,专注做最重要的事。而这,正是他与郎平当天对话的主题:打造冠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