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涧专访 | 得彼投资赵维:半导体投资的特点是长周期窄赛道宽出口

春涧专访 | 得彼投资赵维:半导体投资的特点是长周期窄赛道宽出口

赵维,得彼投资创始合伙人,曾任中国证券报社社长助理、深圳中证投资资讯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曾参与设立多支FoF基金及定增基金,合作创设管理新三板首只资管产品,并取得出色业绩。 

得彼投资成立于2015年中,重点关注芯片设计、传感器等硬件投资,布局工业互联网、智能驾驶、人工智能、智能传感等应用领域的投资项目,目前已发行5只基金产品,投资海内外项目20个,以芯片设计为主,2021年开始有项目陆续成功退出,如意瑞半导体、纳微半导体、Analog X等。

采访 | 陈庆森 郝德秀 

文 | 郝德秀 

01

全球“缺芯”的大背景下,从今年年初开始,A股半导体板块掀起了涨停潮,7月21日和22日,A股半导体板块甚至出现了连续满屏涨停的奇观。 

毋庸置疑,芯片领域迎来了投资狂潮,热钱簇拥之下,芯片行业的创业公司显著增加: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十年,芯片企业注册量呈逐年增长趋势,但增长相对平稳。2020年后,国内的芯片企业注册量呈井喷式增长,达到2.17万家,同比增长216%。进入2021年,截至5月底,全国共注册芯片企业1.57万家,同比增长230%。

美国国防部在2019年的一份报告中称芯片生产集中在东亚对于美国科技行业来说是一个“单点薄弱环节”(single point-of-failure),如果该地芯片供应出现问题,将危及整个美国科技业,包括军事工业。

反过来看,这个单点薄弱环节对中国也是一样,甚至更为迫切。华为被美国制裁后,中国公司在芯片产业链中覆盖不够全面的问题被摆上台面。 

中美贸易冲突一步步将芯片推向了台前,中国芯的责任越来越大。公认的是,芯片制造是个万分艰难的生意,投资周期长且技术壁垒高。但在国产替代、自主可控的趋势下,芯片引发的投资热潮正在急剧蔓延。 

得彼投资的创始合伙人赵维认为,首先是产业发展所产生的需求催生了机会,其次才是恶性竞争加剧机会。他说,这一波这么严重的“芯片荒”是在特定时点上发生的事件,这在几十年的半导体市场上很少见,既有供需关系,又有竞争打压,也有疫情影响,还有商人推波助澜,肯定不会是常态。股权投资如果没有这个认识,只是去押国产替代的宝,那是很让人担心的。

产业需求的根源是全球信息化——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步伐加快。在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5G时代即将到来的时期,工业自动化等信息化需求快速增长,对芯片的用量不断提升。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催生的数字经济、线上经济,导致消费者对于网络信息产品的需求激增,也拉动了对芯片的市场需求。而中美贸易冲突让全球企业感到不安,导致恐慌性囤货,使供不应求的产能更加紧张。

众所周知,目前,全球正在经历“芯片荒”,这张多米诺骨牌,正在全球产业链上传导。而每一张牌倒下,都引起新的连锁反应。高盛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全球有多达169个行业,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芯片短缺影响,从汽车、钢铁产品、混凝土生产到空调制造,甚至包括肥皂生产。 

“芯片荒”意味着产业需求的巨大缺口尚未被满足,罅隙中诞生的这一波芯片创业热潮与投资热潮也就不足为奇。

赵维说,芯片投资热潮背后的第二个原因则是国家战略层面对芯片产业的重视。芯片集成电路是信息社会的基石,也是信息技术的重要基础。芯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关系到现代信息产业和产业链发展。这个方面讲的国家政策,主要是指大战略的转变,着眼于我们工业体系的完整和完备,固本强身,下大力气夯实制造业,这样半导体产业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补课,而是一个长期的战略,对投资来说就是一个超长的赛道。因此从策略上对于长期性质的股权投资来说,就需要长期主义,持平常之心,循常识之道,做治本之事。

02

过去三十年,人们经历了数字化、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变革,背后关键的推手就是以处理器为代表的计算技术的飞速进步,而处理器的创新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掌控能力。因此,发展国产高端芯片已刻不容缓。

赵维将中国的半导体大发展定性为“补课”。他说,芯片半导体产业虽然在国内处于“补课”阶段,但在全球已经是很成熟的产业,中国可能还有一二十家公司在抢做同一个产品,但国外可能已经两三家公司就把这块领域打扫干净了。“所以不能因为只看到’补课’的短期收效就忽视了全球成熟市场的有效性和竞争力。” 

但他同时表示,另一方面,必须承认中国的半导体行业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长足进步,这种进步是全方位的。追赶的成效也是一种能力和潜力的证明。从这个角度看,现在众多机构插队下注投资半导体也是对的,这是其长周期窄跑道的特性决定的。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叶甜春最近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中国芯片的进步。他说,产品设计方面,高端芯片设计能力大幅提高,CPU、FPGA、通信SoC等取得重大突破;制造工艺方面,55-14nm电路和先进存储器工艺量产,面向产品的特色工艺在逐步丰富,7nm技术在研发,3-1nm研究取得进展;封装集成方面,从中低端进入高端,达到国际先进技术种类覆盖90%;装备和材料方面,对55-28nm技术形成整体供给能力,部分产品进入14-7nm,被国内外生产线采用。

叶甜春同时强调说,半导体本身是个全球合作的产业,从底层理论、标准、材料、器件、工艺、设备、工具、软件、制造、测试、设计等等各个环节我们距离世界最先进水平还是有不小差距的。 

因此,在赵维看来,寻找芯片半导体产业的投资机会,第一必须要看全球,看企业的横向竞争力和未来赛道的演变趋势,在大的座标系中来确认国内项目的定位和收益风险,同时要用产业长期思维去判定未来市场的成长空间和赛道容纳选手的程度。

以全球产业视野寻找投资机会,也意味着要寻找更具适应性和突破能力的创业团队。一直以来,国内有个较流行的观点是,芯片不是拿钱就能砸出来的。赵维说,这句话也对也不对,因为它缺两个限制词,一个是多长时间,一个是谁来做,如果有合适的时间,加以能全球对标的团队,很多产品也能砸出来。

得彼投资的纳微半导体(Navitas)即将登陆纽交所。不出意外的话,这将是得彼海外投资版图的首个上市项目。 

纳微半导体(Navitas)总部位于爱尔兰,其研发的氮化镓(GaN)是新一代半导体技术,运行速度比普通硅(Si)芯片快20倍,并可在体积与重量减半的情况下,实现3倍的充电功率和速度的提升。投资纳微半导体(Navitas)的时间是2020年4月,当时因疫情原因,几乎所有的投资事宜都是线上完成的。赵维说,投到投纳微半导体(Navitas)这样的项目,得益于得彼投资长期以来的海外触角。 

目前,得彼投资在北美、欧洲等地布局了专业合作团队,可从更深更广的维度挖掘优质项目。赵维认为,海外在半导体和物联网领域存在很多优秀的创业团队,其技术实力整体领先国内企业,因此得彼投资从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海外投资。 

03

自科创板推出后,国内大批半导体产业链厂商陆续冲击A股IPO,开启了一波上市热潮。截至今年6月末,科创板上市公司有302家,其中52家是半导体公司,占比达到17.22%。 

热潮还是继续往前翻滚。中银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今年7月中旬,共有97家半导体企业申报IPO或开展上市辅导,也就是说A股目前已出现百家半导体企业排队IPO的盛况。 

但赵维认为,并购将会成为半导体产业的重要退出方式之一。他说,半导体创业项目是围绕产品技术去做的,“现在因为有标杆激励,半导体公司都想上市,但一个项目成功和公司上市之间的距离可不是十步八步。” 

2010—2020年半导体行业的并购数据,在侧面印证了赵维的说法。2015年的全球半导体行业并购总额达到了峰值1077亿美元,2020年达到另一个峰值1180亿美元。在2015年以前,平均年交易总额为126亿美元,但在2015年以后的四年里,平均年交易总额达到了688亿美元。

“可以预见,未来大多数创业团队很难直跑上市,而大多数半导体投资也没有现在科创板的暴利神话,这是产业特性决定的,几年之内就会向常态回归,所以到时候投资的出口就可能会成为问题。所以投资人应该及早调整预期。”赵维说。

不论是从市场集中度考虑,还是赛道的容量衡量,未来市场都不可能产生如此数量级的上市公司。这意味着,国内的半导体产业,如果要实现内涵质量增长,并购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式。这也为投资人提供了更现实的退出方式,大量存量上市公司也可能因此而提升资产质量,而这也符合目前的产业政策导向。赵维认为,和海外成熟股权投资市场相比,国内市场最缺乏的是持续创业、适时退出的观念和配套机制,这其实也正是创业市场是否成熟的特征。这一点对半导体创业能否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国务院去年印发的《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表示,鼓励和支持集成电路企业、软件企业加强资源整合,支持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重组并购。而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价值的认同,也与上市公司的产业垂直和横向整合能力、规模和毛利率水平等直接相关,这势必促使上市公司不断并购或者鼓励公司在IPO之前就开始进行一定的合并和整合。 

赵维认为,得彼投资作为具有产业基因的半导体创投团队,未来会下更大气力去发掘、催生有持续创业意识能力的团队,同时通过生态链合作积极配置提升并购策划能力,为实现多元化的退出创造条件,也在这一过程中力争换到下半局的好牌。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750 字。

转载请注明: 春涧专访 | 得彼投资赵维:半导体投资的特点是长周期窄赛道宽出口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