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期”与“预期”

“如期”与“预期”

“如期”与“预期”

□ 本报评论员 任宇波

昨天,全国两会拉开帷幕。相比去年受疫情影响造成的罕见延期,今年两会的如期召开,宣告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这件大事,正式回到正常轨道上。

这个“如期”,是符合预期的。过去一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各种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考验,率先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经济总量迈上百万亿元新台阶,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些非凡成果的取得,为两会如期召开创造了良好条件,蕴蓄起雄厚底气,奠定下坚实基础。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今年两会更是各方关注、备受期待。在这个意义上,两会如期召开,殊为不易。不同以往,它饱含艰辛与汗水,饱含喜悦与期盼,是一个执政党高水平国家治理能力的有力证明,是亿万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有力证明。

这个“如期”,也进一步稳定了预期。全国两会,历来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发展的重要窗口。过去一年中国政府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关键之年将推出哪些新的政策举措?这次两会都将一一给出答案。就像有外媒所讲的那样,在两会上发布的任何数字都将受到密切关注。尤其当前,面对诸多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人们更加迫切需要从今年两会,读懂未来中国的前进方向,从中坚定发展信心,捕捉发展机遇。所以,如期召开的两会,不仅仅是一场例行的政治程序,不仅仅是观察中国发展的一扇窗口,它更像不稳定不确定世界中的一只“锚”,它就是信号本身。它将昭示的,是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是中国发展的强大韧性、巨大潜力和无限光明的前景。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疫情变化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保持2021年经济平稳运行,仍然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多一些这样的“如期”,坚定对未来的“预期”,必将让人们在困难中看到希望,让市场在转型中增强信心,从而形成预期与发展的良性循环。我们相信,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将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依法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进一步稳定外界预期,化解观望情绪,让人们更进一步看到——中国未来发展的“确定性”坚如磐石。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887 字。

转载请注明: “如期”与“预期”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