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 徐也晴 实习 冯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7日发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超10亿,其中,5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已接近三成。
一道挡在中老年人面前的“信息”之墙
根据CNNIC每年发布的《报告》,从2007年到2021年6月,国内网民中50岁及以上的网民群体所占比重呈增长趋势,且近几年的增长趋势尤为明显。
此外《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全国网民日均上网时长超过3.84小时,但据研究机构同年6月调研,中老年群体中有51%的人日均上网时长超过4小时。中老年群体正逐渐成为网络使用的另一大“主力军”。
《2021年中老年群体触网行为研究报告》部分截图
数字的增长侧面反映了中老年群体确有主动触网的需求和入网的意愿,但他们在触网过程中仍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障碍。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在让人眼花缭乱 “应用商店”中挑选一款适合自己的、易操作的APP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2021年中老年群体触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许多中老年人因“不会使用”“不会安装”等问题,被隔在互联网“墙外”,而技术性难题也成为大龄网民的“特有焦虑”。
《2021年中老年群体触网行为研究报告》部分截图
一座在建的跨越“数字鸿沟”之桥
今年2月至4月间,工业和信息化部两次发布通知,明确开展适老化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工作,并在服务原则、技术要求等方面对适老化应用的通用设计进行了具体规范。与此同时,老年健康服务也成为在线医疗领域切入的重点方向。
中老年人与互联网之间的选择是双向的,而各平台“适老化”改造更能让老年人减少触网恐惧。55岁的钟阿姨告诉央视网记者,自从开启了适老模式的大字版面后,她不需要再佩戴老花镜查收消息了,“好用得很”。但调查发现,目前“适老化”仍在摸索中前行,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钟阿姨也表示,网购平台的操作逻辑有些“难适应”,对于“三个横线代表菜单”之类的通识概念她也无法理解,只能每次让儿子代为挑选商品后再分享链接。
《2021年中老年群体触网行为研究报告》部分截图
一张仍需仔细编织的“包容”之网
老年人入网触网后,面对的问题则更为复杂,因“代际关系”而产生的“鸿沟”似乎并不是“适老化”改版就可以填补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彭兰在此前发表的文章中表示,数字时代的年轻人与老年人虽然都说着汉语,却用着完全不同的编码和解码系统。比如网络用语、网络表情等,不同年龄段的群体会对此有完全不同的理解。此外,彭兰认为老年人的内容不等同于健康养生,“‘大妈的丝巾’‘大爷的单反’等老年人的新风潮说明,老年人同时也在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
近几年,不少视频平台中逐渐出现中老年人的身影,他们逐渐从“用户”成为“创作者”,正以一种更为年轻化的方式融入网络。而在一些主打“二次元”的平台晚会中,也逐渐融入中老年人能理解的元素,激发了年长者的共鸣。
也许,我们除了需要政策的督促、网络平台的执行来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外,也需要代际间的相互理解包容,从而实现“代际和解”,真正实现数字化“反哺”,才能真正让中老年人能入网、敢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