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读】拐点与曲折,春风与曙光
2021年,倏忽而过。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过了春节,才是新一年真正的开始。对2021年的盘点,于此却也合适。
这一年,汽车行业仍然在十字路口,横冲、徘徊。我们看到了新的趋势正在冉冉升起,也看到了未有之危机,与重重焦虑感。
在这个假期里,姑且以五个关键词,试着解读2021年这个特殊的拐点。
后疫情时代
“稳中有升,我们正在适应新的时代。”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在春运潮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还在惴惴不安,因为各地防疫政策不统一,“回家”要不要做核酸,要不要隔离,好像问哪里都说不清楚。
直到“一纸命令”下达,各地防疫政策“层层加码”的情况,才得到纾解。
其实,大家正在努力适应新的局面。如何与断断续续出现的疫情相处?如何真正做到有章法,不慌张?
“适应”这个词,提得很好。我们需要适应“后疫情时代”,日渐回到正轨上,即使偶发疫情,也不会偏航。
“适应”这个词,收效甚好。在过去的2021年,各行各业完成了复苏,并且在稳中谋增,汽车行业也在荆棘丛中,获得更多的回暖之机。
引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结束连续3年的下降趋势。
中汽协做出最新预测,循着向好的增长之势,2022年,中国汽车市场或有望继续保持增长,产销量或将达到2750万辆,同比增长5%。
更值得关注的是,汽车行业的复苏,是由新的“增长极”拉动的。
1、消费升级,豪华品牌的风光仍然独好。尤其当疫情激发了消费“内循环”之后,富人更多的钱,留在了国内,留给了豪华车;
2、电动车逐渐被认可,开始侵占燃油车的市场份额。而且,电动车的增长势头非常猛,与智能化天然结合,再添一把火;
3、自主品牌与诸多新造车企业,已经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一方面,多一片池塘,就多了一网大鱼;另一方面,新能源在全球都是燎原之势,有必要发挥我们在新能源上的先发优势。
双 碳
“每一辆大排量车,都需要感谢一辆电动车。”
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是两大热词。对汽车行业而言,与“双碳”息息相关的,是控制“碳排放”。
这其实是为新能源做政策背书,“电进油退”的大方向基本确定了。
所以,在汽车行业,还有“双积分”的特别规则。离我们消费者有点远,但却是车企的“命运转盘”。话说回来,这也决定了车企更倾向于选择怎样的产品,其实与消费者也是有关系的。
简单理解“双积分”,包括了油耗积分、新能源积分,就是鼓励车企尽可能生产低油耗车,而且多生产新能源车。
其实,这也不用奇怪了,为什么顶着压力,一些车企也要推行“三缸机”或“小排量发动机”。
这也解释了,2021年,为什么那么多车企,纷纷转向新能源。当燃油车遇到碳排放瓶颈,新能源是唯一的救赎之路。
有读者表示困惑,新能源怎么就减少碳排放了?我们用的电,还是火力发电为主,电做到“绿色”了吗?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向,试着理解“新能源有必要”这件事。
1、单辆车减少碳排放,以及减少尾气污染,是分布式治理,但发电站减少碳排放,降低污染,是集中式治理。很显然,集中治理更容易管控,更容易“落地”;
2、我们不仅要做到汽车的新能源化,更要做到整个能源体系的新能源化,所以,在生产电这件事情上,希望引入更多的绿色能源,比如水能、风能、太阳能。
在我国广袤的西北地区,有充足的风能、太阳能,再结合高压供电,有可能源源不断地做到“西电东输”。那么,电动车成为了最佳的用电载体,不仅可以移动,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作为反向输电的储能装置。
3、能源安全。如果能够减轻对石油的依赖,那么,马六甲海峡也不会成为扼住我们咽喉的一个不稳定因子。社会运转转向“电能”,而且可以长期稳定下去,其实是能源安全的核心奥义。
有一组数据,或许比新能源汽车销量,更能够看到政策的决心。
截至2021年11月,中国充电联盟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109.2万根,环比增加3.0万根,同比增长57.1%。从2020年12月到2021年11月,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3.3万根。
是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电动车的相关基础设施,也在逐步完善中。
缺 芯
“前年买的电脑显卡,二手卖出去还赚了。”
缺芯问题,原本席卷于科技行业。最后,“落锤”在汽车行业,成为了持续两年的“慢性病”。
有国外媒体,统计之后得出结论,因为芯片短缺,2021年全球汽车净产量减少了770万辆。参考我们身边的例子,一面是需求释放,销量大增,另一面是生产受阻,提车艰辛。
有读者会问了,究竟什么时候可以解决芯片短缺问题?不少业内机构的预测是,2022年末或2023年初。
如果我们再回顾2021年,因为芯片短缺,我们见到了很多“新奇观”。比如,豪华品牌二手车价格大涨,因为二手车的芯片价格涨了;毫米波雷达缺货,可以先把车提走,回头有货了再补上;因为芯片短缺,热销车的产线被迫停工吃灰。
将来,汽车越来越像电子产品。那么,汽车与电子产品的羁绊也会更深。
缺芯,已经是一个先兆了。除了疫情爆发导致生产商产能受限,以及物流运输受阻之外,消费电子的需求大增,其实也反向挤压了汽车芯片的供给。
这从来不是一个可以“封闭画圆”的世界。
激光雷达
“头上有犄角。”
我们需要越来越习惯了,智能电动车的头上“长犄角”。
因为智能驾驶往高阶进发,激光雷达似乎是一个绕不开的台阶。
简单介绍一下这个2021年的“热词”。激光雷达,属于传感器的一种,帮助实现车辆环境感知。其他传感器,比如毫米波雷达存在角分辨率不够、仅可识别动态物体等问题,摄像头则容易受照明条件影响。
为了适应各种复杂的实际场景,多传感器融合几乎是不可逆的趋势。
2021年,被称为“激光雷达上车元年”。这一拐点,非常好理解,因为现在的激光雷达,逐渐走向小型化、低成本化,融入汽车,变得可行,成本可控,遂逐渐趋于量产落地。
可喜的是,在激光雷达领域,我国自主力量非常可期。诸如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华为等,能够与海外的Velodyne、Luminar和Innoviz等企业并驾齐驱。
更关键的是,我们仔细观察未来两到三年,预计量产的高端智能电动车,搭载激光雷达几乎已成常态。蔚来、长安、北汽、长城、上汽等车企,已经身先士卒。
奔向L3
“最火热的赛道,无他!”
随着激光雷达量产落地,对L3自动驾驶可行性的讨论,渐乎提上日程。
2021年,自动驾驶的概念,正渐渐深入人心。行业是火热的,济济人才同样是躁动的。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项目,开始在各城市试点落地,投入商业化试运营。
L3自动驾驶的体验是什么?即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实现车辆自动驾驶,而车内驾驶员仅需要保持注意力,在必要时候对车辆完成接管。
好饭一定是一口一口吃的,自动驾驶的实现,必然也要一步一步来。
L3自动驾驶能够逐渐走向成熟,与如今的5G技术息息相关。
因为5G具备低时延和高带宽等特性,可以支持边缘计算,在自动驾驶、远程控制、编队行驶等领域,确保网络安全、可靠。
激光雷达解决单车智能的问题,而5G技术则解决车路协同的问题。“双线并举”,自动驾驶正在步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