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裴熔熔 文图)在宏观经济和行业趋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下,作为我国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银行,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如何打破原有发展方式束缚,加速业务转型发展,在危机中培育新机从而突出重围,成为当下摆在中小银行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9月23日,2020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在云端召开。该论坛由新浪财经主办,来自监管层、银行界、学术界的数十位代表,围绕“未来银行之路:变局与使命”这一主题发表演讲。中原银行董事长窦荣兴结合自身实践,分享了他对新形势下中小银行实现突围的思考,他认为可从四个方面发力。
提升服务客户能力,建设友好型银行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数字经济的爆发增长,银行客户行为模式发生颠覆性变化,让传统的银行服务模式受到明显挑战,如何更高效地了解、把握和满足客户需求,并有效建立与客户的情感联系,成为银行业价值创造的核心支撑,而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中小银行提升服务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在窦荣兴看来,一方面,数据洞察有利于深度了解客户。借助大数据发掘技术,银行可以有效利用海量的数据信息,丰富完善客户画像,掌握和预测客户需求,实现与客户的高频互动,进而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另一方面,“拟人化”技术极大改善客户体验,银行可以通过手机银行或终端设备提供接近真实语境的金融服务,让客户获得情感溢价,提升银行的美誉度和客户的好感度。
聚焦提升效率,打造敏捷银行
随着5G网络、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的加快,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推广,消费互联网加速下沉,产业互联网深入推进,全社会的数字化程度大幅提高。
基于此,窦荣兴认为,中小银行可以在前期数字化的基础上,借助金融科技的硬件供给和数字文化的软性因素,全面提高服务效率,成为“科技+金融”属性的新型金融服务机构。
一方面,整合工作流程,减少中间节点,提高业务响应速度,实现业务敏捷。另一方面,基于业务配置人力资源,促进组织敏捷。银行传统的竖井式组织结构导致了人力资源的固化,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银行必须打破部门壁垒,开放组织边界,使组织内部富余的人力资源按照业务进行自主流动,真正地提高组织效率,营造出“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良好氛围,发挥出组织的创新文化和敏捷基因。
控制风险成本,构建智能风控银行
当前科技的进步与数据的爆炸式增长,促使银行进入一个新的转型期,如何有效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进行风险管理,实现风险由“人控”迈向人机交互的“智能风控”变得意义重大。
智能风控银行具体如何打造?窦荣兴认为,可从三方面发力:一是打造数字化风控体系。通过加强大数据分析、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打造涵盖前端营销到授信落地,再到临期、预警、催收、处置的全流程数字化风控体系,为智能风控建设提供基础保障。二是完善新业务风险管理模式。数字化时代带来了新的业务发展模式,如围绕小微企业线上闭环、供应链金融生态平台、消费信贷等出现的一系列新模式,银行都要建立相应的数字化、线上化风控系统,助推新业务健康发展。三是对数字化带来的新风险类型要加强管理,如重视模型风险、网络风险等。
创新商业模式,探索未来银行发展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依靠利差赚取利润的传统银行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未来市场发展要求。在窦荣兴看来,数字化转型的试水成效,让银行在经营管理、业务营销等方面均感受到新技术带来的突破与希望,数字资产有望成为银行的新价值核心,而平台模式、生态化发展、去中介化、跨界竞争等数字商业特征也为商业银行勾勒第二曲线提供了方向指引,商业模式重塑成为大概率事件。
未来银行发展的方向在哪里?他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打造场景生态银行。主动以场景为核心向用户提供金融服务,使银行的产品、服务与用户的日常生活有机结合,增强用户粘性,提升银行生态获客能力。同时,强化平台合作,提高对生态圈各参与方的价值赋能水平,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二是打造开放银行。商业银行要通过提供开放的基础设施、开放的基础工具,让能够为银行客户提供服务、功能的创业者在银行的平台上进行开发、创业,从而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既能够促进场景融合,构造场景之间价值提升的循环,又能够推动各相关方在平台上相互赋能,形成开放、共生、共享、共赢的商业生态。
三是打造普惠银行。数字移动技术降低了银行获客、风险甄别、经营管理等金融服务成本,为银行提供高效率、强效果、广覆盖的普惠金融服务奠定了基础。未来银行要更加深化新技术应用,解决服务在成本、收益和风险上的结构性不对称,把服务触角延伸至传统金融覆盖不到的长尾客群,真正做到金融普惠。
责编:李震 | 总监:万军伟
【来源:大河财立方】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