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受理逾四个月,苏州市新广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广益”)创业板IPO近期更新了招股书并披露了首轮问询回复意见。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新广益产能利用率出现骤降,今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仅为44.54%。在此情况下,公司还要募资扩产,新增产能能否消化,需要打个问号。此外,公司报告期内出现大额现金分红、毛利率及净利连降等问题,也值得关注。
产能利用率骤降还要募资扩产
2020-2021年,新广益维持在90%以上的产能利用率,自2022年起,公司产能利用率出现骤降。
招股书显示,新广益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特种功能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抗溢胶特种膜、强耐受性特种膜等特种功能材料。
2020-2021年,新广益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1.58%、93.65%。不过2022年,公司产能利用率出现大幅下滑,当年产能利用率为72.18%。今年上半年,公司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下滑,下滑至44.54%,尚不足50%。
新广益表示,上半年,公司产能利用率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一季度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公司及全行业工人到岗率、开工率相对较低;此外,2022年末,公司新投产三条生产线,由于新产能释放到形成收入规模,需要一定爬坡期。受上述情况影响,产能利用率相对较低。
在产能利用率下滑的情况下,新广益还要募资扩产。招股书显示,新广益拟募集资金8亿元,投向功能性材料项目、新能源锂电材料项目两个项目,拟分别投入募资额5亿元、3亿元。
具体来看,新广益拟建设的功能性材料项目,将扩大功能性薄膜材料产品的生产规模,包括抗溢胶特种膜、强耐受性特种膜、光伏胶膜等产品;公司拟建设的新能源锂电材料项目,将对负极复合集流体、铝塑膜和电极膜等产品进行产业化,满足市场增长的需求。
在首轮问询中,深交所要求新广益结合所在行业竞争格局、公司的技术储备、潜在客户及在手订单等情况,说明公司本次募投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募投项目投产后新增产能的消化措施。
向实控人及胞弟大手笔分红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内,新广益进行了大额现金分红,分红额达2.2亿元,且分红全进了公司实控人兄弟的“口袋”。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新广益共1次股利分配。新广益前身新广益有限于2021年11月9日召开股东会并作出决议,全体股东同意将未分配利润中的2.2亿元向股东进行分配。
此次现金分红涉及三名股东,分别为新广益实控人夏超华、夏超华胞弟夏华超以及由二人共同持股的江苏聚心万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心万泰”),分别取得500万元、50万元和2.145亿元现金分红(税前),现金分红的资金来源于公司未分配利润且为公司自有资金。其中,夏超华、夏华超持有聚心万泰股份比例分别为94.44%、5.56%。这意味着,此次现金分红全进了实控人兄弟手中。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一方面,分红本身是企业对股东的回报,也是企业管理层对企业经营状况的一种自信展现。如果企业在IPO前正常分红,可以表明企业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这对投资者来说也会是一个积极信号。但另一方面,如果企业在IPO前“突击”分红,且分红金额过大,则可能导致企业资金流不足,影响企业未来发展与经营的后劲。
截至招股书披露日,新广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均为夏超华。夏华超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截至报告期末,夏超华合计控制公司85.54%股份的表决权。
在首轮问询中,深交所要求公司说明现金分红的资金来源与公司报告期各期的未分配利润和现金流状况是否匹配、大额现金分红的必要性、对公司经营业绩稳定性的影响,大额分红后募集资金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毛利率持续下滑
报告期内,新广益毛利率、业绩均持续下滑。在首轮问询中,公司业绩的稳定性也遭到了深交所追问。
财务数据显示,2020-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新广益毛利率分别为38.74%、32.35%、31.76%、30.4%,呈逐期下滑的趋势。
新广益表示,2021年,受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及宏观经济疲软等因素影响,公司毛利率有所下降。2022年及2023年1-6月,公司毛利率下降幅度企稳,但未来仍存在因上下游市场环境变化和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公司毛利率下滑的风险。
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付学军表示,如果公司出现毛利率下滑的现象,说明公司需要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提高效率和效益。
此外,报告期内,新广益归属净利润也出现下滑。财务数据显示,2020-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新广益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4.1亿元、4.96亿元、4.55亿元、1.98亿元,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8874.8万元、8350.04万元、8151.34万元、2863.69万元。
在首轮问询中,深交所要求新广益说明公司报告期内业绩变动趋势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变化趋势的匹配性、主要产品抗溢胶特种膜和强耐受性特种膜未来销售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等。
新广益表示,如消费电子行业市场需求不能持续回暖,而公司在电子产品组件材料、新能源材料等其他产品的开拓不及预期,则公司营业收入、归属净利润存在下滑50%甚至亏损的风险。
针对公司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新广益方面发去采访函,截至记者发稿,未收到公司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 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