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跟风美国加码制裁俄罗斯的欧洲,终于领教了“断气”的厉害。
俄方日前宣布,由于多处设备故障,北溪一号天然气管道对欧洲的供气将“完全停止”。
且俄方强调,北溪一号停运完全是西方制裁所致。
英国《卫报》报道截图
受此影响,本周第一个交易日(当地时间5日)欧洲天然气期货交易市场的气价达到每兆瓦时281欧元,比上一交易日(2日)大幅上涨了35%。
而此时,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的飙涨已将欧洲通胀率推至难以忍受的高点。
能源短缺危机叠加50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天气,使欧洲的通胀问题短期内几乎难有缓解的可能。
美国《福布斯》杂志:欧盟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8月欧元区通胀率按年率计算达9.1%,超出市场预期,再创新高。欧元区19个成员国中有9个国家的通胀率按年率计算达到两位数。
专家预测,随着8日欧元区货币政策会议召开在即,欧洲央行再次大幅加息已成大概率事件。
这让欧盟决策者陷入两难:降通胀非加息不可,而加息则会让自身经济衰退风险大大增加。
但他们没有说出口的更大担忧是,如果美国继续我行我素,欧洲经济还能有救吗……
“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麻烦”
为了抑制本国40年不遇的高通胀,美联储今年以来已经四次加息。
然而,这个试图纠正自己此前从大肆放水到对俄制裁等一系列错误的货币政策,不但没能遏制住美国的高通胀,还把欧洲推向了新的险地。
受美联储持续加息的推动,美元指数近日连创近20年来新高;欧元对美元则持续走弱,几度跌破对美元平价,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欧洲通胀。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当地时间9月5日,德国法兰克福股票交易所欧元对美元汇率首度跌破1欧元兑换0.99美元,创下20年来新低。
究其原因,美联储为规避风险抢先多次激进加息,引发资金回流和美元升值;而在加息问题上更谨慎的欧元区则替美国买了单,资金加速外流,欧元不断贬值。
虽然货币贬值通常有利于出口,但相对于外部需求,欧元区目前对大宗商品的进口需求显然更急迫,因此欧元贬值不可避免地导致进口价格大幅上升。
受此影响,欧元区贸易自今年3月以来一直处于逆差状态,而且还在不断扩大。
《纽约时报》:欧元区第一大经济体和最大出口国德国,今年5月出现了1991年两德统一以来的首次贸易逆差。
让欧洲有苦难言的是,由于跟随美国对俄实行能源禁运,欧洲已痛失能源安全自主权,如今不得不花数倍的高价进口美国的煤炭、石油和液化天然气,这又进一步加剧了欧洲的通胀。
外界预测,随着即将来临的冬季能源压力进一步加大,欧洲经济面临的滞胀风险将使欧洲央行很难有加息之外的更好选择。
彭博社:瑞银经济学家表示,欧元区已经进入了能源价格飙升引发的“浅”衰退,且此次衰退将至少持续至年底。
“难有更好选择”,显然是美元霸权留给欧洲的一道无解之题。
这正应了美国前财长约翰·康纳利的那句“名言”——“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麻烦”。
康纳利
“美联储不会为了全球经济而手下留情”
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与黄金脱钩,转而绑定石油。
这意味着,各国原来与美元和黄金的“双绑定”被迫变成了对美元的无条件信任。这就给了美国依靠美元霸权任意实施单边制裁和通过利率升降收割全球财富的超级特权。
凭借这一特权,即使债务总额现已超过30万亿美元,美国也不愁,因为它相信美元霸权可以让全世界为它买单。
摩根士丹利金融服务公司的前经济学家和策略师斯蒂芬·简曾提出所谓“美元微笑理论”。该理论认为,美国经济表现无论好于还是差于其他国家,美元都会因为它独一无二的避险属性而升值。
如今,美元又在美国经济变差的这个“嘴角”得意地翘起来了。而在“美元微笑”的同时,倒霉的不仅仅是欧元。
从日元到韩元,从土耳其里拉到菲律宾比索……多国货币纷纷成了美元霸权的“刀下冤魂”。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日前已经表示,为遏制高烧不退的通胀,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实施更大幅度的加息。
美联社报道截图(题图为鲍威尔)
这会给世界带来什么不言自明。
由于全球大约一半的国际贸易以美元计价,美元升值不仅会增加众多国家的进口成本,同时会让需要用美元偿还债务、特别是外汇不足的经济体陷入困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早就警告,美联储对抗通胀的努力可能会严重打击背负外币债务的新兴市场。
英国《金融时报》:全球金融环境的无序收紧,对金融脆弱性高、尚未摆脱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外部融资需求巨大的国家尤其具有挑战性。
如今,美元升值已经切实伤害到了一些脆弱的经济体:斯里兰卡的美元短缺导致该国出现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最终引发国家破产;而在高美元利率下,其他多个亚非国家同样面临着债务崩盘风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一直在追踪73个高负债国家的经济走势,并估计其中约有60%的国家正处于或正面临债务危机。
美国《政治报》新闻网评论称,美联储抑制通胀的措施不仅可能让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更可能引发全球发展中国家出现一系列财政危机。
同时,美联储的加息政策还可能导致其他国家的资本严重外流,从而对它们的经济造成进一步破坏。
“然而没有人认为,在抑制通胀的运动中,美联储会为了全球经济利益而手下留情——除非那符合美国的利益。”
美国《政治报》新闻网报道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