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横盘震荡,三大股指有所分化。其中,顺周期板块明显降温,领涨板块再次切换回“核心资产”。
在春节后的一波快速下跌后,沪指已在3400点上下盘整数月。就在市场预期年内结构性行情持续,而指数层面不会有“大波澜”的时候。昨日,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黄燕铭在微博发声,喊出“横盘不长久,挑战四千点”。
横盘不长久 挑战四千点?
国泰君安策略团队认为,往后看,震荡行情还将延续但不会长久,震荡过后将是拉升,蛰伏6年,市场有望挑战沪指4000点。
具体来看,拉升行情的核心驱动力来自“风险评价”的下降。
第一,进入“后疫情”阶段,通胀、流动性、增长等各类宏观因素由不确定逐步走向确定,疫情防控等外围因素同样走向确定,风险评价的下行利好权益投资的展开。
第二,无风险利率没有上行风险,但存在下行可能。当前美债隐含的通胀预期已行至2003年以来84%分位值水平,过高的通胀预期已充分反映了极致的供需关系,通胀预期顶点在望,流动性的负面预期需要正向修正。伴随“刚兑”逐步打破,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上行难、下行易。
第三,当前风险偏好基本保持稳定。风险偏好仍处中低位置,因此仍利好蓝筹股,不看好高风险特征的小市值公司。
海通证券的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同样表示,目前各大指数已回到年初水平。参考历史年度振幅,今年指数再创新高概率偏大。
海通证券统计了A股各主要股指在2000年至2020年间每一年的振幅(年内最高点相对最低点的涨幅),上证指数2000年以来年振幅基本都在25%以上,在大牛市或熊市的时候指数的振幅会更高,年振幅平均为61%(中位数43%)。今年以来,上证综指的低点是3月9日的3328点,如果前期低点有效,那参考历史股指的波动幅度,今年股市还有进一步向上拓宽的空间。
潜在风险点:美联储何时缩表?
与此同时,随着以美国为代表的海外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复苏、需求进一步扩张,以美联储为首的全球央行货币政策收紧预期也再度升温。
“美联储何时缩表?”近期,不少卖方策略表达出对这一问题的担忧,认为海外央行的缩表或将压缩国内政策空间。
华西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立峰在中期策略中提到,需提防下半年市场出现阶段性的外部环境冲击。李立峰认为,当美国疫苗接种率达到75%时(目前为40%左右),美联储大概率将开始讨论缩减购债规模,这个时间点或许出现在今年7至8月。不过李立峰也表示,“缩表的时间表和力度”还需考虑美国劳动力市场恢复的程度。
国盛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认为,当前,流动性“由紧到不紧”的预期修正带来的做多窗口仍在,但三季度需密切关注海外对于国内流动性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对通胀压力导致的长端利率上行以及美联储收紧的担忧,或再次带来全球市场的波动,也或对国内市场风险偏好形成冲击。
但也有卖方认为美联储为代表的海外央行货币政策将暂时“按兵不动”。
中泰证券金融工程首席分析师唐军表示,美国货币政策难以明显收紧。美国面临的通胀压力主要是供给端和短期的,而中长期仍将面临需求不足、就业率恢复慢等问题。欧美等主要经济体面临的根本问题是债务率高和长期需求不足,正因为这样,即使把利率降到接近零,经济自身恢复信用扩张的能力仍不足,才使得美联储需要亲自下场大幅扩表,解决了短期问题,但进一步大幅增加了总的债务率导致长期问题更大。因此,美国货币政策回归常态的进度可能比预想的还要慢。
配置思路:业绩确定性持续超预期
国泰君安还认为,随着投资者风险评价的下降,选股思路应选择业绩从不确定走向确定的边际变化最大的股票。市场将出现蓝筹股普涨格局,与此前的差异在于中盘蓝筹领跑,大盘蓝筹跟随。
行业配置上,鉴于外部经济与货币环境的确定性提升,风险评价的下降将驱动全局性行情。按照风险评价对于行业配置的受益先后程度,首推券商、银行;其次建议投资者关注建材、钢铁等周期领域;科技成长行业中新能源、医药、电子,以及疫后加快复苏的消费品同样值得关注。
粤开证券策略团队认为,成交量能否持续放大将带动指数向上突破,配置方向上关注三条主线:一是回调到位、历史表现优异的核心资产。盈利能力强、长期确定性较强、产业逻辑清晰的板块仍是资金配置的重点方向。从近4年二季度各板块北向资金净流入、平均涨幅和胜率等三个方向综合看,大消费板块、大金融板块具备明显优势。
其次,半导体、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高景气的科技成长仍有机会。此外,短期大宗商品市场将明显降温,但部分具备基本面支撑的大宗商品,受益于下游需求提升,“结构牛”仍将持续。
安信证券策略团队表示,当前仍可继续持有核心赛道中盈利增长超预期的品种,以及估值合理且受益于疫后修复的公司。此外,非核心资产中正在孕育新主线,经济修复和转型过程中自下而上的机会值得重点关注,具体包括三条线索:
1)新成长赛道:智能汽车、人工智能、军工、预制菜、集成灶、扫地机器人;
2)核心赛道中能够继续持续超预期的品种:部分半导体、白酒、医药公司;
3)疫后复苏链:旅游、航空、农产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