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潮流文化的兴起让鞋、盲盒、扭蛋、积木熊等寻常工业品成了投机者热捧的对象。不少年轻消费者信奉“万物皆可炒”,在几十倍甚至几百倍涨幅的诱惑下贸然进场,期待一夜暴富。与之相应的是,这类商品的二手交易越来越多,交易平台更加细分化,有的甚至提供真假鉴别和交易指数等。
像盲盒、球鞋这些算不上大众、主流的爱好型市场产品,为何会出现大规模的市场炒作,又获得如此夸张的溢价呢?这些被“爆炒”的商品具有共同的特性:虽不是资产,却有可以量化的价格,加上其单个产品在价格上具有易得性,深受年轻消费者的欢迎。
与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吸引投机者不同,这些领域往往体量较小、可操控性强,加上流通平台的推波助澜,投机者极易通过抬高市场价格获取超额利润。
实际上,传统投资品都有稀缺、长期、刚需等特点。而潮品在广泛被炒作之前,多源于小众爱好和个人情怀,因而市场份额不大。从商品价值上说,即便是限量款大牌球鞋,其主要功能也是用来穿而非用于收藏,这种“易耗”的特征很难帮助其成为一种理想而典型的投资品。但诡异的是,即便如此,炒鞋市场仍然蓬勃发展了起来,甚至出现了价格“K线图”。
通过研究炒物市场的发展规律可以发现,潮鞋、盲盒等商品之所以能一夜之间成为网络热议话题,背后多由机构推动。他们先释放营销话题,推动普通商品成为“潮品”;再借助“讲故事”,逐渐形成消费潮流;最后通过抬高产品市场价值,从中获益。可以说,从一开始,炒物经济就是一场“请君入瓮”的资本游戏,是一些炒家、平台、资本针对年轻消费者设下的投资圈套。
和由真金白银、股票期权构成的传统市场不同,这些消费品缺乏实打实的保障,很大程度上,其价值由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决定。这意味着如果此类市场被投机、炒作的心态绑架,就会形成泡沫。一旦因为某些预期外的原因破裂,其后果很可能是灾难性的。
有业内人士认为,“炒物经济”不仅抬高了商品价格,还将风险和套路带给了普通消费者。有关平台和监管部门应当认识到盲目炒物带来的风险并加以引导,避免“市场崩盘”对年轻人造成不良影响。与此同时,企业不应推波助澜开展“饥饿营销”,要担起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的社会责任。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表示,潮流文化类产品更多是通过理念和价值观去引发消费者需求,过多的炒作只会提前透支行业生命力。
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当“看不见的手”失灵时,“看得见的手”应该发挥作用。当炒物的狂热背离了价值规律时,监管层需要及时跟进,帮助市场回归理性。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俊海认为,对于新事物初期发展阶段应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包容,但是经营诚信不可缺。倘若都做着“一夜暴富”的美梦,通过营销炒作和投机取巧来牟利,不利于消费的健康发展,有关监管部门应及时出手“降温”。
相关专家提醒,年轻消费者应当认识到“炒物经济”背后是幻想“一夜暴富”的赌徒心态。工业化商品保值空间本就极其有限,很难成为优质的投资渠道。一旦这些商品被大批量流水线生产,普通参与者就很可能被投机资本“收割”。在投资时,要多一些理性,量力而行,摒弃非理性的消费观念,避免虚荣和盲目跟风。唯如此,才能构建起健康、理性的消费市场和交易环境,避免成为炒物泡沫的牺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