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国吸收外资持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疫情下引资不减反增的事实,背后是中国市场强大的“引力”。
在A股市场上,北向资金的持续买入也佐证了中国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12月8日北向资金净买入达96.85亿元,12月以来6个交易日均实现了净买入。
哪些行业最受关注?券商银行有望复活
一般而言,北向资金流对行业选择有显著的提示作用。因此,北向资金对于行业的态度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们也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12月8日,最受北向资金青睐的前五大行业分别是酿酒行业、电池、化学制品、汽车整车、农牧饲渔。其中,北向资金对酿酒行业的单日净买入额达到了38.76亿元。
外资大举加仓白酒股,与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内容紧密相关。会议上“消费”被再度提及,提出要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相反,电力行业、光伏设备、食品饮料、小金属、工程机械等行业遭到了北向资金减持。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以来,银行、证券等金融股再度受到了北向资金的关注。虽然11月遭到了北向资金大笔减持,但伴随着降准的消息落地,金融板块也成为外资加仓的重点目标。
从数据来看,在过去10个交易日内,证券、银行板块获北向资金增持均超过了10亿元,位居前三位,仅次于大火的电池板块。
对此,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荀玉根表示,随着稳增长政策逐渐加码,从宽货币走向宽信用,券商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兴业证券认为,未来一个阶段内,市场将进入一波指数级别的上涨。未来随着跨年行情继续演绎,市场成交有望保持活跃,并将进一步推动券商行情。而过去十年历轮“跨年行情”或“春季躁动”期间,券商板块基本没有缺席。
哪些个股最受青睐?茅台“宁王”强势依旧
与北向资金的行业选择具有相同效应的是,北向资金持有规模前十的个股通常也具有持续超额收益。通常,北向资金大手笔所持个股都是A股的“核心资产”。
在北向资金12月8日的加仓股中,增持市值在亿元以上的有44只。
其中,增持市值最多的是贵州茅台,最新持股量为8947.09万股,环比增加0.91%,增持市值为16.40亿元;其次是宁德时代、洋河股份,增持市值分别为12.75亿元、10.45亿元。
此外,东方财富、比亚迪、五粮液、万华化学、中国平安、中远海控等热门个股也被净买入超过8亿元。
在卖出方面,伊利股份、美锦能源居前,均遭到净卖出超过3亿元。而蹭上元宇宙热度的“苹果第二代AR/MR头戴装备”潜力供应商立讯精密,也遭到了2.75亿元的净卖出。
此外,格力电器、三一重工也遭到净卖出超亿元。
从近10个交易日来看,宁德时代被北向资金增持超过了30亿元,超过茅台占据了第一的位置,而贵州茅台则仅有8.48亿元,排在第15位。以这个态势来看,或许在明年,宁德时代有望能够赶超贵州茅台,成为北向资金的第一大重仓股。
此外,兆易创新、中信证券、药明康德、海尔智家等个股在近10日内也被北向资金积极抢筹,增持超过15亿元。
与此相对的,伊利股份、国南电瑞、立讯精密、隆基股份等个股在近10日来则是惨遭北向资金卖出,净卖出额分别达到了18.75亿元、13.58亿元、13.10亿元、12.67亿元、10.45亿元,包揽了“淘汰榜”前五名。
美的集团、北方稀土、恒瑞医药等个股也被卖出超过5亿元。
北向资金最新持仓排名
目前而言,北向资金整体还是呈买入态势。本文整理了当前北向资金持仓个股市值前二十的个股。可以看出,目前排名靠前的仍旧令人熟悉的老面孔居多。
但从股价表现看,则是大相径庭。这也说明,北向资金的持仓虽然对于个股的选择具备一定参考意义,但是并不能对个股的买卖时点给出有效提示。
北向资金后续是买是卖?
北向资金,也被称作聪明资金,资金动向一度被认为与市场行情变化是比较一致的。在市场行情上涨时,北向资金流入规模较大;行情不振时,资金流入就会明显减少。
截至2021年11月份,北向资金已连续14个月净买入,合计净买入额达4583.68亿元。这已经是A股史上第二长的月度净买入纪录,仅次于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连续16个月净买入的纪录。从目前趋势来看,北向资金很有可能会追评甚至打破该纪录。
对于北向资金后期的表现,各机构的判断则略有出入。
申港证券认为,进入四季度末,外资交易活跃度下降,北向资金热门概念板块流入金额下降,外资对A股市场的投资热度下降。
在机构资金方面,基金发行热度不减,仓位较为稳定。从机构资金配置风格偏好来看,中市值组合权重继续受到公募基金关注,小市值组合权重热度超过大市值比重。
粤开证券则认为,连续两周北向资金为净流入,符合对北上“翘尾行情”的判断,建议投资者持续跟踪关注。
国信证券表示,虽然近期疫情反复容易加大北向资金流入流出波动,但当前A股整体估值依然处以历史平均水平之下,此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当前外资对A股配置比例处于明显的低配状态,因此长期来看外资持续净流入依然大有空间。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持续向好,在市场的巨大规模与需求潜力下,新发展格局正在逐步构建,其中也涌现出了新机遇。这些,是中国吸收外资不减反增的密码,也是未来中国继续吸引全球投资者加码投资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