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多重因素影响,芯片概念股近期受挫,二级市场半导体行业维持低迷状态。不过,有不少投资者已经开始借道基金逢低布局芯片行业。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10日,近一个月来8只芯片/半导体主题ETF基金份额实现增长,共计增加了34.65亿份,2只基金份额增长超过10亿份。
中金公司研究部科技硬件行业首席分析师彭虎认为,半导体产业链全球化的大趋势难以逆转,中国芯片行业公司正在深度融入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形成与全球供应商、客户共存的格局。尽管短期承压,国内半导体产业的中长期发展趋势未变,久久为功,中国未来必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芯片行业短期承压 部分投资者逆势布局
受新冠疫情、局部冲突、地缘博弈等因素的影响,二级市场的芯片行业承压较重,不少个股跌幅较大,在复杂多变多因素干扰下,信心或许比黄金重要。
有市场人士分析,海外半导体巨头业绩大幅下滑,对市场情绪影响较大。
不过,当前,已有投资者逆势布局芯片行业。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10日,近一个月来8只芯片/半导体主题ETF基金份额实现增长,共计增加了34.65亿份,2只基金份额增长超过10亿份。
其中,华夏基金芯片ETF份额增长居首,近一个月增长了12.42亿份。国泰基金芯片ETF、鹏华基金半导体ETF、广发基金芯片龙头ETF分别增加了4.66亿份、4.12亿份、1.49亿份。
另外3只基金份额增加在1亿份以下,富国基金芯片龙头ETF、汇添富基金芯片ETF基金、易方达基金芯片50ETF分别增加0.81亿份、0.27亿份、0.16亿份。
北上资金近期也悄然加仓芯片板块。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按照区间成交均价计算,9月以来半导体股票合计获得北上资金增持23.59亿元。13股获北上资金加仓超亿元,包括闻泰科技、士兰微、斯达半导、兆易创新、澜起科技等。在此期间,融资客同步加仓超亿元的个股有韦尔股份、北京君正。
资金加仓的背后,是看好国内半导体龙头公司的成长性。2022年上半年,科创板半导体产业链70余家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782亿元、152亿元,分别增长34%、23%,显示了较好的成长性。
市场人士认为,半导体公司接下来的三季报和年报业绩预计整体仍将比较亮眼。例如,海光信息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今年前三季度,公司预计营业收入36.7-40.8亿元,同比增长170-200%;归母净利润6.1-7亿元,同比增长392-465%。
国内芯片行业中长期向好
近年来芯片产业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国内芯片行业也迎来了发展机遇。
彭虎表示,危与机并存,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有望迎来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中国半导体每年数千亿美元的市场需求,叠加2019年之后国内半导体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竞争格局不断优化的事实,将有助于在国内形成一定程度上的需求-供给内循环,并有望促进半导体成熟制程产品广泛的国产替代。在此基础上,国内半导体先进制程的技术突破、设备自主化有望次第展开。另一方面,新能源、智能汽车、工业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场景对非先进制程半导体产品的需求旺盛,从而促进国内半导体行业的技术自主和迭代创新。国产替代大势正徐徐展开,国内厂商也正在努力抓住新的市场机会,在各个细分领域争取相对优势的市场地位。
“这几年芯片行业的新变化,让客观上依靠进口发展先进技术越来越不现实,国内芯片行业成熟工艺依然有广阔天地。”顾文军认为,譬如汽车芯片绝大部分还是使用28nm及以上工艺制造的,国内芯片行业在发展先进技术的同时,更要加大力气发展成熟工艺。一是加强长板,做强技术,做大市场占有率。如果在成熟工艺的某个环节,国内芯片市场份额超过50%,在全球市场中国芯片行业也是有话语权的;二是抓紧攻坚成熟工艺相关的材料与设备,与成熟工艺同步发展,为国产供应链夯实基础,为以后向上攀升打好基础。
安信证券分析师马良也提到了“国产替代”的逻辑。他表示,半导体设备是目前限制国内晶圆扩产的核心环节,目前国内设备厂商在刻蚀、薄膜沉积、离子注入、清洗、涂胶显影等多个环节已经具备了国产替代能力,可以满足国内芯片厂扩产需要的大部分设备。
另有券商分析师指出,半导体领域的上市企业盈利能力强,看好半导体设备、零部件主线。华鑫证券分析师范益明表示,根据中报披露,多家半导体上市企业新签订单出现同比增长,充分奠定半导体设备企业全年及下一年业绩增长基础。同时,上半年半导体设备企业盈利能力实现增长,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正进入利润加速释放期,预计国内厂商未来扩产计划相对明确,同时随着设备企业积极研发,产品线不断丰富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未来受全球晶圆厂资本开支景气度影响或将弱化,有望持续兑现业绩,彰显增长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