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天眼APP讯 : 从1990年到2020年,短短30年,中国资本市场从零开始,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资本市场。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实践者和见证者,中国人寿集团首席投资官、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王军辉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前景广阔,险资入市大有可为。
“中国资本市场前景广阔,险资入市大有可为。”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实践者和见证者,中国人寿集团首席投资官、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国寿资产”)党委书记、总裁王军辉经常说这样一句话。
他认为,相比全球发达保险市场,我国保险资金增量空间巨大,未来随着“第三支柱”逐步完善,险资规模还将迎来更快增长,这是一片巨大的“蓝海”。
回顾保险资金运用40余年历程,王军辉谈到4点切身感受:
一是坚持资产负债,始终把负债资金的成本、期限、流动性需求等因素作为最重要考虑。
二是坚持融入发展大局,在支持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中实现价值。
三是坚持专业化市场化运作,尊重“大资管”行业规律,注重获取长期投资回报。
四是坚持创新发展,在投资管理体制和机制变革中,不断提高资金运用水平。
王军辉还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十四五”发展势必为保险资金运用提供大量市场机遇。保险资金应瞄准创新驱动、扩大内需、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全面开放、健康中国、绿色发展、军民融合等重大战略,加快布局一批战略性资产。
《国际金融报》: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实践者和见证者 ,能否结合您所做所想,总结一下保险资金入市来,经历了哪些重要阶段、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有哪些成绩和经验教训?
王军辉:保险业复业40多年,资金运用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
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行业发展整体缺乏基础法律和规章制度,早期投资较为粗放,1995年《保险法》严格限定投资范围之后,投资渠道趋于单一。
2003年以保险资管公司成立为标志,行业逐步走上专业化、集中化发展道路,监管也进一步放开并明确了投资范围。
2012年以后,行业经历了一个市场化改革期,资产规模快速增长、投资品类不断完善、市场活力明显增强,同时面临的内外部风险也日益复杂。
近年来,监管着眼于推动行业改革转型、稳健发展,在加大规范力度的同时,鼓励机构走专业化、特色化、国际化道路,为经济社会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
截至今年10月末,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已达到 22.6 万亿元,过去10年间复合增长率达16.7%,在服务实体经济、完善金融市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方面,机构在长期投资过程中积累起专业化投资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利用自身长线资金优势,为支持国家战略作出了积极贡献。据监管统计,目前险资通过投资股票、债券和保险资管产品等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支持近16万亿元。
另一方面,保险资金为资本市场培育价值投资理念、稳定市场预期、优化投资者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险资已占A股总市值的近3.5%,占国内债市总规模的近6.5%,以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的示范效应,成为资本市场“压舱石”。
回顾保险资金运用40余年历程,我个人感到有4点至关重要:
一是坚持资产负债匹配,始终把负债资金的成本、期限、流动性需求等因素作为最重要考虑。
《国际金融报》:您认为,未来保险资金运用还能在哪些地方发挥作用?还能朝着哪些方向去进一步推进和深化?
王军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战略擘画,保险资金运用必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自觉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
一是服务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重点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主线,继续成为基础设施、重大工程等建设资金的提供者,通过权益投资等为实体产业提供长期稳定优质资金,同时积极创新资金运用方式,通过直投股权、债转股、投资基金等多种形式缩短资金链条,高效对接优质资产。
二是发挥大类资产配置稳定作用。在复杂多变和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加的经济金融环境中,用资产配置方法 论为“稳投资”注入确定性。把全面、多元、均衡配置理念放在首位,提升投资管理能力和主动风险管理能力,着眼于全市场、全品种和多策略,统筹安排各种投资市场和工具运用。
三是坚持审慎稳健投资风格。把风险防范、投资安全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用长远眼光看待市场机会和投资价值。通过挖掘更多符合长期限特性资产,更好地控制风险、服务实体,同时支持保险负债端转型。
四是推动行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积极谋求差异化发展战略,基于自身资源禀赋、客群特征、专业侧重等因素,探索市场定位和战略方向,大型机构可考虑以全能型为战略目标,中小型机构选择走精品型发展道路,打造“中而专”、“小而美”的业务平台。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更加注重在双向开放中引入境外先进管理经验,加快建立更加市场化的内部管理机制、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国内保险资管业整体竞争力。
《国际金融报》:您对中国资本市场和险资入市还有哪些期待?
王军辉: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中国资本市场前景广阔,险资入市大有可为。如果与全球发达保险市场相比,我国保险资金增量空间巨大,未来随着“第三支柱”逐步完善,险资规模还将迎来更快增长,这是一片巨大的“蓝海”。
我个人认为,保险资金在配置上应该继续坚持市场化、专业化方向,稳步拓展投资品种和范围。特别是结合中长期利率下行趋势背景考虑,为稳定投资收益率可以进一步提升权益类投资占比,重视高股息个股和长期股权投资,抓住长久期利率债配置机会,多元化配置另类资产,加大海外资产配置,重视战略新兴产业股权投资机会等。
“十四五”发展势必为保险资金运用提供大量市场机遇。比如,科技自立自强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产业体系升级方面,提出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在区域经济方面,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在对外开放方面,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等。
保险资金应瞄准创新驱动、扩大内需、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全面开放、健康中国、绿色发展、军民融合等重大战略,加快布局一批战略性资产,既能增厚长期超额收益,也承担相对较低风险波动。
《国际金融报》:近日,监管宣布取消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行业限制,如何评价此次松绑政策?国寿资产的投资策略是否会作出相应调整,具体如何调整?
王军辉:这次监管取消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行业限制,有望加大保险资金对实体经济股权融资支持力度,提升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社会直接融资比重。
目前,保险资金投资企业股权规模约2万亿元,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10%。由于股权投资具有长期性、抗经济周期能力强等特点,与传统投资资产相关性弱,符合保险资金期限长、追求长期收益的特点。新政出台后,既能促进保险资金在更多优质行业选择优质企业开展股权性投资,降低单一行业发生的风险,也能积极拥抱成长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享受新兴行业的成长红利,提升股权投资收益水平。
国寿资产公司则将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全局发展需要,重点研究“十四五”战略新兴产业,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等领域,加快布局一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顺应消费升级趋势、“两新一重”基础设施、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等领域的优质企业股权,以及事关国计民生的长期资产,进一步彰显保险资管机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和风险管理核心优势。
《国际金融报》:您如何看待科创板、创业板改革对保险业、对国寿资产的投资机会?
王军辉:科创板、创业板的制度创新非常重要,作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至少具有4方面积极意义:
一是进一步拓宽股权融资渠道,助力民企融资纾困。
二是满足应对科创孵化需要,解决间接融资体系与小微科技企业缺乏耦合度的问题。
三是有利于疫情催化下的经济转型,更好地支持新技术、新业态公司发展。
四是有效应对海外市场冲击,以国际化发行制度有效留住优质创新企业。
整体上看,新制度有利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有利于建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环境,有利于完善多元化资本市场体系,进而实现促进实体经济创新和转型升级的重要目的。
应当说,当前资本市场生态变革加力显效,险资开展价值投资的制度体系更加坚实。
一是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类似于美国纳斯达克吸引了全球领先的科技型企业上市,未来拥有核心技术、行业领先、有良好发展前景和市场认可度的成长性、独角兽企业占比将逐步抬升,产业市值规模与经济转型方向的匹配程度不断加深。要考虑持续增加对新型产业方向的投资占比,推动保险资金分享我国先进科技型企业的成长红利。
二是进一步升级产品结构,随着投资者结构优化,去散户化趋势加速,被动投资可能将成为主流,要考虑加大多层次产品体系开发,满足多层次市场需求。
三是进一步回归优质资产,随着估值体系重塑和定价主体机构化、估值方法多元化,牌照溢价、融资优势溢价趋于削弱,炒小炒壳炒差被淘汰出局,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理念进一步强化,为险资带来重要机遇。
可以预期,随着“宽进多退”重新度量上市成本收益,市场化监管和退市制度提升A股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稳定性和收益率将更有保障。特别是注册制全面推广,从根本上通畅了资本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显著增加了股票市场吸引力。
以纳斯达克为例,虽然每年有近500家公司上市,但由于完善的退市机制,其上市公司数量总体能维持在3000家左右不变。借鉴国外,这次改革将为国内险资提供更多的长期稳定资产,对保险资管这样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者而言是重大政策利好,积极意义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