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竞争要诉诸规则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均斌)在监测了全球20个主要国家(地区)经贸摩擦情况,并对60多万条数据筛选和处理后,中国贸促会经贸摩擦法律顾问委员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过去一年,全球经贸摩擦呈现加剧的态势,且大国间的竞争更为突出。

  近些年,经济全球化动力在逐渐衰减。3月31日,中国贸促会经贸摩擦法律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WTO上诉机构前主席张月姣在《全球经贸摩擦指数报告(2020年)》(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上说,根据历史规律,经济不景气的时期都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展的时候。

  为全面合理地反映这种变化趋势,这支团队设立了一个“全球经贸摩擦指数”指标——选取美国、欧盟、印度等20个在全球经济、全球贸易、全球地区分布以及对华贸易中均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地区)作为项目样本,以2017年的月平均情况为基期(即2017年月平均=100),披露其进出口关税措施、贸易救济措施、技术性贸易措施、进出口限制性措施以及其他限制性措施5大领域相关指标。一段时间内指数上升,表明全球经贸摩擦形势趋于紧张;反之则表明全球经贸摩擦形势缓和。

  据介绍,上述20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全球六大洲,2017-201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额占全球GDP总额的比重达87.7%;2017-2019年平均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81.0%;19个国家和地区2017-2019年平均对华贸易额占全球对华贸易总额的67.2%。

  从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以及措施发布数量来看,2020年,全球经贸摩擦指数有9个月处于高位,且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从国家(地区)来看,大国竞争呈现加剧趋势。2020年,印度和美国有9个月,英国和欧盟有8个月,巴西有7个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均处于高位。

  这些国家在进出口限制等五类措施中频频出手。报告显示,2020年,20个国家(地区)合计发布3497项措施。从措施数量来看,美国居首,占比17.8%,巴西、欧盟紧随其后。

  张月姣说,20个国家(地区)发布的措施集中在农食产品、化学品、钢铁产品、医疗设备等品类。

  这些措施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贸易救济措施,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等。2020年1-10月,20个国家和地区合计启动了281起反倾销调查和48起反补贴调查,启动调查数位居前三位的国家(地区)分别是美国、印度和澳大利亚。

  张月姣说,贸易救济措施原本是用来保护国际公平贸易的手段,“现在的问题是一些国家滥用贸易措施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

  这位长期关注国际贸易的学者发现,这些年,一些国家出于政治偏见,不做调查、动辄举起反倾销的大棒,打击别国,“中国的出口产品成为主要的贸易调查目标”。

  在发布会现场,她呼吁WTO的各成员国要依法遵守贸易救济措施,合理计算倾销或者补贴幅度,公平地保护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中国的企业受到歧视性待遇,应该收集证据,依法通过WTO用争议解决的机制来解决争议。”

  同样被滥用的还有“国家安全”概念。以“国家安全”为基础的贸易措施的“扩散”性成为去年以来国际贸易的突出特点,聚集于补贴及其他形式的支持措施、知识产权相关措施、投资限制相关以及政府采购相关措施,欧盟、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发布的措施居多。

  WTO是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主要机构。张月姣指出,WTO对“国家安全”问题作出裁定是很慎重的,它首先得是非常严重的形势,其次所有措施、理由应该透明。

  她表示,美国把一大批中国的科技企业放入实体名单并没有解释原因,也没有证据,“无论哪一个国家都应该支持科技的发展,而不是因为先进了,我就怀疑,法律是严肃的,必须要有证据,这是很重要的,‘国家安全’的立法不能成为一个贸易保护主义和排外的工具。”

  2019年,由于美国阻扰上诉机构成员的遴选和任命以及针对WTO规则的改革分歧、WTO总干事阿泽维多的提前卸任等问题,WTO争端解决机制陷入危机,且上诉机构至今仍处于停摆状态。

  目前,关于WTO改革已经成为美国、欧盟和中国博弈的焦点,主要WTO成员均提出了关于WTO改革的意见提案。

  张月姣介绍,美国、欧盟和日本在2017年底-2020年举行了7次会议,以解决工业产能过剩、大规模政府补贴、国有企业、强制性技术转让、当地含量要求及其他问题,并于2020年1月14日发表关于加强全球工业补贴规则的联合声明,涉及对当前WTO补贴规则中禁止性补贴范围的扩大,“这些几乎都是在中国的外贸中挑问题”。

  张月姣指出,修改WTO改则应该在现有的规则基础上修改,经过贸易部长会议启动,而不是一个小圈子的几个国家所做的主张。大国交流有利益也有分歧,但有一条是一定要遵守的——解决国际争端要诉诸规则。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936 字。

转载请注明: 大国竞争要诉诸规则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