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日一组数据公布,披露了经历前期债市大跌后,固收类基金的最新规模变化情况。2023年1月3日,中基协发布2022年11月公募基金市场数据,在权益类基金规模上涨的同时,债基、货基最新规模时隔8个月再度出现双双环比下降的情况。其中,债基规模环比下降近10%,缩水超5000亿元。有公募内部人士直言,从当月情况来看,债基和货基确实有被赎回的情况。但在2022年12月债市恢复理性后,已有部分场内产品规模实现增长。整体来看,债基、货基规模在2022年仍呈现整体增长的趋势。
债基、货基规模双双下跌
随着公募基金市场最新数据公布,各类型产品的最新规模也得以揭晓。2023年1月3日,中基协发布2022年11月公募基金市场数据。具体来看,截至2022年11月底,QDII基金最新规模环比上涨25.03%,达3272.15亿元;同期,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的最新规模分别为2.44万亿元、4.9万亿元,环比上涨8.56%、3.57%。
但在权益类基金规模上涨的同时,资金“跷跷板”效应也再次显现。数据显示,货币基金、债券基金的最新规模分别环比下降1.52%、9.84%,为10.68万亿元、4.6万亿元。具体来看,2022年11月末债基规模较10月末的5.1万亿元缩水5019.01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这也是继2022年3月后货基、债基规模再次环比双双下跌,彼时,货基、债基规模分别环比下跌3.15%、7.08%。而在2022年其他月份,货基、债基的规模曾在1月、2月、4月、5月、7月、8月多次双双环比上涨。若从2022年前11个月的整体规模变化情况来看,货基、债基仍实现上涨,分别较2022年年初上涨6.37%、4.4%。
为何在2022年相对“吃香”的固收类产品规模却在11月纷纷下跌?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从11月单月的业绩表现来看,有3807只债基(份额分开计算,下同)收益率告负,在数据可取得的4799只债基中占比高达79.33%;而在2022年3月,也有2171只债基单月收益率告负,在4208只债基占比51.59%。
在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看来,上述两类产品规模在2022年11月出现下降,很大一部分原因源于季节性赎回导致的下降。此外,美联储不断加息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导致我国债券收益率与美元债收益率逆差进一步扩大。在此背景下,中长期来看,我国利率水平下降的幅度并不是很大,因此部分投资者对投资固收类产品的资金有进一步赎回的考量,从而导致相关产品整体规模出现下降。
此外,继2022年3月出现“破净”潮之后,理财产品的流动性也在11月迎来挑战,且关键诱因也来源于债市下跌。沪上某公募内部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坦言,“2022年11月债市大跌时,发生理财资金‘踩踏’,各机构也是忙于收回流动性,从当月情况来看,债基和货基确有被赎回的情况。但在12月债市恢复理性后,相关产品的规模或呈现小幅回升,当前,已有部分场内产品规模实现增长”。
整体收益水平或下降
从前述情况不难看出,固收类产品也存在隐含风险,因此,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在布局的过程中也要注意风险控制。
王红英提到,从法律层面而言,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均采用净值化管理,因此投资者对于投资货基、债基乃至股票的产品都要做好“破净”的思想准备。其次,在我国利率逐步市场化的背景下,利率的变化会使得货基和债基本身就存在“破净”的可能,建议投资者关注我国利率周期的变化规模,从而尽量降低投资风险。
展望2023年,海富通基金表示,利率债方面,经济向上的大方向相对确定,债市很难逆势而为,债券收益率中枢或较2022年抬升。但在外需走弱和地产修复偏慢的背景下,经济向上的弹性相对有限,且一季度可能面临短期冲击,利率中枢抬升的幅度不会太大。信用债方面,理财盈利模式和机构行为的转变,对信用债的影响会更为深远,尤其是中低等级信用债面临利差系统性重估风险,利差中枢可能出现系统性上行。可转债方面,2022年转债市场一波三折,估值方面,2022年转债估值高位波动。当前转债绝对价格难言低估,但是相比2022年年初及7月的性价比已有所好转,安全垫或逐渐增厚。
王红英则认为,由于我国的货币政策本身定位于宏观审慎,所以指望货币政策“放水”的可能性并不是非常大。另一方面,包括欧美在内的全球利率水平都在走高,人民币债券的利差进一步扩大,在此背景下,我国进一步降低利率的概率实际上是在走低,加之2023年一季度我国面临着季节性的资金紧张,从而会使利率水平走高。
“实际上现在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权益类资产中,即更具投资价值的低估值股票,因此,固收类产品的整体收益水平下降或成为2023年的主要特点”,王红英直言道。
北京商报记者 李海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