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末节前,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明显加大。中国人民银行9月29日公告称,为维护季末流动性平稳,当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50亿元7天期和77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00%、2.15%。由于29日有20亿元逆回购到期,人民银行当日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18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9月19日起,人民银行重启了14天期逆回购操作。这是自今年1月30日(春节前)之后,央行再度开展14天期逆回购操作,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央行在14天期逆回购操作能够提供跨季资金的首日即开展操作,展现了央行呵护季末流动性平稳的积极姿态;另一方面,临近季末和“十一”长假,市场对跨季、跨节资金需求增加,而市场上长期限资金供给相对不足,央行及时开展14天期操作提前向市场提供跨季、跨节资金,既有利于增加流动性供给,充分满足金融机构资金需求,也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减少预防性资金需求。
“人民银行恰好在跨月的第一天开启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主动供给跨月资金,稳定市场预期,呵护季末资金面。上周人民银行投放的14天期逆回购将在国庆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到期,刚好跨越9月末时点,对冲资金面季节性收紧压力。”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说。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认为,临近季末、长假时点,央行多会使用更长期限的逆回购工具投放流动性,满足金融机构合理流动性需求,帮助市场跨越特殊时点影响。
从市场利率水平来看,近几日,货币市场利率从月初比较低的水平略有上行。受季末资金供求短期变化的影响,季末货币市场利率通常会有所抬升,这是正常的季节性现象。中金公司固定收益研究团队认为,资金价格更多是受到季节性扰动,反映局部资金供求变化,而非趋势性的上行。在季末时点,受银行考核、缴税缴款等因素扰动,银行间流动性会有一定的边际收紧压力,带动银行间资金价格抬升。
“央行会根据市场利率和流动性短期干扰因素变化,灵活选用公开市场操作工具进行对冲,合理加大操作力度,呵护流动性,确保资金面平稳。”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前50亿元倍数、100亿元倍数的规整操作规模不同,一段时间以来,人民银行灵活调整公开市场操作,数量“有零有整”,突破了过往取整倍数的操作方式,进一步凸显了公开市场操作精细化、灵活化的取向。
“自人民银行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的精细化管理以来,回购市场资金价格的波动性明显下降,平稳性则相应提升,而平稳的资金面也有助于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中金公司固定收益研究团队预计,人民银行后续仍会延续精细化的操作模式,市场不必过于担心资金价格的跨季波动。
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随着央行流动性管理和短期利率调控更加精细化,货币市场利率的波动性整体有所下降,今年以来利率波动很小。今年9月,央行及时重启14天期逆回购操作提前提供跨节资金,预计9月末也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同时,考虑到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业内人士预计后续央行将继续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包括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投放流动性,市场流动性将维持合理充裕态势,货币市场利率也将保持平稳运行。
9月28日,人民银行宣布推出超2000亿元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1.75%、期限1年。“总体上看,此项政策工具可能产生三个效果:促投资、宽信用、兼顾内外平衡。”在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看来,政策支持新基建和制造业转型升级领域的设备更新,短期内将推高相关领域的投资增速,长期看则有助于推动经济全面转型升级。综合来看,设备更新再贷款工具具有长短结合的政策效果。
此外,王青还表示,由于设备更新再贷款支持的信贷利率降至不高于3.2%,远低于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水平(6月份为4.16%),这也将在短期内激发相关主体信贷需求,助力宽信用进程,预计9月至年底,新增人民币贷款将持续处于同比多增状态。
“货币政策仍然保持稳健基调,为经济修复提供宽松流动性环境。”明明表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继续发挥投放基础货币与支持重点领域的作用,资金面将趋于平稳。
广发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刘郁认为,进入10月中旬,资金利率上行有望明显缓解,或带动短端利率阶段修复。周茂华则预计,四季度,流动性将继续保持合理充裕,多方面因素支撑这一预判:经济处于复苏阶段,财政货币政策仍偏积极,应对短期资金面扰动的工具较多。
姚 进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