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民营经济25条”,这些新提法有何深意?

  中新经纬11月27日电 (马静 魏薇)27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下称通知),从加大信贷资源投入等七个方面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

  通知提及了诸多备受市场关注的举措,包括提高民营企业贷款占比、支持优质企业上市融资、合理满足民营房地产企业金融需求等。如何理解这些政策和后续影响?中新经纬邀请多位专家予以解读。

  逐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

  通知首先提到要持续加大信贷资源投入,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共包含5条举措。其中提到明确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目标和重点。总量上,通过制定民营企业年度服务目标、提高服务民营企业相关业务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逐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结构上,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等重点领域以及民营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通知还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首贷、信用贷支持力度。积极开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主动做好民营企业资金接续服务,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同时,抓好促发展和防风险。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高级分析师冯琳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指出,从数据来看,当前金融支持民营企业亮点突出,但也存在较为明显的短板。当前有必要继续增加对民营小微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其中推动金融资源向民营小微企业倾斜,是一个重要的政策发力点。

  “本次通知发布意味着未来一段时期,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将继续保持在20%以上,显著高于整体贷款增速的水平。”王青团队表示,通知提出要“增加对初创期民营中小微企业的投入”,这意味着伴随“首贷”扩面,小微企业信贷可及性也将进一步提升,信贷成本则也将延续稳中有降势头。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中新经纬表示,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银行机构体系,构建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大中小机构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多层次、差异化服务体系,在发挥好大型银行机构头雁作用的同时,发展好中小银行,推动中小银行更有能力和意愿更好地为民营企业提供“门当户对”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应深度发展金融科技,加快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服务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质效。在对接民营企业续贷需求的同时,银行应积极破解“首贷难”问题,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提高信用贷款比例,提高金融服务的有效性和精准度。

  中新经纬注意到,邮储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等机构均在三季报中表态,不断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包括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为专精特新及科创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等举措。

  支持民企上市融资和并购重组

  通知从债券和股权融资两方面共提出7条举措。其中债券市场方面提到,要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作用;加大对民营企业债券投资力度;探索发展高收益债券市场。

  王青团队认为,就当前局面下如何畅通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渠道,通知给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安排,特别是“探索发展高收益债券市场”能够真正降低民企债券融资门槛,还能在风险收益相匹配的原则下,缓解金融机构“资产荒”的现象,推动金融资源按照市场化方式实现有效配置。

  不过,王青团队也表示,市场培育需要一段时间,当前还可以尝试通过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提供担保等方式,直接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发债融资。这不仅是对现有民企债券融资增信工具的补充,还能在短期内有效扩大民企债券融资规模。

  在股权融资方面,通知明确要更好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扩大优质民营企业股权融资规模。其中,通知强调,推动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行上市和再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赴境外上市,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继续深化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研究优化并购重组“小额快速”审核机制,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提质增效、做大做强。

  广西大学副校长、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中新经纬表示,支持民营企业上市融资是一项重要的政策措施。需要指出的是,支持民营企业上市融资是支持民营企业尽快达到上市标准,成为优质的民营企业,这并不等同于支持所有民营企业上市,而是要让优质的民营企业上市,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标杆,带动民营经济的进步。

  田利辉认为,支持优质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可以为其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资金来源,帮助企业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同时,这也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机会和选择,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资本市场,有利于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他还提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监管和风险控制,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指导和支持力度,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认为,对民营企业上市融资支持,主要还是从资本服务实体经济角度出发,进一步发挥全面注册制的优势,为民营企业打通资金链上最后的堵点,集合资本市场多方面力量来帮助此类企业做优做强。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支持民营企业上市,实际是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同时,民营企业上市后,面临的市场环境会更加激烈,优胜劣汰后,表现不佳的企业退出市场。因此,“25条”出炉有利于提升投资者信心、提升民营经济发展质量。

  合理满足民营房地产企业金融需求

  通知也提及了备受市场关注的房地产企业融资问题。通知要求,主动做好资金接续服务。鼓励主办银行和银团贷款牵头银行积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对暂时遇到困难但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发展前景、技术有市场竞争力的民营企业,按市场化原则提前对接接续融资需求,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抓好《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银发〔2022〕254号文)等政策落实落地,保持信贷、债券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合理满足民营房地产企业金融需求。

  “此次文件中具体和有针对性地提及了民营房企,说明重视程度高、支持导向清晰,对增强民营房企的经营发展有更强的信心和预期。”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对中新经纬表示。

  严跃进分析称,此次没有提及融资,而是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即合理满足民营房地产企业金融需求,涉及面更广,这也有利于后续全面性理解民营房企的金融工作,有助于更好促进各类业务的开展。

  王青团队则提到,对民营房企的信贷支持政策正在持续发力。其团队判断,今年底明年初银行将有效增加对民营房企的信贷投放,继三季度末房企开发贷余额同比增速比上年末高0.3个百分点之后,四季度该指标有望持续改善。这一方面会有力支持保交楼,更重要的是会缓解年末房企流动性压力,起到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的作用。

  中新经纬注意到,近日,建设银行召开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银企座谈会,银企双方深入研讨了房地产市场形势、业务发展机会和未来发展方向。龙湖集团、万科集团、新城控股、滨江集团、美的置业、大华集团6家房企代表参会。

  建设银行表示,将更好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对正常经营的房地产企业,加大境内外联动服务和母子协同力度,通过授信支持、投行服务、债券投资、展期和调整还款安排等全方位金融服务帮助企业改善流动性。

  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提法新举措? 

  通知涵盖7大方面,还有哪些举措和提法值得关注?受访的专家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陈雳认为,对于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方式的支持是最受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对于符合国家科技强国战略题材的中小企业,需要进一步拓宽这类企业的融资渠道,助力国家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

  中新经纬注意到,通知多处都强调了对民营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支持。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供应链脱核模式,支持供应链上民营中小微企业开展订单贷款、仓单质押贷款等业务;积极培育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早期投资力量,增加对初创期民营中小微企业的投入;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健全汇率风险管理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强政银企担保多方联动合作,减轻民营中小微企业外汇套期保值成本;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将再贷款优惠利率传导到民营小微企业,降低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等。

  对于中小微企业的支持,银行业也在积极行动。浙商银行于11月27日发布了惠企惠民十五条举措,其中提到,做好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首贷服务和线上服务,持续推广“普惠数智贷”“数科贷”,创新推出“数易贷”“码上贷”等无抵押、线上化的融资产品。

  董希淼和田利辉则重点关注了要增强民营经济金融承载力这一方面的内容。通知就此提出了完善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健全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完善票据市场信用约束机制;强化应收账款确权;加大税收政策支持力度这5条具体举措。

  在董希淼看来,“增强民营经济金融承载力”是一个具有新意的提法。他认为,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缺数据、缺征信、缺担保等“三缺”现象。为此,应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银行、政府各方责任共当和损失分担机制,如不断完善政府主导的融资担保体系尤其是民营企业信贷担保体系,建立民营企业风险补偿基金,减少民营企业“三缺”对融资的影响。与此同时,推动担保费率逐步降低。并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在民营企业融资中的作用,一方面弥补企业信用数据较少等不足,一方面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田利辉则提到,信息不对称是金融服务不到位的根本原因所在。只有切实形成民营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只有建设健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评级和评价体系,商业银行、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才敢于拿出真金白银支持民营企业。所以提出“完善信用激励约束机制”这一条款,要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开放查询涉企信用信息,这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可以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马静,邮箱:[email protected])(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李中元 罗琨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4064 字。

转载请注明: “支持民营经济25条”,这些新提法有何深意?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