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上周继续“看多做空”,周三再降了5%的仓位,今年已经减仓两次(累计减仓三次),未来按照既定的战略框架继续推进“漫长”的分批降仓计划。降仓看似容易,但实践起来发现执行难度比2018年建仓还难,因为总有些问题挥之不去——是否本轮的泡沫化会延续很长时间?是否可以缓缓再降仓?是否等到市场不行了再降仓?然而,冷静复盘和思考之后(结合自己的心性),我还是扼杀了这些危险的想法,“逼”着自己进行降仓操作。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一些相关的思考,供大家参考,恐怕多数人和我此前的想法是一样的——都不愿意在肥美的泡沫化行情中提前下车。
为何不愿意提前下车?
其实之所以不愿意提前下车,我认为主要是有两种想法,也可以说是主要分为两类人:
1、认为自己可以长期持有的
这类人认可市场的长期投资价值,并坚信长期投资才是正确的——这些大概率是对的,但从实操的角度看,更加重要的原因是这类人往往认为自己是可以经受住市场未来的考验的,即使是迎来一轮熊市。
2、认为自己可以识别拐点的
缓缓再降仓?等到市场不行了再降仓?这些想法的背后其实都隐含了自己可以识别拐点的假设,如果没有这种假设,这些想法就不可能成立。
以上两种想法其实我都曾有过,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要进行战略性择时(或者仓位管理),接下来讲讲自己的观点。
有多少人可以经受长期投资的考验?
我个人一直有个观点,所有的方法论一定要匹配个人的心性,即必须选择自己可以知行合一的方法才行,方法论再好,如果自己根本无法执行到位则毫无意义。
回到长期投资这一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投资理念,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坚持做到,那么只要国运如我们所愿,则必然是对的。我们暂不讨论国运这种过于宏观的问题,就聊聊有多少人可以经受住长期投资(过程中)的考验。
个人从2007年初识股票,2008年之后亲身参与,经历过2010-2013将近四年期间价值投资的崩塌(很多人如今津津乐道的优质个股/核心资产在此区间都曾经历短则1.5年、长则近4年的持续下跌),把我从学生时代建立的那点价值投资的信仰几乎磨灭殆尽。某种程度上讲,也正是由于前面近4年时间的摧残,才有了2013-2015年中小市值成长股的疯狂——一种新的信仰的建立往往是以另一种信仰的(近乎)消亡而开启,这几年的疯狂把自己彻底带入了“只讲梦想和空间”的成长股泡沫中,而这一趋势的真正终结是到了2017年(2016年多数小市值成长股的表现依然优于核心资产),而2017至今,市场则进入到了对另一种信仰的极端中,对中小市值的唾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跟大家叨叨这些自己的经历,只是想要告诉多数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市场考验的朋友:市场对于投资者的考验可能会远超我们的想象,不仅仅是熊市的大幅亏损(可能高达30%-60%),还有风格的极致演绎(单边的风格可能演绎长达3-5年甚至更久),以及所有逆境可能持续的时间(持续下跌1-4年也是完全有可能的)——而只有真正能够承受住这些考验,也许才能真正做到多数人口中“不择时的长期投资”。
经过这么多年的检验,我只能诚实地承认一点:我是经不起这些考验的,所以为了更长时间的“长期投资”、为了更好的实现复利,我不得不选择进行战略择时,通过逆向的仓位的管理(放弃一些利润)来降低期间的波动,以期自己能够经受周期的考验,实现我自己定义的长期投资。
又有多少人可以识别拐点?
识别拐点分为两种:左侧预判拐点和右侧确认拐点,但是两种都不容易。
1、左侧预判拐点
2018年熊市的时候分享过一个猜数字的实验,今天重新搬出来,大家看完应该也就明白左侧的预判很难。
1987年的某一天,《金融时报》上出现了一则奇怪的竞猜广告(奖品丰厚),邀请银行家和商人参加一个数字竞猜比赛,参与者必须在到100之间选择一个整数寄回去。谁猜的数字最接近所有收集到数字之和的平均数的三分之二,谁就是赢家。
举个例子:假设有10位选手,他们猜的数字分别为10,20,30,40,50,60,70,80,90,100。那么这10个人的平均数即为55,而55的2/3为36.67——最终,选择40的那位选手获胜。
(1)理性思考逻辑:
第一层“玩家”的思考逻辑:假设参与的人足够多,选取数字的人群分布是均匀的,那么最后的平均数应该是50,50的2/3为33.3,因此我应该选择33;
第二层“玩家”的思考逻辑:假设绝大多数人都像上面那个玩家那么思考,那么最后这些数字的平均数就不应该是50,而是33,将33乘以2/3,得到22,因此更为理性的选择是22,而不是33;
第三层“玩家”的思考逻辑:依以类推……
顺着这个逻辑往下思考,你会发现每多想一层,猜的数字就应该缩小1/3,这个过程无限重复以后,到最后如果所有人都猜0的话,那就达到了“纳什均衡”(博弈论经典,二十世纪50年代著名数学家约翰·纳什创立,电影《美丽心灵》主人公原型)。
(2)实际结果:
以上是理性思考的结果,实际结果如何呢?
最终,的确有一部分人选择了0,但是并不多,而更多人选的都是33和22——即更多人的思考停在了第一层或第二层。最后的统计结果,平均数是18.9,赢家选择的是18.9*2/3=13。
(3)结论:
1)博弈中,关键要思考的是“别人都会怎么想?”
2)“别人怎么想?”——其实你很难猜到,每个人的思考逻辑/层次可能都不一样;
3)映射到股市中,也许你可以深度理解行情的本质,但是你很难预测亿万人参与的游戏最终会达成一个怎样的纳什均衡,而且这亿万人的想法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
2、右侧确认拐点
也许在一轮泡沫化的进程中,趋势交易会更加合适——即等到趋势拐点出现后果断离场。
然而,趋势的反转很多时候是难以“识别”的,在真的拐点出现之前可能会有很多次的假信号,甚至很多假信号和最终的拐点信号之间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因为市场的崩塌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多因素作用的最终结果,很多被市场定性为“罪魁祸首”的原因也许只是诸多因素之一,并非单一的决定性力量。譬如2007年最初的拐点是因为通胀,并非事后看到的金融危机;2015年最后定性是股市去杠杆导致,但其实查配资和两融早在拐点出现之前已经开始了;2018年最初的暴跌来自美股的暴跌,之后才是市场最在意的中美博弈以及去杠杆——很多归因都是后验的,当时要确认拐点真的很难。
因此,趋势交易在顶部的做法是:把每一次可能的崩塌都当做是最终的崩塌来“逃命”,如果错了再重新回到市场中,然后如此反复,坚守纪律,以多次的试错成本换来最终的成功逃脱——而想要如此坚定执行,尤其是被假信号骗了几次之后依然能够坚决执行,并不容易。
重温“沙堆模型”
此前讲过一次“沙堆模型”,仔细复盘过去几轮牛市拐点后,越来越能体会到市场拐点的不可预测性——市场崩塌的本质是因为市场自身的脆弱性,而很多外界因素只是导火索而已,也正因为如此,牛熊的拐点事后归因总是很容易,但提前预判以及当时识别却极其困难。
所以,作为一个普通的个人投资者,我只能让自己回到一个简单的决策环境中——选择一个“模糊但正确”的区间,逐步将仓位降至合理水平,而不是逼着自己去精准判断拐点或者挑战人性(承受巨幅波动的考验)。
免责申明:本订阅号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人所在机构无关!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务必根据自身风险偏好酌情参与!
感恩每一次的点赞与转发,无以为报,用心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