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恢复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尚未褪去,洪涝灾害又带来新的不确定因素。复杂局面下,中国经济能否挺住?
国家统计局14日公布7月份中国经济成绩单,多项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反映出当月国民经济继续稳定恢复。
本月经济运行有何亮点?各领域数据表现如何?复苏势头能否保持?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多位专家,全方位释疑这份最新中国经济成绩单。
生产呈现稳中有升
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增速与6月份持平;环比增长0.98%。同期,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3.5%,较6月份上升1.2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
本月工业产值略低于预期,服务业生产加快,整体保持复苏态势但势头略有放缓。工业增加值增长4.8%,增速与上个月持平。在同比基数显著降低的情况下,工业增加值增速并未加快,生产回暖势头减弱。南方大面积水灾对工业生产带来影响。挖掘机及铲土运输机械、汽车产量大幅增长,增速达到46.1%、26.8%,表明市场需求在改善。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3.5%,比6月份加快,住宿、餐饮、文体娱乐业正在改善。经济整体保持复苏态势。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
本月生产平稳恢复,生产PMI指数环比回升0.1个百分点至54%。高频数据同样给出了印证,月末全国高炉开工率达到70.3%,较去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重点企业日均粗钢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1.7%。从结构上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6%,上月为增长1.7%,对本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形成较大拖累,这主要由于南方多发暴雨,洪涝灾害影响了相关工业生产。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增速比上月提高0.9个百分点,对工业增加值形成支撑,特别是本月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6%,创下2016年10月以来新高。
投资降幅持续收窄
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329214亿元,同比下降1.6%,降幅比1-6月份收窄1.5个百分点;7月份环比增长4.85%。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
1-7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1.0%,7月当月同比增速录得7.9%,铁路运输业、水利管理业、道路运输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分别回升3.1个百分点、2.5个百分点、1.6个百分点、1.0个百分点,能源类基建增速涨幅收窄。7月特别国债加速发行,财政投放带动基建投资增速回升,考虑到8月南方雨季影响渐消且当月一般国债、地方债发行料将提速,预计基建投资将延续回温步伐。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
本月房地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长3.4%,涨幅加快1.5个百分点。近期房地产市场保持了较高景气,疫情期间抑制的购房需求释放,带动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速降幅收窄3.1个百分点至-4.5%、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速降幅收窄2.6个百分点至-5.8%。另外,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累计同比增速已经转正至0.8%,对房地产投资增长形成支撑。
居民消费仍偏谨慎
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203亿元,同比下降1.1%,降幅比6月份收窄0.7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85%。其中,商品零售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
消费恢复不及预期,回升势头偏弱。7月份消费增长-1.1%,连续三个月小幅负增长,回升势头减弱。餐饮收入增速为-11%,石油及制品类消费增长-13.9%,是影响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商品零售增长0.2%,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汽车类消费增速加快到12.3%,网上消费增长快速,通讯器材类消费也有较快增长。疫情对就业带来冲击,就业和收入预期下降将影响消费增长。预计消费增速有望逐渐回升,但不会大幅增长,消费结构延续分化。
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
居民预期仍然偏悲观,消费谨慎。消费仍然没有转正,扣除物价影响,降幅仅收窄0.2个百分点;扣除汽车消费,名义增速降幅较上月还扩大1.4个百分点,说明在收入和就业预期悲观的情况下,居民对可选消费品的消费仍然谨慎,竞品之间明显存在挤出效应。随着恶劣天气减少,以及生活性服务业方面加快恢复,预计8月份经济表现将进一步好转。
出口飙升超预期
7月份,中国出口额按人民币计同比增10.4%,按美元计增速高达7.2%,创下疫情暴发至今的纪录,远高于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并达到去年3月来新高。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
7月出口增速大幅回升,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不少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受到重创甚至“停摆”之际,中国产业体系率先恢复正常运转,出口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另外,口罩等防疫物资出口增长也给出口带来支撑。
这一势头今后能否保持,最主要还是取决于疫情。如果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暴发第二波疫情,导致这些国家经济复苏进程延缓,那么会影响中国外需;如果和中国商品存在竞争关系的国家暴发疫情,那么客观上会减少中国商品出口压力。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
7月中国出口大增,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其他国家经济开始复苏,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对中国商品的需求;第二,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
下半年中国外贸需要关注几个问题。第一,内地与香港的转口贸易会受到一定影响。第二,疫情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打击比发达国家尤甚,因此中国和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也比和发达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受损严重。非洲疫情现在比较严重,中非贸易如何稳定需要思考。第三,疫情加剧了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的趋势,这对中国出口长期影响不可不察。
房地产淡季不淡
1-7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8.4亿平方米,同比下降5.8%,降幅比1—6月份收窄2.6个百分点;销售额8.1万亿元,下降2.1%,降幅连续第5个月收窄。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夏丹:
从30个大中城市情况看,商品房累计成交面积同比跌幅自4月起开始收窄,7月各线城市单月成交增速已全部转正,同比分别增至11.1%、7.6%和14.6%,显示在传统淡季购房需求未减。按目前恢复速度,三季度房地产市场有望完成疫情负面影响的修补过程。近期全国人大通过了新的《契税法》,关于契税税率为3%-5%的规定与此前施行的《契税暂行条例》一致,不会对房地产成交产生明显影响。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王小嫱:
7月,多城市出台调控收紧政策,部分需求被积压;此外,经历了3、4个月的快速恢复,市场从快速恢复转向稳步恢复,降幅收窄力度缩减。随着市场逐步趋向理性,预计8月降幅进一步收窄,但收窄力度有限。从销售额上看,本月商品住宅销售额同比增速较其他维度先行回正,主要受到东部地区销售额上升影响。东部地区年内多个城市市场逆势反弹,价格同比上升明显,带动了销售额提升。
复苏仍需政策落实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
经济稳中回暖趋势明确,三季度经济增长有望加快,宏观政策重在抓落实。7月份经济恢复势头略有减弱,不改变稳中回暖趋势。影响经济运行最大风险是外部不确定性,不过二季度以来贸易状况都好于市场预期。全年经济将呈前低后高态势,下半年重点在于宏观政策落实。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注重实效,地方专项债和抗议特别国债尽快落地,在三季度就充分发挥稳增长、扩内需作用。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政策基调稳健适度,不会大幅放宽,而是在“稳货币”基础上“宽信用”,促进实体经济融资。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
综合来看,本月国民经济继续恢复。但要特别关注经济复苏中的阻力仍然不小。从数据上看,生产、投资、消费去年同期的增速都在较前值回落,在基数走低情况下,本月这三大指标的改善幅度却较之前都有收窄,说明经济恢复速度有所放缓。下阶段,宏观政策要协调发力,落实好已经出台的政策,聚焦重点、优化结构、防控风险,提升政策的前瞻性、精准性和引导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