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网站讯 继聚美优品和易车网之后,2020年中概股私有化退市大军再添新成员。
日前,生活服务平台58同城宣布签署私有化协议,总交易估值约为8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15亿元)。这是今年规模最大的私有化交易之一,也是美股科技中概股历史上私有化交易规模最大的一次。
此次买方投资财团包括:华平投资、General Atlantic、鸥翎投资和58同城董事长兼CEO姚劲波。58同城方面透露,此次私有化交易有望于今年下半年完成,届时,58同城将成为一家私人控股公司,其美国存托股将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
私有化退市背后
随着京东、网易等中概股纷纷二次上市登陆港交所,一场中概股回归潮也轰轰烈烈的开启,在此背景下,58同城却选择私有化退市,相比于二次上市,这意味着更直接、更彻底的退出美股市场。
事实上,根据海通证券早前的研报显示,按照港交所的相关规定,目前满足在中国香港二次上市资格的企业除了京东、网易外,还包括百度、好未来、58同城、陌陌、新浪、携程等公司,58同城赫然在列。既然有此机遇,58同城为何还是如此坚决的放弃了二次上市,转而选择私有化退市?
这背后起决定性因素的,或许就是58同城在美股资本市场不被看好的市值。
在宣布收到私有化要约前的3月12日,58同城发布了2019年财报,全年总营收为155.765亿,同比增长18.6%;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82.782亿,同比大增314.5%;毛利润为137.8亿元,虽略有下降,但仍维持了86.4%的毛利率水平,远超互联网公司普遍在50%以上的毛利率。
然而58同城虽然在营收和利润上表现的可圈可点,但资本市场的反应则恰恰相反,财报发布后,58同城当日盘后股价下跌3%,从中不难看出资本市场的态度。实际上,纵观近两年58同城的股价走势,58同城面临这样的情况已经很久,自2018年5月达到89.90美元/股的高点之后,股价一直震荡下行,目前已经跌去近40%。
58同城被低估了吗?
此前曾有专业人士使用贴现现金流(DCF)模型对58同城的股价进行了粗略分析,通过折现率和现金流量的估算,认为58同城每股以美元计价的内在价值为88.78美元,对比如今54.38美元的股价,58同城的股价的确被低估,当然,任何计算中的假设都会对估值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也只是粗略估计。
估值低、难以得到投资者的认同,这似乎已经是中概股在美国市场面临的常态,尤其在今年美股市场政策收紧之后,中概股愈发艰难。大环境如此,而58同城近年来的整体表现又差强人意,由此更加引发了投资者的担忧。
从营收上看,58同城的营收虽一直保持增势,但营收增速已经连续5年下滑,2015年—2019年,58同城营收增速分别为185.11%、69.54%、32.62%、30.48%和18.56%,增长明显疲软。
制图: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数据来源:58同城财报
而从营收结构来看,58同城的营收主要来源于会员收入、在线推广营销收入、电商服务与其他收入,其中会员服务与在线推广营销服务为主要来源,总营收占比超九成。但2019年这两个业务的同比增速均有下滑:其会员业务同比增长1.64%,较2018年的16.07%大幅下滑14.43个百分点;在线市场服务业务2019年则同比增长22.64%,较2018年的38.56%下滑15.92个百分点。
核心业务增速的下滑导致营收增速下滑,这并不是一个好迹象,很难不引起投资者的关注,而这一顾虑体现在二级市场上,自然就是市值的进一步缩水。
回归?A股还是港股?
对58同城而言,私有化后另择市场上市或许能获得丰厚的溢价,但究竟是A股还是港股还很难断定,以其当前的市值和营收能力来看,似乎都有可能。
从港股来看,如今中概股回归获得了港股市场的极力热捧,58同城如果选择登陆港股,那么不仅不需要拆除当前的VIE架构,也不再受到同股不同权的限制。但在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看来,58同城选择回归A股的可能性更大。
沈萌对金融界表示,“如果是私有化 就不存在美股与A股的股票双轨制问题,而且A股估值明显高于港股。”
这一点从此前中概股回A上市的公司中也得到了体现,整理360、澜起科技、世纪华通等六家私有化退市后回归A股的公司市值不难发现,当前A股市值与美股退市相比,市值均实现了翻倍,澜起科技更是实现了18倍的增长。
制图: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更进一步来看,沈萌认为由于“主板目前机制还不够灵活”,58同城选择科创板或创业板上市的可能更大。而华平投资此前已经退出58同城,此次再度加入买方投资财团,或许就是看中了科创板或创业板的机会——“(当时)退出是变现,而且当时没有科创板或创业板的机制,现在又有了赚钱的机会”,沈萌说。
就58同城此次回归而言,无论是选择了港股还是A股,似乎都是一个更好的去处,但值得注意的是,资本市场的态度和更高的溢价并不能解决58同城的增长瓶颈,最终还要靠其自身对于业务的深耕。